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视融合"出击",开启高阶智驾上车新时代 | Boyuan Portfolio

阿里云创新中心> 创业资讯> 雷视融合"出击",开启高阶智驾上车新时代 | Boyuan Portfolio
0
0

雷视融合"出击",开启高阶智驾上车新时代 | Boyuan Portfolio

2024-06-03 16:52:05 407
为规模化量产智能/自动驾驶及网联汽车提供安全有效方法。

雷视融合"出击",开启高阶智驾上车新时代 | Boyuan Portfolio

博原资本 2024-06-03 16:52


近日,江汽集团在庆祝成立60周年期间,对其智能化核心技术成果进行了集中展示。在此期间,与江汽集团携手前行的几何伙伴,围绕“视觉+4D毫米波成像雷达”双维异构信息融合感知技术路线打造的智能驾驶总体解决方案,也迎来了一次“风采展示”。

这条技术路线目前发展如何,背后的技术逻辑是什么,能否成为主机厂未来新的破局方案,成为了当前行业的热议焦点。

雷(4D成像)视融合:
具备全天候全天时能力的新选择

近年来,“纯视觉”感知路线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但同时,面对智能驾驶逐渐向高阶演进的趋势,多传感融合感知技术路线越来越成为产业界的共识。虽然各类传感器各有优势,但不得不承认单传感器在复杂场景下的性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高阶智能驾驶要求车辆具有应对极端天气与全天候复杂环境的感知能力,只有通过利用相机、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等不同传感器的信息互补和进迭发展,才能提升感知系统的鲁棒性和安全性。

如何组合这些传感器达到最好的效果,业界目前的主流方案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视觉+激光雷达+超声波”,另一种则是“视觉+4D毫米波成像雷达”的组合。

作为一家深耕智能驾驶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成立5年以来,几何伙伴秉承“为规模化量产智能/自动驾驶及网联汽车提供安全有效方法”的使命,以解决智能驾驶复杂场景下面临的感知瓶颈等痛点为出发点,自研出高分辨率4D毫米波成像雷达,结合视觉,设计出一条“视觉+4D毫米波成像雷达”双维异构信息融合感知技术路线,打造具有“多模态、全天候、低成本、易量产”差异化特色优势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实现性能更好、驾乘体验更优的城市NOA、城际NOA、记忆行车、记忆泊车、自主代客泊车等一系列高阶智驾功能,成功走进多家主机厂的视野。

其中,几何伙伴围绕江汽集团需求,与其联合开发的成果——以城市NOA为核心功能的行泊一体高阶辅助驾驶系统,基于11V6R的系统方案和高阶智能驾驶算法及全方位安全冗余策略,不仅能够自如应对常规NOA场景,同时能够安全高效的处理左右转博弈、人车混行、避让加塞车辆、异形障碍物、鬼探头等复杂工况。此外,该系统将智驾应用场景的适应性拓展至全天时全天候范围,能在雨雪雾霾的各种复杂天气中实现行车功能与泊车功能,为用户带来更好的城市NOA体验。

几何伙伴11V6R传感配置的智驾解决方案亮相江汽集团科技开放日
从行业来看,4D毫米波成像雷达以其全天时、全天候、低成本、易量产的特点,正在释放强大的活力,打开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汽车产业面临“降本增效”以及L3/4智驾全天候和高鲁棒的要求下,4D毫米波成像雷达成为了托底传感器。这也就不难解释,具有成本优势与卓越感知性能的4D毫米波成像雷达越来越受到主机厂的青睐。

技术路线的“神经脉络”:系统架构

如果说感知模块是眼睛,规划模块是大脑,那么系统架构就是神经脉络,将自动驾驶系统与车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技术路线的设计,到最终的解决方案产品落地,这一过程中,系统架构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家提供智能驾驶软硬件集成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几何伙伴智驾系统设计以高可靠性为核心,确保了系统在不同环境中的稳定性,无论是白天黑夜、晴天雨天下的复杂交通场景,该系统都能保持稳定运行,用户提供舒适、安全、可靠的智驾体验。
几何伙伴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系统架构

本文转自IT桔子,如需转载请至IT桔子官网申请授权。

版权声明: 创新中心创新赋能平台中,除来源为“创新中心”的文章外,其余转载文章均来自所标注的来源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方所有,且已获得相关授权,若作者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本网站发表及转载的文章,均需经原作者同意。如果您发现本平台中有涉嫌侵权的内容,可填写「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平台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