
镇江高新区在沪举办海工装备产业招商会
7月19日下午,镇江高新区在上海举办海工装备产业招商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克出席活动。 会前,张克带队走访中船动力集团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铮进行友好交流。会上,高新区招商中心和高新发展集团分别推介镇江高新区投资环境及团山睿谷创新综合体,沪东重机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曹伟,澳芯(上海)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银新两位嘉宾作交流发言。 活动邀请了30余家海工装备产业链相关配套企业参加。共签约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制造、船用推进器研发制造、船舶海工装备检测服务等5个船舶海工产业链配套项目,均为中船动力、沪东重机产业链上下游关键配套企业,涵盖了船用动力系统、船舶管件、船用零部件等多个重要配套产业。(张亮 记者 姜萍) 进入钉钉群获取最新行业资讯结识同行好友


镇江低空经济新农人实践基地揭牌
金山网讯 7月19日,镇江低空经济新农人实践基地揭牌。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理事长、原副省长史和平,市委副书记、市委统战部部长陈可可参加相关活动。 在江苏润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史和平一行参观了企业的全程机械化库和粮食生产车间,对润果农业董事长魏巧带领“新农人”团队通过数字化改造、智能化转型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出的贡献给予肯定。随后,史和平一行来到镇江大路通用机场,实地调研了解机场基本情况及水上机场、飞行服务站、机库等情况,并就目前机场的运营模式、航线、飞行服务站功能等情况,与机场负责人进行交流。 史和平指出,发展低空经济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指示的重要措施之一。镇江发展低空经济具备良好的条件基础,要不断拓宽“低空+”应用场景,探索推广农业无人机赋能智慧农业,创造新农业发展新模式;要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产业布局、技术突破、应用拓新,形成新质生产力,打造低空经济“示范地”,不断塑造镇江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陈可可表示,镇江将进一步把特色做特、优势做优,继续加大力度高质量推进新农人培育,不断深化在智慧、高效农业领域的探索,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数字化”发展新动能。 现场,低空经济新农人实践基地揭牌。下一步,江苏润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积极拥抱低空经济,努力打造集聚社会责任感的农业平台经济,将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衔接,培育更多想要加入“低空经济”通道的新农人、农“技”手,让农业科技成果发挥更加广泛的作用,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增加值,助力富民增收。(记者 朱浩 见习记者 王圆梦) 责任编辑:龚逍遥 进入钉钉群获取最新行业资讯结识同行好友


镇江航空航天产业逐梦蓝天新征程
近期,随着C919的陆续交付和投入商业运营,大飞机订单呈现持续上升态势。抢抓大飞机产业化全面提速的机遇,镇江航空航天产业铆足干劲、向新发力,持续培育做强产业链,点亮奋翼高飞、逐梦蓝天的新征程。 5月底,在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运营迎来一周年之际,东航正式接收新增订100架C919的首架机。6月20日,中国国航与中国商飞签订协议,计划购置100架C919飞机。所有这一切都预示着C919加速迈入批量生产阶段。镇江与C919相关的产业链配套企业不约而同地忙碌起来。 早在今年春节后上班伊始,航天海鹰(镇江)特种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节奏明显加快。夜晚车间里灯火通明,第一批为“国之重器”大型客机C919配套的后机身后段、副翼、垂尾等部件紧锣密鼓、24小时不间断生产。 紧张快干不停歇,源于日益饱和的生产订单。“中国商飞去年向我们下发了2023年-2028年五年近500架的意向订单,且每两年滚动下发批产订单。”航天海鹰项目部部长沈科君告诉记者,去年以来,海鹰特材从中国商飞取得112架C919的批产订单,并且在C919窄体客机之外,还成为了C929宽体客机的合格供应商,另行承担起C929垂尾和后段的关键技术攻关任务。 由于订单激增,现有厂房产能大大受限,海鹰特材还迅速启动了二期项目的建设。经过马不停蹄施工,二期项目施工接近尾声,计划于7月份完成主体竣工,并布置设备进场,今年10月投产,由此海鹰特材具备75架批量生产的能力。沈科君表示,借由国产大飞机批产上量的契机,海鹰特材着手实施精益制造,加快“智改数转网联”进程,重塑生产流程,预计今年营收在去年基础上更进一步,有望突破3亿元。 去年C919完成商业首飞后,一串与镇江密切相关的数字也为人们口耳相传:C919总装所需的约10%的零部件、50%铝材和50%复合材料结构件出自镇江。 数字背后是深耕十五年,镇江航空航天产业的厚积薄发。多年来,镇江推进创新引领产业强市,将航空航天作为重点产业链聚力发展,现已集聚涉航企业110余家。市工信局装备工业处负责人表示,这其中有30多家参与了国产大飞机C919首架机、水陆两栖飞机鲲龙600、ARJ21、“天宫二号”等国家重大工程的研制配套,20多家跻身中国商飞合格供应商或潜在供应商行列。正是蓬勃兴起的新质生产力撑起了镇江航空航天产业的一片天。 对接国产大飞机量产需求,国内碳纤维全产业链企业恒神股份有限公司已被列为中国商飞专业化零件供应商培养计划。企业完成开发的环氧树脂碳纤维预浸料,已通过商飞鉴定,形成批准的材料规范。该公司科技发展部部长王程告诉记者,目前,恒神承接了C929机身窗框、后压力框、起落架舱门和登机门4个工作包的研制合同。 不仅如此,恒神发力技术攻坚,锚定新一代大涵道比航空发动机叶片结构轻量化方向,着手开展超高韧碳纤维复合材料、适用于复杂结构件的自动铺放工艺及装备研制。“该项目将突破材料体系、工艺装备、制造成型、性能验证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尤其复杂曲面短程自动铺放技术,可以实现更大曲率和复杂曲面短程铺放,节省材料12%,效率提升20%以上。” 数据显示,1-5月,全市航空航天产业链规上企业开票销售同比增长4.7%,高于八条产业链平均增幅1.6个百分点。“从专心研制到全面转入产业化发展阶段,大飞机的量产效应持续释放,为镇江航空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也有效带动产业链相关企业加速向高端化攀升。”市工信局副局长杨峰华表示,拥抱国产大飞机发展新机遇,镇江将积极厚植航空新质生产力,让更多航空航天企业加入分享大飞机的“蛋糕”,也让大飞机烙上更多“镇江造”的鲜明印记。(记者 陈志奎 通讯员 尹晨) 进入钉钉群获取最新行业资讯结识同行好友


