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华建材:追“新”逐“绿”筑坚实基石

不久前,建华建材(中国)有限公司(下称建华建材)成功入选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建华建材早已是榜单上的常客。而基建中国的澎湃浪潮中,从北国边疆到南海之滨,从内蒙古能源工程到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处处可见建华建材“南征北战”的身影。 躬身细耕混凝土制品和技术领域,建华建材从“新”出发、向“绿”而行,深入践行绿色生产,将节能减排、固废循环等理念纳入产品研发全过程,意气风发阔步行进在绿色低碳发展大道上。 据统计,工程建设行业占全球碳排放比例超过40%,其中建筑材料尤其是水泥行业是排放大户。在建华建材总经理朱华敏看来,工程建设行业节能减排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一环,而实现融合创新与绿色发展,则是支撑建材行业低碳发展的根本保障。 建筑生产施工往往产生大量的粉煤灰、脱硫灰、炉渣等工业固废和废浆、废水等废弃物。如何变废为宝?建华建材研发中心开始了一场化腐朽为神奇的创新之旅。 以往,工业固废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利用率低,耐久性无法保证。多元废弃物大掺量替代水泥后,混凝土力学和耐久性能无法达标。锚定痛点难点攻关,研发人员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对废物展开精细化预处理,精心设计高性能混凝土关键组成材料,实施能源利用装备及装置革新和低耗高效工艺流程再造,最终突破工业废物制备高性能混凝土制品的技术瓶颈和生产综合能耗高、绿色化程度低的产业瓶颈。 经过严苛检验,新产品综合能耗较国家先进的I级标准和地方最高标准降低60%以上。建华建材研发总监金忠良表示,该项目以实现混凝土产业绿色制造与全生命周期低碳发展为方向,开发集工业废物高质化利用、低耗集约制造、长寿命服役的高性能混凝土制品成套关键技术,可为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交通、水电、市政等各工程建设领域提供长服役混凝土制品,有效实现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 被誉为超级工程的港珠澳大桥,有建华建材的坚实支撑。连接港珠澳大桥的重要纽带——东西人工岛,堪称世界人工岛建造史上的奇迹。东西人工岛之所以能从伶仃洋里拔地而起,并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源自建华建材高性能预制桩的助力。 联合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建华建材研发出强度超过100兆帕的超高强预制桩和耐久性能指标超100年的耐腐蚀桩。金忠良介绍,这项新技术和新产品实现预制桩在高烈度区、腐蚀性场地、复杂地质、超长服役年限、深大软土基坑、水利水运护岸支挡、预制桥墩桥基等工程建设领域中的应用,进一步拓宽了产品应用范围。由于创新解决了工程建设各领域的痛点,新成果快速转化落地,建华建材的预制产品销量持续增加,其中新产品占比超50%。包括港珠澳大桥工程在内,企业相关产品应用于南水北调、南京奥体中心、京沪高铁、宝钢基地等各领域典型工程。 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的背后,是企业在各级科技部门的支持下持续增强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每年达3.5%以上的研发占比投入,驱动建华建材在关乎高性能预制桩等行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共性关键技术突破等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目前,企业生产设备已全部实现国产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同时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与能耗等各方面均已领先国外同行水平。 “科技创新是企业创新的源泉和引领者。”朱华敏表示,建华建材将落实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低碳节能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以技术创新推动建材行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记者 陈志奎 通讯员 应东昊 许定星)

传统行业
资讯新闻
文章来源· 镇江日报
2024-11-09

墙内开花墙外香,每年出货8000柜 帝高力地板:绿色生产“铺”向海外

木纹、石纹、地毯纹、纯色……不同颜色和纹理的地板可以按照顾客要求定制。在位于丹徒区的帝高力装饰材料(江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帝高力)生产车间,一片片高质量的LVT弹性地板在流水线上有条不紊地成型、分切、包装。这些产品90%以上将装箱出口至美洲、欧洲、澳大利亚等地。 “与传统木地板、瓷砖等地面装饰材料相比,LVT地板最大的特点是环保。”帝高力副总经理范菁薇介绍,企业生产的“来威利”牌LVT地板由高分子材料聚氯乙烯(PVC)加工制成,不仅产品本身无甲醛,且具有安装便捷、耐磨静音、防水防潮等特点,深受欧美市场欢迎。目前广泛应用于商场、酒店、写字楼、医院、学校、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以及住宅。 范菁薇进一步解释道,因为材质和制作工艺的不同,普通地板的隔音性能(IIC值)一般仅为30左右, 而LVT地板的IIC值高达60,能有效隔绝噪音,提升居住体验。这一特性特别适用于医院、学校等对环境安静要求高的场所。此外,LVT地板的优良防水防潮性能也使其非常适合在地下室等易潮湿区域安装。 “我们平均每年的出货量在8000柜左右,销售额达10亿元。”范菁薇告诉记者,帝高力可以说是一家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企业,产品大多数出口海外。2007年,帝高力落户镇江,作为“来威利”品牌国内唯一生产基地,企业创立伊始就瞄准了国际市场。经过十几年的深耕细作,“来威利”已成为全球弹性地板领导品牌,并引领美国LVT市场发展,品牌占有率稳居海外市场前五。 走进企业的生产车间,机器精准切割、涂层喷涂、烘干定型,70%的工序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切割产生的边角料,还有各类之间淘汰的残次品被收纳整理,范菁薇告诉记者,这部分板材并不会被浪费。生产线经过技术不断革新,已经实现了废料、废水100%循环再利用,热处理所需的蒸汽量降低了78%,且全部来自园区热电联产集中提供。今年,帝高力通过了镇江市首批“无废工厂”验收。 在成品区,一批刚刚生产完成的地板正在等待包装,它们像面条一样两端自然垂落,显得柔软无比。“这是我们的新品,是客户定制的大尺寸更加柔软的产品。”范菁薇说,这种地板无需开槽,良品率更高,运输损耗也小,刚上市反响还不错。 针对消费者对个性化的追求,帝高力积极研发丰富的装饰材料系列。传统的木纹装饰、现代的金属质感、炫目的石材纹路……从细腻的纹理设计到颜色的精准调配,企业生产的装饰材料既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又充满现代感。“我们目前开发了上百种样式,可以定制化生产,真正实现了‘一板一款’。”范菁薇说。 “我们正在生产更加轻量化的板材,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减重15%。”范菁薇告诉记者,企业产品主要出口海外,海运是主要的运输方式。近年来随着海运运输成本不断上升,企业开始研发生产轻量化的优质板材,在支出同等海运成本的情况下,能够运输更多板材,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目前,该产品已经开始出货,并收到市场较好的反馈。 帝高力的向新之路并不止步于此。范菁薇表示,公司正逐步推进数字化转型,着力打造智能生产系统,实现智能化制造的全面覆盖。在车间里,全自动生产设备能够通过数字化系统控制生产,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借助数据分析,企业可以全面掌握从进料到生产在到出货的全流程数据,实现精准管理与成本控制。 近年来,帝高力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加快了本土化适应的步伐。公司借助国内外展会,展示其创新产品与技术,通过多渠道推广,进一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展望未来,帝高力将继续秉持高标准的产品理念,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将“镇江造”的环保地板“铺”向更广阔的市场。(记者 陶立波 通讯员 张兵) 

