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Startup平台推出AI24小时系列文章,网罗国内外最新的AI人工智能前沿资讯,帮助AI创业者掌握最新行业资讯。
1. 互联网大厂AI搜索竞赛加剧>>
近期,中国的互联网大厂们在AI搜索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抖音、阿里、快手等纷纷推出了自己的AI搜索产品或服务,意图在这一新兴市场中占据先机。抖音搜索APP更新了蓝色LOGO,并加入了AI搜功能,形成了自己的AI搜索体系。阿里推出了基于星辰大模型的“心流AI助手”APP,而快手则在搜索栏内上线了“智能问答”服务。百度和微信搜索也不甘落后,分别推出了AI智能搜索和AI问答服务。这些大厂通过加码AI搜索,旨在提升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吸引更多用户和流量。行业人士认为,AI搜索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和服务模式,为互联网大厂提供了新的竞争优势,同时也预示着搜索赛道可能迎来重新洗牌的机会。
1. OpenAI进军消费类硬件领域,Meta前AR眼镜负责人加盟>>
OpenAI宣布将拓展业务范围,不再局限于软件领域,而是开始深入硬件研究。Meta增强现实眼镜项目前负责人Caitlin Kalinowski已加盟OpenAI,担任领导机器人和消费类硬件业务的职位。Kalinowski在领英上表达了对加入OpenAI的兴奋,并强调了AI技术在改善人们获取和与信息交互方式上的重要性。她在新角色中将专注于OpenAI的机器人研究和合作伙伴关系,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进入物理世界。Kalinowski此前在Meta负责监督AR眼镜Orion的创建,并有九年领导Meta VR眼镜硬件团队的经验。她的加入被看作是OpenAI在硬件领域的一大步,预示着可能的ChatGPT时刻在硬件方面的实现。
2. 通讯应用「Daze」以AI技术“复活”老产品,获570万美元融资>>
「Daze」是一款针对Z世代的通讯应用,以其独特的“自由式消息”发送方式而受到关注。该应用允许用户在对话中使用不同的字体、贴图、动画和小游戏,使得对话在屏幕上“漂浮”,打破了传统通讯应用如iMessage和WhatsApp的统一气泡对话模式。「Daze」因其创新的交互设计而迅速走红,尤其在TikTok上的一则视频使其应用场景——熟人社交——得到了清晰的展示,该视频获得了超过50万的点赞。尽管「Daze」在发布前已经吸引了超过20万的预注册用户,并且在多国社交下载榜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其在全球总榜上的表现并不突出。「Daze」的创始人Willem Simons表示,这款应用是他8年前与朋友共同辍学开发「Muze」通讯应用的延续,「Muze」和「Daze」在功能上高度相似。尽管「Muze」最终未能成功,但「Daze」的推出和AI技术的加入为其带来了新的生命力和市场想象空间。
3. AI初创公司Physical Intelligence获4亿美元融资,估值半年翻6倍>>
AI初创公司Physical Intelligence宣布完成4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该公司专注于通过AI模型为机器人打造“大脑”。此轮融资由亚马逊创始人Jeff Bezos、Thrive Capital和Lux Capital领投,OpenAI、Redpoint Ventures和Bond等也参与了投资。融资后,Physical Intelligence的估值达到约24亿美元,相较于3月份种子轮时期的4亿估值,其估值在短短半年时间内翻了6倍。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Karol Hausman曾是谷歌机器人科学家,团队成员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特斯拉、谷歌DeepMind和X等知名企业。Physical Intelligence致力于为机器人打造一个通用AI模型,帮助机器人理解物理世界,从而完成复杂任务。公司打造的“pi-zero”通用机器人基础模型能够让用户简单直接地告诉机器人去执行任务,沟通方式就如与聊天机器人助手对话一样。
4. Buddy.ai:AI老师+游戏化学习,儿童英语学习平台获1100万美元投资>>
Buddy.ai,一个面向3-8岁儿童的对话式AI英语学习平台,宣布完成了由BITKRAFT Ventures领投的11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该平台通过语音和游戏化的交互方式,让孩子们在与虚拟形象Buddy的互动中学习英语。Buddy.ai的学习模式结合了教学教研和学生反馈,将语言学习融入到互动性强、趣味性高的游戏之中,以此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动力。自推出以来,Buddy.ai应用下载量已超过5000万次,全球用户群不断增长,尤其在拉丁美洲和英语国家。2023年,Buddy.ai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92%,月收入增长93%。Buddy.ai的技术采用专有的语音识别(BSR)技术,专门用于识别和理解儿童的声音,拥有超过25,000小时的儿童语音数据库。公司计划将全部资金投入产品开发,包括招募游戏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主管,并扩展语言种类,推进与学校的合作。
5. Meta AI新技术赋予机器人“触觉”,迈向更类人化>>
Meta AI的基础人工智能研究团队(FAIR)最近公布的新技术,为机器人赋予了“触觉”,使得机器人能够更丰富地了解世界并更好地模拟物理世界。这些技术包括“Sparsh”、“Digit 360”和“Digit Plexus”,专注于触觉感知、机器人灵巧性和人机交互。此外,Meta还引入了“PARTNR”,用于评估人机协作中的规划和推理。这些技术目前主要面向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而非消费者。Sparsh是一个基于视觉的触觉感知的通用编码器模型,通过自我监督学习从经验中自主学习,不需要人工提供的感觉标签。Digit 360是一种人造手指形状的触觉传感器,能够提供丰富而详细的触觉数据。Digit Plexus是一个标准化软硬件平台,允许将各种触觉传感器集成到机器人手中。PARTNR是一个包含100000个自然语言任务的基准,用于评估人机交互工具的性能。这些技术的发展预示着机器人在外科手术或精密仪器制造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AI工具箱 >> 点击 进入
阿里云汇聚市面上最新、最全面的AI工具。从此,让你的创意不再遥远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