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2日
美国汉堡品牌Shake Shack自五年前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以来,经历了初期的快速扩张和高人气。然而,近期该品牌在广州、武汉和香港的门店相继关闭,反映出其在中国市场面临的新挑战。尽管如此,Shake Shack强调这是市场选址优化的常规动作,并计划在广州开设新店。品牌在中国内地的门店数量目前为37家。
面对消费降级和市场变化,Shake Shack正在调整策略,如提供折扣优惠以吸引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并计划在上海新增门店,同时保持对中国市场的长期看好。品牌在应对市场挑战的同时,也在探索如何在保持高品质和精致体验的同时,更灵活地适应市场变化。
茶颜悦色在长沙开设了首家“零食生活杂货店”,标志着该品牌在新业态探索上又迈出了一步。这家折扣超市采用现代风格,提供150多种产品,包括零食、茶叶和文具等。茶颜悦色此举是在折扣零售行业经历资本热潮后又遇冷的背景下进行的。尽管面临行业不确定性,茶颜悦色似乎希望通过折扣零售吸引流量,并利用其品牌影响力和忠实粉丝基础来突围。
同时,茶颜悦色也在尝试将茶饮的思维应用于零售,通过设置不同价格区间的商品专区来吸引消费者。此外,茶颜悦色在不断尝试跨界,包括茶馆、咖啡、柠檬茶和酒馆等,显示出其在寻找增长新路径上的积极探索态度。
火锅行业在近一年内经历了剧烈的变动,新开店数达到209989家,而闭店数更是超过14万家,显示出行业内激烈的竞争和“内卷”现象。价格战成为火锅行业内卷的主要表现,多个品牌通过降低客单价来吸引顾客,如推出9.9元的菜品和低价锅底等策略。
然而,这种低价策略也导致了一些品牌的盈利预警,如呷哺呷哺上半年的净亏损和怂火锅母公司净利润的大幅下降。除了价格竞争,火锅品牌还在探索其他突围方式,如“火锅+”模式、提供情绪价值的消费体验、以及利用直播等新媒体进行营销。尽管面临挑战,火锅行业的连锁化和细分化仍存在增长机会,品牌化和娱乐化营销也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书亦烧仙草,这个曾经在新茶饮市场备受瞩目的品牌,目前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过去的90天里,尽管新开了496家门店,但关闭的门店数量却高达1605家,导致净关闭门店超过千家。这一现象在奶茶饮品赛道中尤为明显,书亦烧仙草的门店数量已降至行业第六。随着大量门店的关闭,二手设备市场供过于求,导致设备价格暴跌,一些回收商甚至不再回收书亦烧仙草的设备。
书亦烧仙草的发展历程颇具波折,自2007年成立以来,品牌历经两次更名,从“大台北奶茶”到“85°Tea”,再到现在的“书亦烧仙草”,每一次更名都伴随着品牌的转型和市场策略调整。尽管如此,品牌在2022年还获得了包括绝味食品、洽洽食品、腾讯投资等在内的近10亿元投资,显示出资本市场对其的高度认可。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品牌定位的挑战,书亦烧仙草的增长势头似乎正在放缓。近期,一些曾经支持书亦烧仙草的投资方开始退出,包括四川成都新津肆壹伍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湖南书带草私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青岛诺伟其定凯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这些投资方的退出,可能与书亦烧仙草近期的市场表现和未来增长潜力的不确定性有关。
书亦烧仙草的故事反映了新茶饮市场的竞争态势和品牌发展的不确定性。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即使是曾经的行业佼佼者,也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策略,以应对市场的挑战和消费者的多变需求。
口子窖,作为中国白酒行业的一员,近期面临股东减持和业绩增长放缓的双重压力。2024年上半年,尽管公司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但增速在同行业中相对较慢。此外,公司的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高达近8亿元,而现金流同比下降了86.87%,显示出公司在资金回笼方面可能面临挑战。
股东减持的行为可能反映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担忧。第二大股东刘安省减持了650万股,而第四大股东香港中央结算公司也大幅减仓。在白酒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口子窖的省内外销售增长均仅为个位数,且公司在建工程所需资金与账上资金几乎相等,这增加了公司的财务压力。