传统行业
资讯新闻
文章来源· 镇江日报
2024-11-09

专场供需对接“镇信助企”走进北汽麦格纳

11月6日,市工信局举办“镇信助企”走进北汽麦格纳专场供需对接活动。全市汽车零部件企业、金融机构等近40家企业参加活动。 今年以来,北汽蓝谷麦格纳汽车有限公司量产提速,1-10月累计生产近6万辆,为去年同期的3.6倍。参会企业现场观摩了北汽麦格纳冲压、焊接、总装等生产车间,详细了解极狐新能源汽车生产过程。 对接活动中,北汽麦格纳负责人介绍了北汽麦格纳企业及产品情况,北汽新能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供应商入选标准等。联博精密、新通达电子、蜂巢传动等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积极参与交流对接,详细介绍企业及产品特色亮点,表达了合作意愿。交通银行、天安物流等保障单位推介相关服务。市工信部门展示了 “镇信助企”“镇江好产品”等企业服务品牌,表示将持续做好助企发展各有关工作。 现场,汽车零部件企业交流活跃,苏能新材料与秦龙汽车、联海通信、阿雷蒙等多家企业进行进一步接洽。(尹晨 记者 陈志奎)

医疗健康
资讯新闻
文章来源· 镇江市人民政府
2024-11-09

海事全力护航江心洲“柑橘专线”开通

近日,镇江江心洲柑橘迎来丰收,大量游客登岛采摘购买,江心汽渡旅客及车辆渡运量显著增加,渡运安全监管压力增大。为保障渡运安全,镇江海事采取多项措施为江心洲“柑橘专线”护航。 由于柑橘的售卖运输及旅客登岛采摘仅有乘坐汽渡一种方式,为确保这条“柑橘专线”便捷畅通,镇江海事局协同交通部门、江心汽渡等单位召开安全生产会议,明确渡运安全要求,督促汽渡单位落实应急保障方案,做好自查自纠和设备维护保养,强化岸基监控和AI智能监控系统使用,严密防范渡船驾驶人员不安全行为。 在现场,海事执法人员对江心汽渡相关渡船开展深度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汽渡单位立即整改到位,并要求渡运单位及时组织船员开展消防救生、弃船、全船失电等演练,售票处与当班水手应形成装载把关“双道门”,严禁渡船超载运输,并根据渡船结构强度合理指挥配载。 据了解,“江心柑橘”是江心洲有着半个世纪种植历史的传统产业,种植规模约3000亩,成规模橘园约1500亩。据往年情况预计,该活动将持续3至4周。(王修坡 记者 陶立波)

