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投资合作指南(澳大利亚)-中资企业在澳开展投资合作应注意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阿里云创新中心> 创业资讯> 对外投资合作指南(澳大利亚)-中资企业在澳开展投资合作应注意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0
0

对外投资合作指南(澳大利亚)-中资企业在澳开展投资合作应注意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商务部 2023-09-05 00:00:00 2014
在您准备赴澳大利亚联邦(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以下简称“澳大利亚”或“澳”)开展投资合作之前,是否了解澳大利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投资环境?当地规范外国投资的法律法规有哪些?开展投资时应注意哪些事项?与当地政府、居民、媒体以及执法部门如何打交道?《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系列丛书之《澳大利亚》,将提供基本的信息,成为您了解澳大利亚投资合作环境的向导。

8. 中资企业在澳开展投资合作应注意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8.1 主要风险

在澳大利亚开展投资合作,面临以下方面的风险:

(1)疫情

目前,澳大利亚新冠肺炎疫情仍较严重。截至2021年7月,澳仍未完成接近覆盖全民的疫苗接种。澳于2021年12月1日开放国境。此后全国新冠确诊病例迅速增长。今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前景将直接影响澳社会经济活动,并成为外国企业在澳开展投资经营的风险性因素。

(2)政治

中澳外交关系正处低谷期。在重要行业,澳政府对中国企业投资的防范和管控全面强化。华为、中兴等电信企业在澳经营已受影响,上述负面影响是否会扩散到其他行业,有待观察。

(3)政策

近年,因中国企业对澳投资快速增长,引起澳各界关注。澳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审核门槛在降低,标准在抬高;并且,对中方部分投资项目的交易提出附加条件。另外,自2015年来,澳大利亚各行业外资审核管理政策变动较大,这些都给中国企业在澳投资增加了政策风险。

(4)人才缺乏

中国企业国际化人才储备相对不足,部分人员缺乏海外经营管理经验,会影响在澳企业发展。同时,受澳劳务政策限制,外籍劳务人员进入澳大利亚可能困难。

(5)签证障碍

中国企业派驻人员申请工作签证一直存在困难。签证审批要求不断提高,审批时间没有明确规定,经常拖数月甚至半年以上,拒签现象时有发生。

(5)商业环境差异

澳大利亚在土地管理、工会制度、薪资管理、法律体系、社会文化等方面,与中国国内存在的明显差异,给中资企业,特别是首次走出国门企业,带来较大挑战。

【案例:工资标准差异导致某中资企业项目延迟实施】

某中资企业在澳大利亚投资项目比原计划延迟多年,并且最后项目的实施成本比最初预算多数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认识到中澳在劳工工资标准方面的差异。按澳大利亚工资标准,员工工资成本是中国平均工资的数倍。此外,由于文化差异等因素,中资企业的澳大利亚员工流动率较高,而寻找替代员工的成本较高。实际支付给当地员工的薪酬是预计岗位年薪的150%,员工住宿成本是最初预算的10倍。

(6)工程承包项目特定风险

澳大利亚通过其外资审查委员会,仍对工程行业保留保护性控制。从移民法层面来看,澳大利亚只给高端劳工发放签证。此外,澳建筑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要求和执业管理监督都非常严格,建筑业工会势力较强。这些因素都导致外国施工队伍进入澳建筑市场阻力很大。

8.2 防范风险措施

建议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投资经营过程中,从以下方面,应对和化解风险。

(1)加强事前调研和分析

要特别注意事前调查、分析、评估相关风险,这样便于经营过程中做好风险规避和管理工作。对项目或贸易客户及相关方的资信,要做调查和评估;对项目所在地的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要提前分析和规避;对项目要实施相对详尽的可行性分析;等等。

在澳经营很多事项,都可能会和投资者事先臆想差距较大。以下举常见此类事项说明:用工成本很高;能源和矿产开发项目环境保护要求高,完成环保审批可能周期较长,项目实施中环保成本也可能会很高;在澳某些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地域,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因此,提倡投资前应对各方面细节做深度调研,并开展详细可行性研究,避免盲目行动。

(2)坚持做到依法守法

中资企业在澳经营,应充分尊重当地商业习惯,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依法注册,依法经营。同时,应关注政府管理政策变化,及时按政策要求调整企业行为。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远离商业贿赂。考虑到法律体系和语言的差异,有条件的企业可考虑聘请律师。在遇到经济纠纷或争议时,可寻求法律途径解决,保护自身利益。

(3)加强商业交易伙伴的调查

澳大利亚企业普遍比较重视信誉,但也有少数企业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中资企业应尽量与诚信度较高、商誉相对稳定、财务状况较好的公司作为商业伙伴和交往对象。

澳大利亚公司均在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登记注册,并持有注册号(“ABN”)或登记号(“ACN”)。中国企业可以登录网站,查寻澳大利亚公司的ABN号或ACN号,以确认其是否是一家真实存在的公司。

(5)加强合同等商业文件的细节规定

在与澳方贸易伙伴做生意时,要注意商业往来的规范性,依法依规签订合同,并要注意合同细节,如货物规格、数量、价格、交易时间等,必要时可依据合同维权。

【案例:未签正式供货合同导致某中资企业维权困难】

某中国企业与澳大利亚客户有着长期贸易往来。近期,澳大利亚客户因资金紧张,拖欠巨额货款。由于此前该企业与澳大利亚客户没有签署正式的供货合同,只是以邮件确定货物规格、数量和价格,彼此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均不明确,给企业维权造成很大困难。

(6)严守环保法规

中资企业应了解澳大利亚环境保护政策,树立环保意识,按当地环保标准开展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企业在生产和开发产品过程中,要按环保最新标准,采用先进工艺技术。

(7)运用仲裁或诉讼手段追回损失

当发生纠纷或争议时,当事人首先应直接进行协商,在明确责任、互谅互让的前提下,争取自行达成协议。若难以实现,应考虑通过仲裁、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中资企业遇到商事纠纷,可选仲裁机构包括:澳大利亚国际商事仲裁中心(ACICA);澳大利亚争端解决中心(ADC);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请参看本指南5.12)。

(8)运用投资和贸易保险产品提前防范

建议企业在开展对外投资合作过程中,使用中国政策性保险机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提供的包括政治风险、商业风险在内的信用风险保障产品;也可使用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提供的商业担保服务。

更多对外投资合作指南(澳大利亚)电子书内容下载请点击此处。


《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公共信息服务产品,供我国企业和读者免费下载使用。商务部拥有指南的著作权和版权,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以赢利性为目的使用指南,包括用于纸质报告、电子版销售等经营性业务,或以会员制方式在网站上谋取利益。对于各种形式的侵权行为,商务部保留通过法律程序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法律责任的权利。

版权声明: 创新中心创新赋能平台中,除来源为“创新中心”的文章外,其余转载文章均来自所标注的来源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方所有,且已获得相关授权,若作者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本网站发表及转载的文章,均需经原作者同意。如果您发现本平台中有涉嫌侵权的内容,可填写「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平台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