镇江外贸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前五月实现外贸进出口413.6亿元
金山网讯 记者日前从镇江海关了解到,今年前5个月镇江实现外贸进出口413.6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5月,镇江实现进出口93.3亿元,同比增长7.7%。 据镇江海关统计,前5个月,镇江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308.4亿元,占同期镇江进出口总值的74.6%;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出口92.3亿元,增长14.8%、占22.3%。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比重持续提升。前5个月,镇江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02.3亿元,增长6.4%,拉动全市进出口增速2.9个百分点,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2.9个百分点至48.9%;其中对非洲、韩国进出口13.7亿元、30.2亿元,增长73.2%和17%。 外贸“百强”企业集中度更明显。前5个月,镇江有进出口外贸实绩企业3014家,同比增加2.8%。其中,外贸“百强”企业实现进出口总值287.3亿元,拉动全市外贸增长3.1个百分点,占全市外贸的69.5%。前5个月,镇江民营企业进出口241.5亿元,增长2.4%,占全市外贸总值的58.4%,拉动全市外贸增长1.4个百分点。 主要出口产品持续增长。前5个月,镇江出口322.2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增长7.6%,与一季度增幅相比上升3.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机电产品187亿元,增长12.2%,与一季度增幅相比上升4.2个百分点,占镇江出口总值的58.1%。代表性产品锂电池、集成电路、船舶分别出口33.7亿元、24.1亿元和5亿元,分别增长13.5%、29.4%和332.5%。同期,出口纸类产品29.8亿元,增长15.9%。出口有机化工品18.3亿元,增长31.5%。出口服装及衣着附件6亿元,略增0.6%。出口纺织织物及其制品7.3亿元,增长25.5%。(秦海兰 记者 陶立波) 责任编辑:陈涛 进入钉钉群获取最新行业资讯结识同行好友


苏南地区最大规模光伏电站并网投运
6月13日,14.05万千瓦的“领跑丹阳”光伏电站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该电站是苏南地区最大规模的光伏电站。 “领跑丹阳”光伏电站位于丹阳市延陵镇,项目利用大吕村、赵巷村等5个行政村,累计3200亩鱼塘水域资源,采用渔光互补的方式建成。项目总投资约7.5亿元,是苏南五市目前为止并网规模最大的光伏电站。 该光伏电站绿电将通过1条110千伏线路接入220千伏全州变电站,为丹阳西部地区输送大量绿色清洁能源。据测算,电站年均发电量约1.9亿千瓦时,可满足6万余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一年可减少6.86万吨标煤、2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马骏毅 记者 朱婕) 进入钉钉群获取最新行业资讯结识同行好友