交通运输
行业研究
文章来源· 镇江日报
2024-11-08

每日风险投资速递2024.11.08

今天在全球市场一共发生35投资披露事件,国内24起,其中国内先进制造行业12起、医疗健康行业4起、传统制造行业2起、人工智能行业2起、生活服务行业1起、电子商务行业2起、汽车交通行业1起。国外事件11起,其中人工智能行业1起、医疗健康行业2起、企业服务行业1起、先进制造行业2起、区块链行业2起、传统制造行业1起、VR/AR行业1起、汽车交通行业1起。国内事件1. 飒智智能获得数千万元A+轮融资飒智智能致力于智能移动共融机器人技术及产品的研发、集成与应用,是一家专业提供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结合核心底层技术开发与应用的系统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少数在航天、医疗、电力、日化、馆藏等行业均实现典型创新型应用案例解决方案的厂商之一。公司目前产品覆盖从机器人控制器、机器人操作系统、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处理、云传输与云存储应用、应用软件到整机产品等各个方面。近日,飒智智能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资方为元禾璞华、三奕资本,融资资金将用于加大类人机器人技术研发投入、产品迭代、批量生产以及海外市场基础性拓展等。 2. 中盛溯源完成1.5亿元B轮融资中盛溯源是一家hiPSC产品研发及临床转化服务提供商,主要为用户提供iPSC细胞系、人体功能细胞产品、iPSC细胞医疗产品、基于iPSC的肿瘤治疗产品、美容保健系列等产品以及个体化iPSC定制及精准医疗服务、iPSC制备及诱导分化解决方案等,用于新药筛选、药物疗效与安全性评估、细胞医疗、癌症治疗及其他再生医学等领域。近日,中盛溯源完成1.5亿元B轮融资首关。本轮融资由广州产投领投,联合中源投资、国聚创投、合肥高投和老股东君联资本等机构投资。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速推进中盛溯源在iPSC细胞治疗领域多款临床管线的临床开发,以及后续产品商业化。浩悦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3. 稀瑞材料完成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稀瑞材料是一家稀土功能材料研发商,专注于稀土功能材料的研发与应用,通过深入研究稀土元素的化学性质,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高稳定性的稀土抗菌剂。近日,稀瑞材料完成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海南中浩企业管理领投,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稀土抗菌净化技术的市场推广以及生产线的扩建。 4. 星恒滁州完成数亿元融资星恒滁州是一家动力锂电池产品研发商。公司产品以锰基电池为主,产品线覆盖轻型车锂电池、电动汽车锂电池、家用储能电池与便携移动电源电池等多个领域。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锂电池产品,服务于全球客户,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电动轻型车等新能源领域。近日,星恒电源完成数亿元融资,CMC资本与金通资本联合对其子公司星恒电源(滁州)有限公司进行投资。 5. 嘀拍科技获得千万级A轮融资嘀拍科技是一家以视觉智能技术为核心的领先的线下空间数字化与智能化解决方案商。公司运用视觉智能分析及语音识别等技术,采集待挖掘的线下数据,助力客户实现数据价值化。公司日前获千万级A轮融资,由嘉溢创投领投,道禾资本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扩张智能汽车驾舱业务团队与完善智能驾舱产品。 6. 荣业食品纳斯达克挂牌上市荣业食品是一家食品制造服务商,以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荣业食品计划于11月8日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IPO承销商包括EF Hutton LLC、Dawson James Securities。荣业食品计划以4-5美元的价格发行21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ADS),以筹资920万美元。 7. 昂盛达新三板挂牌上市昂盛达电子是一家充电自动化仪器设备研发商,主营业务是电源和电子负载测量仪器及充电领域的自动化测试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该公司主要产品是括电源、电子负载测量仪器及智能化测试设备等。近日,深圳市昂盛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昂盛达;证券代码:874680)的挂牌申请获得批准,并于2024年11月8日挂牌。 8. 暨博医疗新三板挂牌上市暨博医疗是一家口腔连锁医疗机构,主营业务是口腔医疗服务,主要服务有牙体治疗类、牙周治疗类、儿牙治疗类、口腔外科类、口腔种植、口腔修复、口腔正畸。近日,广东暨博医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暨博医疗;证券代码:874678)的挂牌申请获得批准,并于2024年11月8日挂牌。 9. 安擎科技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融资安擎科技是一家空中交通解决方案提供商,是以安全可控的自主飞行系统为核心技术的无人机空中交通服务和设备提供商。通过可适航认证的自主专利的轻型探测与避让系统(DAA)和无人机运行服务云控平台,在中小型无人机上实现安全的超视距飞行(BVLOS) ,推动超视距飞行适航标准成熟,解决无人机规模化服务运营的难题。近日,安擎科技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融资,资方为啟赋资本,老股东元和资本继续加持,庚辛资本担任长期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完善生产制造、技术研发及团队建设。 10. 川力智能新三板挂牌上市川力智能是一家流体控制设备研发商,该公司主要生产城市管网阀门、燃气调压装置、直饮水系统等三大系列,具体包括闸阀系列、排气阀系列、燃气调压器、楼栋调压箱等,并为用户提供燃气输配、供水等服务。近日,成都川力智能流体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川力智能;证券代码:874664)的挂牌申请获得批准,并于2024年11月8日挂牌。 11. 南特科技新三板挂牌上市南特科技是一家铸造与机械加工服务提供商,致力于曲轴、上法兰、上气缸、下气缸、下法兰等,广泛应用于制冷、汽车、高铁、工程机械等行业等,同时为用户提供相关服务与技术支持等。近日,珠海市南特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南特科技;证券代码:874643)的挂牌申请获得批准,并于2024年11月8日挂牌。 12. 科视光学新三板挂牌上市科视光学是一家高端光学装备及视觉光源厂商,提供全自动LED防焊曝光机、全自动LED外层曝光机、半自动LED外层曝光机、半自动LED防焊曝光机、手动防焊LED曝光机(特殊尺寸)、手动LED曝光机(线路专用)等产品。