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8日
特斯拉在其位于美国弗里蒙特的工厂发布了多个工程岗位的招聘信息,标志着该公司正在加速推进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量产化进程。目前,特斯拉官网至少有12个与Optimus项目相关的职位空缺,涵盖制造工程师、生产经理和流程主管等关键岗位。此前,马斯克曾表示,Optimus人形机器人有望在未来创造高达10万亿美元的长期收入,并计划在2025年生产10,000台机器人,2026年下半年开始商业交付。此外,马斯克预测,当产量达到100万台时,Optimus机器人的单价有望降至2万美元。此次招聘行动进一步凸显了特斯拉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坚定决心,Optimus项目的推进也成为投资者和技术爱好者高度关注的焦点。
合肥人形机器人创企「零次方机器人」近日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并拿下千万级订单,进入量产阶段。该公司成立于2025年1月,由清华大学和江淮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孵化。公司创始团队由“00后”清华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学生组成,吸引了来自百度、字节跳动、科大讯飞等科技巨头的顶尖人才。2025年,零次方机器人计划实现500余台多型号人形机器人在服务业、教育、文娱、展览等多个行业的量产落地。公司采用AI辅助设计和自研物理交互世界模型算法,实现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动态运动性能和低能耗。此外,零次方机器人还开发了专有场景泛化操作方案,推出全身避障算法,致力于打造最安全的人形机器人。
湖南超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在2025年1月召开新品发布暨招商年会,正式推出“湘江1号”健康陪护人形机器人。这是全球首个专用于健康陪护领域的人形机器人,具备助医、助行、助兴、助力、助餐、助便、助浴等“七助”功能,能够为行动不便者提供全方位支持。例如,它可以辅助用户起身、翻身或移动,还能提供体征检测与问诊服务,甚至可以弹奏钢琴、表演舞蹈,为生活增添乐趣。该机器人由国防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孵化,目前已加大研发力度,未来将继续拓展服务边界,为人类生活带来更多美好可能。
Meta近日发布了名为PARTNR的人机协作研究框架,旨在通过VR技术训练机器人,推动无缝人机协作研究。PARTNR框架基于Habitat 1.0、Habitat 2.0和Habitat 3.0模拟器,支持大规模训练人机协作模型。该框架包括一个包含10万项任务的基准测试,涵盖洗碗、洗玩具等家务,以及一个包含人类演示的PARTNR数据集,用于训练AI模型。Meta通过大规模模拟数据训练了一个大型规划模型,其速度和性能均优于现有基线,任务完成效率提高了24%。此外,Meta还在波士顿动力公司的Spot机器人上成功部署了该模型,并开发了一个混合现实界面,用于可视化机器人的动作和思维过程。Meta希望通过PARTNR将机器人重新想象成未来的伙伴,推动人机协作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