全省首个航空航天领域标委会成立 秘书处设在镇江
近日,“江苏省航空航天新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获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批复成立,镇江市计量检定测试中心为秘书处承担单位。作为全省首个航空航天领域的标准化技术组织,其秘书处设在镇江,将促进镇江航空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航空航天新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来自各大院校、全省航空航天领域龙头企业的45名委员组成。市计量检定测试中心作为秘书处单位,近年来大力开展航空航天新材料检验检测各项工作,并于2023年12月获批成立“江苏省航空航天新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以下简称“省航材中心”)。 截至2023年底,省航材中心已为114家企业提供了仪器设备量值溯源、关键参数测量、产品测试评价、标准联合编制、测试方法与专用设备研发、检验检测技术培训等单项及综合服务,检测设备超过17000台件,牵头或参与了9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起草工作,积极参与江苏省重点产业链标准化提升行动,开展航空航天新材料标准研制,强化标准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 标委会的成立是发展我省航空航天和高性能材料标准化、增强我省航空航天新材料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标委会将围绕航空航天新材料标准体系建设、关键技术标准研制等方面开展工作,积极建设全省航空航天新材料标准化技术平台,促进镇江乃至全省航空航天新材料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严娟 朱婕) 进入钉钉群获取最新行业资讯结识同行好友


镇江造船史上最大集装箱船顺利出坞
3月28日,在镇江海事局全程协助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扬中分公司建造的集装箱船“H1534”轮在镇江扬中海事处的精心维护下顺利出坞。这是迄今为止镇江造船企业建造的最大集装箱船。 此次下水的“H1534”轮全船总长272.0米、型宽42.8米、型深24.6米,设计箱位7000标箱,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巨无霸”。 “H1534”轮出坞当日,为确保出坞作业顺利安全,扬中海事执法人员早晨6时便到达现场,部署3个点位进行交通组织和现场管控,保证作业区域内无在航船舶。经过海事部门现场疏导与临时性交通管制,江面航道很快变得清爽,在6艘拖轮协助下,7时30分“H1534”轮顺利出坞靠妥码头。 据了解,去年10月,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与江苏新韩通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落户扬中市。“H1534”轮是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扬中分公司建造的首艘船舶,同时标志着镇江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产业园建设迈入了实际产出的新阶段。 近年来,镇江海事局持续发挥海事职能与专业优势,重服务、强保障,持续为辖区港航经济发展赋能增效。(陶立波 崔维浩 费超) 进入钉钉群获取最新行业资讯结识同行好友


华阳蟠桃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发布2023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句容市华阳街道申报的华阳蟠桃榜上有名。 据悉,华阳蟠桃种植面积约200公顷,年产0.4万吨。华阳街道农业农村局局长邰成刚介绍,当地丘陵山区与苏南其他地区相比地下水位整体偏低,土壤富含铜、锰、锌等微量元素,这不仅可以减少桃根系渍害,还可以提高果实糖和有机酸等可溶物含量。华阳蟠桃果皮呈红色,果肉厚,果心小,果肉黄色,肉质硬脆爽口,完熟后柔软多汁,纤维中等。 目前,华阳街道已经申请注册了“华阳福桃”商标,于2023年4月成立了句容市华阳街道福桃合作联社。从包装到宣传,从种植到销售,华阳福桃的产业链愈发品牌化,知名度不断扩大,产品销售范围扩大至苏州、上海等城市。在镇江市农业农村局举办的优质桃评比大赛中,华阳福桃有2家获得金奖、6家获得银奖。在江苏省第五届优质桃果评比大赛中,华阳福桃有7家获得金奖、7家获得银奖。(周末弦 周茉 辛一) 进入钉钉群获取最新行业资讯结识同行好友