近日,广东科视光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科视光学;证券代码:874636)的挂牌申请获得批准,并于2024年11月8日挂牌。 13. 佰家丽新三板挂牌上市佰家丽是一家建筑声学材料制造商,主营业务是从事环保PET声学材料及其多功能定制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并为专业声学产品及其应用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该公司主要产品是PET吸声节能基材及多功能定制产品。江苏佰家丽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佰家丽;证券代码:874612)的挂牌申请获得批准,并于2024年11月8日挂牌。 14. 谐通科技新三板挂牌上市苏州谐通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连接器及周边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生产并对外销售的产品主要为太阳能电池组件接线盒。近日,苏州谐通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谐通科技;证券代码:874274)的挂牌申请获得批准,并于2024年11月8日挂牌。 15. 基因科技新三板挂牌上市基因科技是一家基因检测技术及产品提供商,致力于临床分子病理、肿瘤个性化分子诊断领域的产品研发、生产、服务及技术推广,主要产品包括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显色系统和检测试剂盒、实验室其它小仪器等。近日,基因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基因科技;证券代码:874483)的挂牌申请获得批准,并于2024年11月8日挂牌。 16. 晶科电子首挂上市晶科电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高亮度倒装焊LED芯片级光源技术(已经突破200流明/瓦)、白光芯片技术及无金线封装的晶片级白光大功率LED光源技术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发展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主要产品并广泛应用于室内外照明、电视机背光、汽车照明、植物照明等领域。先后进入飞利浦、三星、创维、长虹、TCL、海信、吉利汽车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供应链。今日,晶科电子首挂上市,公告显示,每股定价3.61港元,共发行3864万股股份,每手1000股,所得款项净额将约为8225万港元。 17. 傲基股份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傲基科技是一家以外贸B2C电子商务运营为核心业务的跨国电子商务公司。经过十余年的实践及运作,傲基科技从传统外贸到转型外贸电子商务,再到布局小语种自有B2C平台,避开高竞争市场环境获得稳健发展,目前已成长为在跨境电子商务领域领跑企业之一。今日,傲基股份(02519)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 18. 湃特纳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湃特纳是一家智能建筑机器人研发商,专注于研究建筑机器人,致力于为全球建筑业危繁脏重与劳动力短缺提供中国机器人解决方案。湃特纳推出的PavePal P900, 作为最早上市的一款可真正商业化的地砖铺贴机器人。近日,湃特纳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同创伟业联合投资。本次融资资金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和出海业务拓展。 19. 水母智能获得B轮投资水母智能是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孵化成立的AI设计公司。致力于利用AI技术挖掘数据价值,将设计经验算法化。为大量中小微企业带来更便宜、更快更好用、更适合用户的设计服务。产品业务范围涵盖了形象设计、包装设计、产品设计等三大领域。近日获得B轮投资。 20. 白马星球获得启迪之星战略投资白马星球是一家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互联网平台运营商,在MaaS和AI数字人领域的持续创新,致力于提供基于MaaS的硅基专家,通过深度学习和模型的训练、优化,为细分行业的数智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持,研发居家养老健康陪伴机器人。近日,白马星球获得启迪之星战略投资,所获资金将用于加快升级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互联网平台。 21. 墨海智能完成超百万元种子轮融资墨海智能是一家企业智能设备产线转型与升级方案提供商,通过AI技术方案和支持为企业生产制造环节进行产能升级、产品升级,涵盖AI智能分析图像、行业大模型运算平台及软件定制硬件配套部署等服务。为企业创建了基础模型,并基于实际业务场景对模型进行微调。在运行过程中,依赖生成的业务结果数据对模型进行持续优化,从而实现智能化迭代传统重人力投入。墨海智能完成超百万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方为蓝图资本。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和业务拓展。 22. 第二人生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第二人生是一家潮玩3D打印解决方案提供商,是通过3D打印、AI生成、数字孪生等底层技术,致力于实现“AI生成照进现实——万物皆可打印”+“人人拥有3D数字孪生资产”的链接虚实世界的潮玩科技公司。第二人生研发的3D数据传送门,实现0.3秒拍摄,10分钟快速重建3D人宠模型。设备所扫描的3D模型,可用于3D人宠手办定制及3D数字分身。近日,第二人生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由道生资本领投,主要用于扩大门店规模及优化AI算法及营销。 23. 康霖生物宣布完成1.5亿元A轮融资康霖生物是一家以做首创药物(First-in-Class)和同类最优(Best-in-Class)创新基因药物为目标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针对的领域多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如艾滋病、帕金森病、血友病和地中海贫血症等。近日,康霖生物宣布完成1.5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浙江省“4+1”生物医药与高端器械产业基金、老股东浙江秘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根据新闻稿,本轮融资将助力康霖生物全力加速基因治疗药物研发及商业化进程。 24. 载合卡车获得B轮投资载合卡车深耕卡车整车和新技术开发及量产,掌握整车产品设计、新能源、智能化、和轻量化核心技术。