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6日
近期,茶咖品牌领域发生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喜茶·茶坊关闭了位于江门、惠州、中山的至少3家门店,意味着喜茶退出了这三个城市。同时,%Arabica关闭了其在西藏布达拉宫对面的全球海拔最高的门店,这也是该品牌在西藏的唯一门店。Manner关闭了其在武汉天地的烘焙店,这是武汉唯一一家出售烘焙产品的门店。Manner此前承诺增加人手以减少“单人看店”的情况,但近期又有门店出现类似情况。 在扩张方面,瑞幸咖啡正式进入香港市场,并计划在民生区域拓展,取代原有Pacific Coffee等国际品牌咖啡店。中国石化与星巴克合作的首家门店在广东肇庆石油广宁服务区开业,这可能加速星巴克在中国的扩张。星巴克2024财年净增790家门店,同比增长12%,创下历史新高。然而,星巴克中国的营收和同店销售额已连续三个季度下滑。 财报方面,瑞幸咖啡第三季度营收101.81亿元,同比增长41.4%,净利润约为14.01亿元,同比增长22.4%。星巴克则表示将改变战略,包括精简菜单、减少折扣、更慢但更有序的创新、缩减下一财年的新店数量以释放资金支持转型。此外,瑞幸计划明年进军美国市场,目标是拥有大量中国学生和游客的城市。 在产品创新上,万圣节成为茶咖品牌们推出节日限定饮品的时机。奈雪的茶与《哈利·波特》联名推出新品,喜茶则推出了“这是什么鬼”纤体瓶。同时,Blueglass因广告内容低俗被罚款40万,其营销策略背后的现制酸奶赛道竞争激烈。Blueglass需要提高产品关键数据的透明度和线下场景体验。
虾滑作为一种以虾肉为主要原料的虾泥制品,因其鲜美嫩滑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在餐饮市场中越来越受欢迎。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消费者偏爱将虾滑作为火锅食材,虾滑专门店也不断涌现,孕育出多个连锁品牌。商家通过“虾滑+”模式推出创新产品,如鱼子虾滑、玫瑰虾滑等,满足消费者对新鲜事物的追求。虾滑的搜索指数在过去两年翻了两倍,抖音上相关话题播放量近30亿,小红书上相关种草笔记超过94万篇。预计到2026年,中国虾滑食品市场规模将达到173.1亿元。餐饮品牌和创业者通过推出单品虾滑、开设虾滑专门店和创新虾滑品类来争夺市场份额。虾滑不仅在消费端受欢迎,从创业角度看,其品类百搭、爆款率高且利润丰厚,成为餐饮业的新增长点。虾滑的制作工艺、口味创新、摆盘设计和手工制作卖点,都在推动这一传统美食向更广泛的市场渗透。
塔斯汀,一度以质价比优势在快餐市场出圈的中国汉堡品牌,近期面临品牌和市场挑战。2024年,塔斯汀遭遇食品安全问题,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其生肉问题的投诉高达118条,品控问题凸显。同时,塔斯汀产品悄悄涨价,外卖平台上翅桶从19.9元涨到22.9元,汉堡从7元一个变为28.9元两个,且单点不配送。扩张速度也有所放缓,2024年10月仅新开1917家门店。与此同时,华莱士通过成本控制和合伙人模式,实现了极速扩张和业绩飞升,成为下沉市场的主导品牌。塔斯汀的挑战在于食品安全、价格上涨和市场竞争加剧,尤其是没有自建供应链导致品控难以保证和成本受波动影响。在一二线城市消费降级和下沉市场崛起的背景下,塔斯汀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随着酱油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厂商面临着产品创新、渠道优化和市场多元化的严峻挑战。产品线从传统的老抽、生抽扩展到了零添加、鲜味及减盐等多种类型,消费者选择变得更加困难。在市场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高端市场竞争加剧,低端产品逐渐被淘汰。中炬高新、千禾味业和海天味业等企业在业绩上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其中海天味业保持了双增长,而千禾味业和中炬高新则面临增长放缓或亏损。企业正在通过增加经销商、推出新产品和拓展新业务领域来改善经营状况。酱油产品的细分化和多元化成为企业寻求突破的方向,如宝宝酱油、刺身酱油等针对特定人群和场景的产品,以及跨界进入粮油米面、火锅底料等领域。同时,提价策略也被一些企业作为应对成本压力的手段。整体来看,酱油行业正处在一个转型期,企业需要在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上寻找新的增长点。
古茗和蜜雪冰城两大茶饮品牌正积极拓展其咖啡业务,以争夺平价咖啡市场。古茗已在超过2000家门店推出咖啡产品,计划将其发展为第二增长曲线。蜜雪冰城的咖啡品牌幸运咖则以快速的门店扩张速度,在全国已超过4000家门店。两家品牌均以平价策略进入咖啡市场,古茗咖啡定价在8-17元,而幸运咖则在5-10元区间。这一策略与他们在茶饮市场的定位相一致,即古茗主攻15元价格带,蜜雪冰城则在10元以内。随着咖啡茶饮市场的融合,两大品牌在产品和价格上的竞争愈发激烈,同时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为他们的扩张带来了不确定性。尽管如此,咖啡已成为一个确定性的增长领域,古茗和蜜雪冰城都有机会在千店规模的咖啡品牌中占据一席之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