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严国新 (原阿里中供铁军校长)
*市场破局 =管理密度 * 销售密度 市场密度
对于一个发展型的SaaS公司,都会走到从局部区域到全国市场的过程。而我们业务Leader带兵打仗出身强在拿业务结果,缺少在组织壮大上的思考,一旦真到业务规模化时刻,组织能力往往捉胫见肘,更有甚者,快速的扩张人员,四处出击进攻阵地,最后结果也都是不太理想。
全国市场由华东、华南、华北等市场所组成,每个市场又由一些重点城市/地市所组成,那么从局部的市场,到全国业务规模化的扩张上,到底要提前做哪些布署呢?我们认为这里最为重要的是攻打新城市的市场破局模型,其他则是在一定的规律上的再差异化,所以我们今天分享城市市场破局三要素,市场破局=管理密度销售密度市场密度。
1、管理密度,有人可派、有人可调、有策略可打
要征战全国战场,从原有2-3个城市,要拓展到全国10-20个区域,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有城市/区域的负责将领,人可以从市场招募,但我们更看重自身的培养。要形成全国一盘棋,要建立铁一样执行力的铁军,组织的自身造血能力非常重要。
储备干部的培养机制:我们针对十人团队,会在做业务过程中选拔出2-3位作为储备主管M0进行培养,通过个人发展规划,从一定成熟的销售人员中选拔出有潜力的人员,往管理路线去提前培养。然后通过储备干部管理课程,对他们进行管理意识的植入;再通过让他带小分队及做项目负责人,来历练他的领导力。同时,每个月、季利用Review来评估在管理能力上的表现。最后管理层的正式任用选拔都从这个储备干部池中选人。在主管(M1)这个层面,公司也会进行储备经理(M1.5)的培养,为未来胜任经理(M2)打下基础。
空降管理者的融入:在业务规模化过程中,管理和文化的提炼非常的重要,我们可以请到具有业务经验和能力的人,但我们一定要让他成为公司的人,即认可、践行公司管理文化的人,否则公司将出现派系山头林立、中央地方博弈,我们一定要将空降军培养成我们要的干部。我们公司在管理上的要与不要是什么?我们相信什么、反对什么,我们公司在管理上与其他公司同与不同是什么?我们面向未来变与不变是什么?对于城市/区域经理这一层面,总部采取的强管理机制,每周周报/业务电话周会、每月线下月会/Review等,确保上传下达、下情上报,杜绝占山为王、报喜不报忧等情况出现。
组织调动机制:对于管理层,除刚才说到的储备主管、储备经理外,原有成熟区域经理,也要形成新老区域调动机制,对于干部而言,越往上越不是物质去激励,而是要建立起组织机制,形成干部的之字型发展,在所有干部意识里面形成,每位干部的成长都需要通过不同市场的锻炼来提升自己,东西南北地域客户风格不一样,沿海内陆的经济发展不一样,一二三线城市的经济活力不一样,所以中央决策、干部轮调这是一种机制,让组织活水更健康更持续。
有策略开拓市场的能力:对于面向新市场的业务Leader,很重要的一项能力是守正出奇,守正即要用农夫理论去耕耘市场,出奇即要在较短的时间里面打到爆破点,找到市场的机会快速的打出士气。为此,面向储备经理这一层,公司将着重进行市场分析和策略制定的培养,定期组织中高层有实战经验的管理者,为储备经理们分享如何打开一个市场,潜在市场容量、产业行业情况、客户地理位置分布、目标客户的多维画像、竞争对手状况,如何建立革命根据地,把市场的哪些区域作为重点,把什么行业作为切入点,把哪些客户作为主攻标杆等等。为些,在储备经理这一层,除了考核业绩、过程、团队外,还要着重对他市场策略能力做培养。
2、销售密度,有人愿意去、有能力拿结果
每次经理带领2、3个主管去开拓一个新的市场的时候,需要组建起一个大团队、招兵买马,但是自拓型销售的新人成长又是一个较长的周期,短则3-6个月,长则6-12个月。我们建议在新拓市场时,每个主管组最好能够配上一位老销售,即增加我们的销售密度。因为每个团队都需要一定的销售密度,否则主管既做管理又做业务,既要跟单拿结果又要跟人做培养,启动的速度会很受影响,疲惫不堪,最后导致我们市场没有被很好的打开。所以在管理密度的基础上一定要增加销售的密度。