依托强大的整车、新能源电控、轻量化自主设计能力和供应链,正向开发全新一代新能源智能重卡平台,精准覆盖应用场景,形成产品矩阵。设计软件和数据驱动的全新E/E架构和车联网平台,实现车辆底层数据打通、协同控制和运营赋能。以整车产品力为牵引,创新思维打造2B/2C营销和服务体系,形成与电池商、零部件供应商、运营商、基建商、物流用户以及政府的高粘度合作生态。近日获得B轮投资。   国外事件1. RideFlux获得190万美元B轮融资RideFlux是一家自动驾驶软件开发商,致力于提供安全可靠的自动驾驶服务,开发了自动驾驶所需的定位-感知-预测-规划-控制全栈(Full stack)技术,并与济州的交通系统紧密合作,努力实现稳定性的自动驾驶。近日,RideFlux 宣布在B轮融资中筹集260亿韩元(190万美元),由其现有支持者Atinum Investment 领投。此轮投资中,元大投资株式会社(Yuanta Investment)、韩国投资伙伴公司(Korea Investment Partners)、Murex Partners、韩国国营工业银行(IBK)、iM Investment Partners、Friend Investment Partners、韩国投资证券公司和NVestor也参与其中。 2. OptraScan获得3000万美元B轮融资OptraScan是一家数字病理系统开发商,提供云支持系统,专注于为客户的病理实验室提供完全集成的数字病理解决方案,主要通过按需付费程序提供幻灯片图像解决方案系统,使所有人都可以访问数字病理学。近日,OptraScan获得3000万美元B轮融资,Molbio Diagnostics领投。 3. FREYR获得融资1475万美元FREYR是一家锂离子电池开发商,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锂离子电池,该公司开发了32+2GWh锂离子电池设施和600MW陆上风电场,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和船舶等领域。近日,天合光能发布公告,其关联方Trinaway Investment Second 拟以1475万美元认购FREYR定向发行的1405万股新股。 4. Squido Studio获得300万美元战略投资Squido Studio是一家沉浸式虚拟体验制造商,旗下拥有XR社交平台DigiGods,允许用户自由创造一系列的物品和空间。近日,Squido Studio获得300万美元战略投资,Triptyq Capital领投,加拿大媒体基金CMF、Earthling VC、Fairway Capital、Hartmann Capital、FJ Labs、Grishin Robotics参投。 5. Cytonic获得83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Cytonic是一个L1区块链,旨在创建一个对Web3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开放的独特生态系统。由于Cytonic拥有独特的多虚拟机技术,其目标是与所有生态系统互操作,而无需成为任何一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目前Cytonic已兼容EVM和SVM,允许EVM或SVM链上运行的现有工具、钱包、DApps直接迁移到Cytonic并实现无缝运行。近日,Cytonic 宣布完成 83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 Lemniscap 和 Lattice 领投。 6. Antares获得3000万美元A轮融资Antares是一家核电设备开发商,专注于通过设计、建造和学习的方法恢复核反应堆的迭代开发,其技术将使人类和工业向外层太空扩展,并为工业脱碳做出重大贡献。近日,Antares已获得3000万美元(约2.1亿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Alt Cap和现有主要种子轮投资者Caffeinated Capital共同领投,Rogue、Uncommon Capital、Shrug、Banter Capital、Box Group和Shine Capital参投。Alt Cap的Jack Altman将加入Antares董事会。 7. Sana Labs获得5500万美元战略投资Sana Labs是一家在线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开发了一种个性化的自适应学习平台,使组织能够在整个工作场所加速培训。它应用机器学习来调整技能和提高技能,目的是缩短掌握时间,提高敬业度并提供丰富的学习分析。近日,Sana Labs获得5500万美元战略投资,NEA恩颐投资-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领投,Menlo Ventures参投。 8. Pond获得7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Pond是一家AI加密货币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旨在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AI模型层,为区块链提供AI支持。该公司开发了一款基于链上数据的用户搜索引擎,目前已扩展至打造一个涵盖数据、模型计算、训练和推理的完整模型生态系统。近日,Pond在种子轮融资中筹集了750万美元,领投方为Archetype,其他投资者包括PAKA、Cyber​​ Fund、Delphi Ventures、Coinbase Ventures、Near Foundation以及几位天使投资人。 9. Parallel Fluidics获得7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Parallel Fluidics是一家微流体设备数字制造商,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可缩小的单体设备,旗下微流控芯片可以降低成本并提高即时检测、基因组学的可靠性。近日,Parallel Fluidics获得7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J2 Ventures、8VC、Praxis投资。 10. Boston Materials获得1350万美元A+轮融资Boston Materials是一家高性能材料制造商,主要从事由100%再生碳纤维制成的轻质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帮助工业和消费品制造商制造低碳足迹的节能产品。近日,Boston Materials获得1350万美元A+轮融资,ACCELR8、Diamond Edge Ventures、Valo Ventures、Woori Financial Group、Gatemore Venture Partners、Collab Fund投资。 11. Glint Solar获得800万美元A轮融资Glint Solar是一家SaaS服务商,主要为太阳能站点设计分析平台,该公司的平台使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卫星数据和云计算来提供快速、可靠和一致的站点数据,使太阳能开发人员能够快速分析站点的潜力。近日,Glint Solar获得800万美元A轮融资,Smedvig Ventures、Antler龙资本、Momentum Partners、Futurum Ventures投资。