口子窖曾提出冲击“百亿口子”的目标,并希望在产品结构上进行优化,但目前看来,实现这一目标存在不确定性。公司的销售渠道模式“大商制”虽然在过去带来了优势,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创新。面对业务和财务的双重挑战,口子窖需要制定有效的策略来提升市场竞争力和财务健康状况。
茑屋书店,这个在日本拥有超过1400家分店的连锁书店品牌,在中国的扩张之路似乎并不顺利。最近,西安迈科中心的茑屋书店宣布将于10月8日终止营业,这是该品牌在中国关闭的第一家门店。茑屋书店曾在2020年进入中国市场,并计划开设1100家店铺,但目前看来这一目标的实现遇到了障碍。
在中国,实体书店普遍面临着经营困难。图书零售市场自2020年以来总体规模出现下降,线上渠道的增长不断挤压着线下实体书店的生存空间。2023年,实体书店的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至11.93%,而电商平台成为图书销售的主导力量。
除了市场竞争激烈和电子读物的盛行之外,实体书店还受到“网红书店”模式的挑战,这种模式更多地强调空间体验而非书籍销售,导致购书顾客数量下降。此外,出版行业的内部问题,如价格乱象和质量问题,也影响了实体书店的销售。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实体书店可能需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如与政府合作提供文创服务、打造泛教育服务中心,或根据周边居民的需求定制主题图书书店。尽管实体书店面临着重重困难,但书籍仍然是许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书店的转型和创新对于保持其市场地位至关重要。
来伊份,作为高端零食品牌,近期遭遇了食品安全和价格争议的双重挑战。一位消费者在来伊份的陈皮杨梅中吃出了石头,尽管最终得到了1000元的赔偿,但事件引发了公众对来伊份食品安全管理的质疑。此外,还有消费者反映来伊份的腰果发霉,以及在其他产品中发现异物,这些都对来伊份的品牌形象造成了影响。
在价格方面,来伊份的部分消费者认为其产品价格偏高,性价比不足,甚至有网友将其称为“零食刺客”。来伊份的董事长施永雷曾表示,公司不会参与价格战,而是致力于提升产品价值。然而,随着电商渠道的崛起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者对价格越来越敏感,这对来伊份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来伊份的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双降,营收为17.92亿元,同比下降15.05%,净利润为1492万元,同比下降72.56%。公司解释称,这是由于对部分区域门店结构进行调整,导致直营门店收入下降。同时,来伊份的电商业务营收占比仅为8.1%,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面对食品安全事件和价格争议,来伊份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全链条监管,以重建消费者信任。同时,公司也需要考虑在保持高端定位的同时,如何提高产品的性价比和消费者的满意度。此外,来伊份应大力发展电商渠道,尤其是短视频电商业务,以对冲线下门店调整带来的业绩波动风险。通过正视问题、积极应对和创新变革,来伊份有望实现新的发展跨越。
日本回转寿司巨头寿司郎在北京西单大悦城开设了首店,迅速成为当地的“排队王”。该店以10元起的亲民价格提供超过200款菜品,包括蓝鳍金枪鱼寿司、生三文鱼等,吸引了大量顾客,有的顾客甚至排队6小时以品尝美食。寿司郎的火爆场面不仅体现了其高性价比的吸引力,也反映了当前餐饮市场对平价餐饮品牌的青睐。
寿司郎自1984年成立以来,一直以高性价比著称,连续12年在日本回转寿司界获得营业额第一名。2021年进入中国市场后,迅速在中国多个城市开设了超过80家门店。此次在北京的扩张,进一步表明了寿司郎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在当前餐饮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提高的背景下,平价餐饮品牌因其亲民的价格和不错的品质而受到欢迎。除了寿司郎,其他日本平价餐饮品牌如萨莉亚、藏寿司等也在加速布局中国市场,看好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增长潜力。
然而,尽管寿司郎在北京的首店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品牌在其他城市的热度有所下降,且面临排队时间过长等问题。这提示了餐饮品牌在扩张过程中需要关注服务质量和顾客体验,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平价餐饮时代的竞争不仅是价格的竞争,更是品质、服务和体验的综合比拼。
我们关注国内外最热的创新创业动态,提供一站式的资讯服务,实时传递行业热点新闻、深度评测以及前瞻观点,帮助各位创业者掌握新兴技术趋势及行业变革,洞察未来科技走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