全国第五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名单公布,镇江荣膺其中——点石成金,开辟镇江制造新模式新路径
近日,工信部正式公布第五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名单,镇江荣膺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工业设计特色类)。国家级荣誉背后,见证镇江久久为功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速制造业向设计服务化转型,奋力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的前瞻视野和果决行动。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增服务、强制造、创价值,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成为镇江这座工业城市矢志不渝的信念和追求。瞄准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镇江咬定产业强市战略,不断探索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新路径,赋能传统产业焕新、优势产业做强、新兴产业壮大,持续推进服务型制造迸发澎湃动力。 工业设计是助力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关键抓手。聚焦外观造型、功能创新、结构优化、新材料应用等重点环节,镇江开展工业设计创新,推进产品迭代升级,促使传统产品不断满足新的消费诉求,激活新的生命力和生命周期。 在工业设计魔幻金手指的点击下,更多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加速焕新。作为江苏唯一一家船舶动力企业,中船动力镇江有限公司顺应船舶大型化、智能化、环保化发展趋势,“大块头”彰显“大智慧”。依靠研发设计创新力促自我转型,企业最终研制出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脱硝)产品,有力提升产品附加值,持续扩大了企业在行业领域内技术领先优势。如今着眼于锻强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企业正全力在镇打造绿色智能、国内领先的船舶动力产业基地。 秉持较强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优势产业主动切入服务型制造赛道,不断“扬优展长”。聚焦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三大系统性慢性疾病领域,江苏鱼跃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专攻新产品设计开发、智能生产检测装备开发,相继推出可穿戴式低功耗智能制氧装备、高端智能无创呼吸机等创新型产品,取得不俗市场业绩。时下,实施“创新重塑医疗器械”全新战略,鱼跃医疗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关键技术、核心产品升级和新技术智慧赋能,正为镇江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一池活水”。 “设计+制造”模式综合发力,赋能制造业不断攀高。江苏仅一联合智造有限公司透过工业设计中心这个创意大脑,持续推动包装设备的技术迭代和升级。仅一工业设计中心研发人员联合高校产学研协同组成的专业技术团队,深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最终将包装速度低、计量精度低、设备稳定性低、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弱、零部件标准化低等瓶颈制约一一攻克,成功研发出面向药品微小剂量的高速高精智能柔性包装成套装备。目前企业正致力建设智能包装设备行业世界领先的工业设计中心,以包装行业智能制造赋能高质量发展,建立“面向智能包装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服务平台”,促进工业设计与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形成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新模式。 当前,全市以新型工业化为统领,深入实施制造强市镇江行动,把服务型制造当作以产业融合方式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和工作抓手,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引导企业增加服务要素投入,推广定制化服务、总集成总承包、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进制造服务融合发展。 市工信局局长李莉珺表示,以此次成功入选第五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为契机,镇江将以工业设计赋能专精特新为抓手,把创新设计优势转化为专精特新强劲动力,以工业设计提升制造产品新功能、新外观、新价值,形成差异化的延伸服务,满足精细化的用户需求,全力打造以制造业企业工业设计中心为依托、以专精特新发展为特色的服务型制造发展新格局,持续推动镇江服务型制造高质量发展。(记者 陈志奎 通讯员 程精华 方旖旎) 加入钉钉群免费获取每日国内外最新投融资事件


镇江首个省级节水型工业园区产生
11月11日上午,南京传来喜讯:镇江新区新材料产业园通过技术评估验收,建成镇江首家省级节水型工业园区。创建成功标志着新区产业节水开启新篇章,也为全市节水型工业园区建设提供示范。 省技术评估专家组一致认为,镇江新区新材料产业园满足省级节水型工业园区建设标准,同意通过验收。值得一提的是,专家组对新区“节水即治污”的理念、污水明管排放、“一企一管”的管理模式以及节水评价纳入项目准入评估等创新亮点给予充分肯定。 节水型工业园区建设是节水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树立节水示范标杆,进一步带动各类节水型园区建设,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更好地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新区投资3亿元,建成了2座污水处理厂,实现日处理污水能力达6万吨。因河施策的河长制,营造起全社会节水护河的良好氛围,为建设节水型工业园区提供了坚实保障。 2023年,新区在创成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基础之上,依托产业发展主战场、产业节水重镇——新材料产业园,启动节水型工业园建设工作。新区在市水利局的指导下,强化管理、建章立制,形成了党工委领导牵头, 新材料产业园管办、城乡建设局、经发局、财政局、生态应急局等多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分解落实任务。 新材料产业园以水定产、精细规划,印发《节水实施方案》,相继出台《节水管理制度》《用水设施监督巡检制度》《用水计量管理制度》等,把节水降耗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刚性要求。2022年,园区内纳入计划用水管理企业33家,计划用水率100%。截至目前,园区已有13家企业创成市级及以上节水型企业,其中省级节水型企业8家;近3年来,优利德,聚由新材料、光大环保等一批节水型企业带头实施节水技改,累计完成技改10项,共投资1.01亿元。其中,优利德于2022年投入400万元新增生产废水中水回用、生活污水处理等系统,公司废水排放量接近于零,年节水量约12万吨。(顾宗侠 陶双骏 路晓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