金融
资讯新闻
文章来源· IT桔子
2024-11-08

我市全力推动“三秋”农业生产

“这几天持续晴天,得赶紧收割,抢进度。”“我们合作社组织了10台收割机,每天能收500亩,抢收能有多快就多快。”。11月2日以来,天气一改之前“阴晴不定”的状态,持续的晴好天气为我市秋收秋种工作提供了最佳的气候条件,各地农户纷纷开启“抢收抢种”模式。 明确目标,抢收抢种进入倒计时 11月4日,全市秋收秋种工作推进会召开,明确11月15日前抢收完水稻、11月25日前抢播完小麦。瞄准这一时间节点,全市各涉农市、区迅速打响“三秋”会战发令枪。 在丹徒区荣炳盐资源区,种粮大户严伟这些天忙得连轴转,田间三台收割机每天保持“满负荷”运转,一天80亩的收割速度,逐步压缩在田水稻的占比。 “今年种植了1100多亩水稻,从10月底开始陆续收割。但前期天气时好时坏,下了雨之后田里烂,机器下不了田,还没等到田块干了收割一部分,接着又下雨了,收割机进度较慢。好在天气预报显示,最近都是晴天,家里的机器全部下田,每天都有一大堆稻子收回来堆仓等待烘干。截至11月6日中午,我这已经收割了600多亩了。” 抢收秋粮,正在全市各地上演。在句容市边城镇,种粮大户严秀林也利用晴好天气,安排自己的杂交稻田块收割工作。“今年的收割时间比往年推迟了一周左右,杂交稻收割完毕后,会进行基本的烘干处理。田间还有300多亩的粳稻,也将在近期开镰,在11月15日之前肯定能收完。”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秋收秋种工作开始以来,全市上下迅速、全面进入秋收秋种工作状态,切实担起“勇挑大梁”的政治责任。”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深入田间地头密集调研秋收秋种工作,专题召开全市“三秋”农业生产工作推进会、“一种就管”现场观摩培训会,深入贯彻落实部、省“三秋”工作要求部署,压实抢收抢种责任,紧盯秋播质量提升。 突出关键,各类收种难题被逐个破解 秋收秋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农民的倾力投入,也需要农机装备的协同配合,更需要农业农村部门的专业指导。 今年秋收秋种工作开展以来,市农业农村部门充分发挥“7+5”工作小组的作用,统筹市、县(市区)、镇三类农技人员资源,实施挂镇、连村、包大户工作推进机制,深入基层镇村,积极动员大户、合作社、服务组织等团体,凝心聚力、目标一致,不断抢农时、推进度。 农机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扣稳抓牢这个“铁牛”的牛鼻子,对于加速秋收秋种进度至关重要。 在镇江经开区丁岗万顷良田,种植大户韩涛今年种植了9000多亩水稻。除去已收割的800-900亩杂交稻外,还有超8000亩水稻“养”在田间,但他对此却并不着急。“我这里有17-18台收割机,全部开动起来,一天就能收割近1000亩,8-10天就能全部收完,完全不用担心。” 据了解,今年全市秋收秋种工作开始前,市农业农村部门强化农机调度与服务保障,高效发挥区域农事服务中心、农机作业服务队作用,组建了31支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8支农机技术志愿服务队开展农机应急抢收抢种服务,特别是要针对作物倒伏、田间湿烂等特殊情况和“小偏散”地块的作业需求,确保应急机收作业保障有力,成熟一块收获一块。“目前,全市共落实80个农机用油保障供应点,确保农忙期间农机作业用油优惠幅度不低于5%,调度各类机具2万余台套,其中收割机1650台、拖拉机2776台,检修农机具2300台。”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提振农民种粮积极性,落实好惠农惠粮补贴政策尤为关键。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加强惠农惠粮补贴政策宣传,规范落实稻谷补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项目、粮食及重要农产品保供补贴等惠农资金项目,争取市县资金65.47万元开展规模大豆种植补贴,巩固稳粮扩油成效。 强化保障,坚决扛稳粮食生产重任 当前,正是秋收秋种的高峰期,为扎实开展“三秋”工作,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市农业农村部门积极强化与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供销社、中石油和中石化等部门的沟通,上下协同、左右配合,共享收种进度、农机调度等数据,及时解决基层农资、机具、销售等各方面的困难问题。 抢收是为了秋粮“颗粒归仓”,而抢种则是为明年夏熟丰收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牢牢把握‘秋播定全年’的思路,狠抓秋播质量提升,切实抓好80万亩小麦、23万亩油菜等作物种植任务落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何东兵表示,各地要认真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提高政治站位,采取综合措施,把小麦、油菜种植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镇村、落实到主要地块,千方百计稳定冬小麦播种面积,持续巩固油菜前两年扩种成果。同时,要科学合理品种布局,积极引导农户种植高产稳产、绿色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加快早熟耐迟播、耐密宜机收、高产多抗油菜品种推广应用。 俗话说“七分种、三分管”,秋播质量是夏熟高产稳产的关键。为此,市农业农村部门提醒农户,要提高耕整地质量,加强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作业技术推广,加大大马力拖拉机和深翻还田装备、技术的推广力度,确保深埋匀埋、田面平整。同时,要争取适期早播,在天气和墒情条件允许情况下,引导小麦适期播种,压缩晚播面积,力争全省油菜适期播栽比例达到80%以上,为节种增效益、稳产降风险打好播种基础。此外,要提高播种质量,小麦坚持适量、适墒、适深播种,防止烂耕烂种,保证适宜基本苗,促进全苗匀苗;要立足病虫防控“关口前移”,减少“白籽下地”,力争全市种子药剂处理覆盖率达85%以上。大力推广杂草土壤封闭和冬季杀封,加快小麦高速精量一体化播种机应用,提高播种质量效率、确保一播全苗。(张行 记者 周迎)

农业
资讯新闻
文章来源· 镇江日报
2024-11-07

探索生物多样性农业,走出新“橘”面

“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就是探索柑橘如何走上生物多样性农业之路。”11月6日,党的二十大代表、时代楷模赵亚夫在江心洲柑橘产业发展交流会上,为江心洲柑橘产业“把脉问诊,辨证开方”。 柑橘产业是江心洲生态农业园区的传统产业,江心洲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柑橘,目前柑橘种植面积3000多亩,产量达7500吨,亩均效益超万元。前些年,树种老化、品种落后、品质参差不齐、市场竞争力不强等因素制约着柑橘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让江心洲的柑橘产业走出新“橘”面?如何让柑橘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果”“幸福果”?江心洲生态农业园区专门邀请包括赵亚夫在内的市内外农技专家齐聚一堂,展开“头脑风暴”,为江心洲柑橘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赵亚夫认为,当前,江心洲柑橘产业要加紧新技术的推广,探索柑橘如何走上生物多样性农业之路。他从“戴庄村的生物多样性农业”出发,用实践证明“走生物多样性农业之路”的可行性和必然性。赵亚夫指出,采用生物多样性农业技术以后,随着田间(包括土壤)生物物种数量的不断增加、地力的提升,能为大幅度少用甚至停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创造条件;而随着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大幅度少用甚至停用,又能为田间(包括土壤)生物多样性的进一步丰富,农业生态系统功能性、稳定性、韧性的进一步提高,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过程,其实际效果就是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的过程。” 走进位于五套村的“红美人”柑橘种植基地,黄澄澄的柑橘压满了枝头,长势喜人。据基地的“技术担当”,市农科院果树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李金凤介绍,2017年2月,在充分研究国内外柑橘形势发展及江心洲本地特色资源的情况下,确定了以“戴庄经验”为蓝本,建立江心洲的“戴庄经验”示范田,筹划五套村“红美人”柑橘种植基地。该基地共流转土地面积52亩,建设设施大棚48亩,以“村集体直接经营+亚夫服务团队”为基本运作模式,并建立了“红美人”柑橘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第一年挂果就为五套村增收集体收入10万元。同时,“红美人”获全省评比特等奖,打响了江心洲柑橘在全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依托柑橘产业,五套村家家户户发展“农家乐”,2020年度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江苏常绿果树中心主任、研究员王化坤就江心洲柑橘产业发展提出建议,他认为,江心洲柑橘产业在发展中要注意品种多样性和主次问题,要注意种植技术的传承和创新问题,要注意短期效应和长期发展的问题。尤其对各地水果“早采”现象提出批评,“早采”水果赢得了价格,却伤害了品质和品牌,是得不偿失之举。 “柑橘在江心洲产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江心洲生态农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江心洲将大力实施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推广、产业配套等务实举措,推动柑橘产业走高品质发展之路,进一步创响“江心洲柑橘”品牌,以特色产业撑起群众“致富伞”、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记者 崔宁华)