激励政策:新市场难度大,要能够动员有经验的销售去开拓,异地调动,是需要从政策上面去引导和吸引的,业务的策略是方向,组织的激励是指挥棒,要在市场开拓的一定时期内,对主动调岗到新市场的销售做政策上的倾斜。底薪、佣金、补助、发展机会等配套措施要跟上去。确保不要让雷锋吃亏,最好让敢冒风险的人赚到钱。
骨干画像: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老销售,打开一个新市场的难度,往往会超乎我们的想象,万事开头难,我们在管理者和销售的选择上,对于攻打新市场,既需要进攻型、爆破型的人才,也需要市场型、活动型的人才,做好一定的搭配,将始我们团队结构能够更好的支撑市场的开拓。
3、市场密度,客户的积累、人脉的积累、行业的积累……
最后要分享的是市场密度,市场密度是指销售团队作用于这个市场的力量的累积,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知道对于新市场开发需要一个过程,我们把这个过程分成四个阶段,播种期、耕耘期、成长期、收获期。这是由销售人员的成长过程所决定的。
播种期,重点在于积累:客户的积累,通过拜访积累起A、B类有需求客户;人脉的积累,通过各种社交活动,建立起当地人脉,将所有人都作为贵人和资源;行业/专业的积累,只有成为行内人,才能知道客户的痛,才能将产品和客户痛点相结合。
耕耘期,核心在于付出:农夫理论,浇水、阳光、施肥、松土;跟进客户,不是无目的顺路见聊、更不是只顾自己要什么的死缠烂打;很多客户的拒绝,他其实是无差别的拒绝推销。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不一样。做事人为先、做人我为先、我为先是付出,所以重要的是去给别人做事情。做销售只有把自己卖出去了,才能把产品卖出去。
成长期,必须要有耐心:你持续如一的努力,你的更方面都在进步。但是结果还不是特别好,你得熬得住。很多事情有置后效应,所以我们要长期主义,对事情要有足够的耐心,做到厚积而薄发。
收获期,关键以点带面:最后收获期,你的A类客户源源不断,你转化的、别人介绍的、沙龙影响的、同行刺激后跟进购买的。这个时期的衡量标准,关键在于你拿结果的方式,已经从单点谈客户,到以点带面的拿结果。你收获了人脉,有越来越多的老板愿意为你站台。你的行业/市场的面也已经打开,你做出了标杆、成功客户。
最后总结一下,在业务从局部市场到打全国,绝不是简单的市场扩张、组织快速扩大、团队大量招聘,背后是组织能力,背后是对直销本质的理解,背后是把市场破局三要素,管理密度销售密度市场密度,能够很好的践行。
更多“销售兵法”系列文章推荐:
2、销售兵法 | 阿里铁军启示录:周期下的中国 SaaS,必须刀刃向内
3、销售兵法 | PMF 生死局:SaaS 企业如何撕开业务的口子?
6、销售兵法 | 获客渠道,打通 SaaS 产品走向市场的任督二脉
7、销售兵法 | 变则通,给 To B 电销模式找条“新活路”
8、销售兵法 | 从局部市场到征战全国,优秀SaaS公司都在用的市场破局公式
阿里云创新中心简介
阿里云创新中心将阿里技术、产品、业务的生产力,转化为对企业发展有价值的推动力,将更普惠、更安全、更绿色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日常运营、职业技能培训、资金对接、跨境出海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截至目前,阿里云创新中心累计为中小创企业提供2亿的双创云资源,共服务了超过350万的创业者、50万小微企业,孵化出600多家高成长创新企业,调研数据显示头部企业估值规模超1387亿,每年估值增速超过35%。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