农业
资讯新闻
文章来源· 镇江日报
2024-11-07

每日风险投资速递2024.11.07

今天在全球市场一共发生10投资披露事件,国内8起,其中国内先进制造行业1起、医疗健康行业2起、传统制造行业2起、汽车交通行业3起。国外事件2起,其中人工智能行业1起、医疗健康行业1起。国内事件1. 是为科技获得C轮融资是为科技是一家新能源汽车电气零部件及系统供应商,向新能源汽车提供关键电气零部件。公司主要产品为新能源汽车用温度传感器,手动维修开关以及高压继电器模块等,应用主要集中于电池系统。近日是为科技完成超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来自仙居时代伯乐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该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制造基地建设,研发迭代、团队完善与市场拓展。 2. 张恒春新三板挂牌上市张恒春药业是一家中成药生产商,主要从事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六位地黄丸、逍遥丸、补中益气丸、知柏地黄丸等。近日,安徽张恒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张恒春;证券代码:874647)的挂牌申请获得批准,并于2024年11月7日挂牌。 3. 八达光电新三板挂牌上市八达光电是一家从事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销售和技术服务的科技公司,致力于新能源汽车中央控制及光、电连接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近日,乐清市八达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八达光电;证券代码:874638)的挂牌申请获得批准,并于2024年11月7日挂牌。 4. 双英集团新三板挂牌上市双英集团是一家汽车座椅系统及内饰零部件制造商,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座椅、中央扶手、头枕、天窗系类部件、中控台、仪表盘、底盘系统部件及排气系统部件等,主要客户为内外资或合资的汽车制造企业。近日,广西双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双英集团;证券代码:874617)的挂牌申请获得批准,并于2024年11月7日挂牌。 5. 中塑股份新三板挂牌上市中塑股份是一家改性工程塑料研发商,公司主营业务为改性工程塑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核心产品包括改性PC、PC/ABS、PA、PPA、PBT、PET等高性能工程材料,并开发了可激光直接成型LDS材料、纳米注塑专用工程材料、超耐高温特种尼龙材料等特种功能材料。近日,广东中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中塑股份;证券代码:874595)的挂牌申请获得批准,并于2024年11月7日挂牌。 6. 锐格科技新三板挂牌上市锐格科技是一家输送和分拣设备提供商,提供双链辊道机、碳钢双链弯道机、多锲带弯道机、中间驱动皮带机、皮带弯道机、气动升降移载机、推块移载机、气动升降分路器、气动旋转斜轮分拣机、箱式连续提升机、往复式提升机、升降输送机等产品。近日,浙江锐格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锐格科技;证券代码:874442)的挂牌申请获得批准,并于2024年11月7日挂牌。 7. 健尔康今日上市健尔康是一家主要从事医用敷料等一次性医疗器械及消毒卫生用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根据使用用途可分为手术耗材类、伤口护理类、消毒清洁类、防护类、高分子及辅助类和非织造布类六大系列。公司本次发行总量为3000.00万股,其中,网上发行量为2400.00万股,发行价格为14.65元/股。首发募集资金4.40亿元,募集资金主要投向高端医用敷料和无纺布及其制品项目、补充流动资金、信息化系统升级改造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等。 8. 港迪技术上市港迪技术专注于工业自动化及信息化领域,业务涵盖自动化驱动产品、智能操控系统、智慧港口管理系统软件三大板块,致力于实现各类单机机械设备核心驱动部件国产化、设备群全流程作业无人化、企业管理数字化与信息化。公司本次发行总量为1392.00万股,公司首发募集资金5.28亿元,募集资金主要投向港迪技术生产制造基地建设项目、港迪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港迪智能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全国销服运营中心建设项目等。   国外事件1. Perplexity 即将完成新一轮融资Perplexity AI是一家智能对话式搜索引擎提供商,专注于开发基于AI聊天的对话搜索引擎,使用大型语言模型(OpenAI API)和搜索引擎,提供问题答案。致力于改进人们发现和共享信息的方式。据报道,Perplexity 新一轮融资即将完成,估值将达到 90 亿美元。据悉次轮融资由Institutional Venture Partners 进行领投,投资金额为 5 亿美元。 2. Precision融资9300万美元,估值达5亿美元Precision Neuroscience是一家美国脑机接口公司,旨在帮助瘫痪患者使用神经信号来操作数字设备,公司旗下的全栈式脑机接口平台由微电极阵列、内部自有的微电子器件和先进的机器学习软件组成。近日,Precision Neuroscience筹集9300万美元资金,估值约为5亿美元。

金融
资讯新闻
文章来源· IT桔子
2024-11-07

10月产量继续超8000辆 北汽蓝谷麦格纳产线全开冲刺四季度

决胜四季度,满产冲刺号角已经吹响。 10月份,北汽蓝谷麦格纳产量继续超8000辆,基地内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随着产线潜力进一步激发,基地单日产量攀升至330台,为完成全年生产目标打牢基础。 走进北汽蓝谷麦格纳生产基地,繁忙的景象映入眼帘。一辆辆极狐阿尔法T5、阿尔法S5、阿尔法S和阿尔法T正源源不断地驶下产线。自9月单月产量突破8000辆大关后,整个基地士气高涨,全体员工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决心,向着四季度的更高交付目标发起冲锋。 “前三季度,我们的产量已经突破了4万辆,相比去年全年2.7万辆的产量已经有了很大提升。进入四季度以来,我们每天的下线量逐步稳定在330辆左右。今年我们的全年目标预计将突破7万辆,产值也将突破百亿元大关。”北汽蓝谷麦格纳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昆如是说。 为了这场满产冲刺,北汽蓝谷麦格纳做足了准备。9月底,公司发布《百日攻坚任务书》,针对安全、质量、效率、成本、团队五大板块提出了明确要求,各条线迅速响应,聚焦目标任务,协同作战。 有了“作战图”,各部门紧密配合。冲压车间内,专项攻关团队正围绕模具停机问题展开激烈讨论。他们深知,解决这一瓶颈问题对于提升生产效率至关重要。与此同时,车身车间持续优化现场5S管理,涂装车间探索柔性灵活的生产组织方式,总装车间则启动了工时平衡改善项目,让产线进一步加快“节奏”。 在这场满产冲刺中,“党员攻关突击队”成为冲锋力量。他们奋战在各车间一线,推进车辆装配过程管控优化、物料响应效率提升等年度攻关课题的完成。 为满足满产冲刺的人员需求,人力资源部门持续跟进各车间、各生产部门的人员需求,10月至今已完成100人以上的招聘入职工作。 “新员工入职后,各车间有序进行吸纳、分配和培训,各班组提前安排好带教老师和培训计划,明确学岗任务和学岗目标,实时跟进新员工的技能状态和适岗水平。”工作人员介绍,早做准备为的就是确保引进人员也能立刻加入满产冲刺。 生产满负荷运行,供应链压力也随之倍增。生产管理部充分利用现有产能,统筹平衡零件资源和生产排产,协同各部门精准策划生产计划,拉动供应链快速响应、解决。针对不稳定的零件供应商,进行前置识别、专项管控,与此同时,党委班子成员牵头与北汽新能源高效协同,现场协助解决瓶颈问题,打通供应链“堵点”,确保“满负荷”状态下的产线高效运转。 国庆假期期间,保全团队就放弃休息,对设备进行了全面维护和检查。在保全团队的精心维护下,车间设备始终保持最佳状态。在四季度的生产过程中,保全团队更是利用生产间隙,制定碎片化时间维护计划,确保设备稳定运行。 制造工艺团队则持续开展Tech-channel技术培训活动,从多个纬度提升工艺技术力量。他们还扎根现场,24小时待命响应需求,第一时间解决各类产线突发问题。质量团队则聚焦市场反馈,全力推进产品质量提升,为极狐稳定的产品质量保驾护航。 “四季度是冲刺全年目标的关键时期,对此,我们也充满了信心和干劲。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为镇江以及全省经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冲刺四季度,李昆信心满满。(记者 单杉 通讯员 王珏)

交通运输
资讯新闻
文章来源· 镇江日报
2024-11-06

优化营商环境助推项目落地生“金”

“来句容投资真是来对了,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只用了36天,办事效率太高了。”近日,江苏凯米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雪静激动地说。 2023年底,凯米膜公司因产品销量增加,原场地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准备投资建设新厂房。得知企业需求后,句容市不仅拿出成熟的工业地块供项目方选择,同时以行政审批“提前跑”“落户即开工”等服务全方位保障项目建设。目前,项目厂房正开足马力全速推进,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200套分离膜设备,实现年销售收入4亿元。 项目要建设,要素保障是前提。今年以来,为促进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句容大力开展“净地攻坚行动”,通过整合存量资源、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以土地要素的“五通一平”,确保项目“拿地即开工”。同时,以部门联动,定期召开专项问题协调会,主动找出项目在用地报批、用地调规、林地调整等方面的困难问题,共同推动重大项目快落地、快建设。 深国际句容智慧供应链产业园是集电商直播云仓中心、冷链产业中心、配套服务中心为一体的物流中转基地。“项目建设前期,华阳街道带着我们就规划、交通上的一些问题进行专项咨询,也耐心帮我们解决了一些审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深圳市深国际物流发展有限公司苏皖区域工程部总经理汪群说,为节省企业时间, 保障项目高效快速推进,项目帮办员全程紧跟,提供“保姆式”服务,实现了项目从签约到单体开工仅用23天的“句”速度。 从源头上保障项目用地,从流程上加快项目进度。句容市立足“全生命周期”服务,以项目帮办、靠前服务,做到行政审批主动代办、涉企服务全力帮办,持续擦亮“句满意”服务品牌,全力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生“金”。 前不久,句容市委、市政府分行业和片区先后召开多场企业家座谈会,并深入企业开展问建议送政策、问需求送服务、问困难送帮扶的“三问三送”走访活动。“把惠企政策送下去、把困难诉求收上来。”该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通过“句力护航”“三问三送”等常态化政企沟通活动,已累计服务经营主体226家,收集各类问题73条。截至目前,60%已解决落实,剩余困难问题正在推进解决中。(记者 张凤春 通讯员 徐莹 晓暄 杜雅)

企业服务
资讯新闻
文章来源· 镇江日报
2024-11-06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