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海雾智能观测实验室在杭州揭牌,成果已在舟山、宁波等地应用

阿里云创新中心> 创业资讯> 全国首个海雾智能观测实验室在杭州揭牌,成果已在舟山、宁波等地应用
0
0

全国首个海雾智能观测实验室在杭州揭牌,成果已在舟山、宁波等地应用

星瑶 2025-01-04 12:52:00 122
浙江省气象局和海康威视联合共建“中国气象局海雾智能观测重点开放实验室”,双方将基于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创新研发气象观测产品。

被雾笼罩的海岸线很美,但对于海上航行的船舶来说,却是“美丽的危险”。海雾是一种悄无声息的海洋灾害,明显降低的能见度,容易让海上航行的船只偏离航线,从而引发搁浅或者是碰撞,甚至对渔业、海洋油气开发等活动都有影响。

全国首个海雾智能观测实验室在杭州揭牌,成果已在舟山、宁波等地应用 海雾景象,图片由浙江省气象局提供

1月3日,全国首个海雾智能观测实验室在杭州正式揭牌。这是在中国气象局指导下,由浙江省气象局和海康威视联合共建的“中国气象局海雾智能观测重点开放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双方将基于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创新研发气象观测产品,提升海洋气象服务能力,对海雾的发生、发展和消散进行监测和分析,保障海上活动的安全,提升交通运输、工业、渔业生产等方面的效率,并为气候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全国首个海雾智能观测实验室在杭州揭牌,成果已在舟山、宁波等地应用

据了解,该实验室成立以来,已经开发了海雾观测单光子雷达,该产品即便在恶劣天气时,也能“看清”浓雾的分布情况,从而保障海上航道和港口安全,目前已经在舟山港、宁波港、台州大陈码头等地应用,为地方海洋防灾减灾、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气象助力。

全国首个海雾智能观测实验室在杭州揭牌,成果已在舟山、宁波等地应用 海边的海雾观测单光子雷达,图片由浙江省气象局提供

“海雾是威胁海上活动安全的重要因素,加强观测、预报是保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中国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毕宝贵说道。据了解,海雾的特点是生成消亡快、局地性强,有时覆盖范围广、厚度大、持续时间长,有时分布不均匀、变化快。比如舟山普陀山的雾很大,但是沈家门却晴空万里,两者航程只有短短10分钟。

海雾不仅变化快,危害性也大。据统计,60%至70%的海上船只事故是海雾导致的。遇上海雾天气,不仅会导致游客滞留,还会出现大量货物积压在港口等情况。因此对于海洋相关行业来说,通过精准的海雾监测数据来科学决策十分重要。

“相比传统站点式能见度设备,海雾观测单光子雷达监测的范围更广,能够成功捕捉到海雾形成、扩散和消散的全过程,提供全航程的实时能见度信息。”实验室主任、海康威视副总裁陈继国介绍,该产品选用了对人眼无伤的1550nm红外波段,不仅更安全,还有更强的透雾能力,在恶劣天气下效果优于传统雷达。“它将探测手段从原本点式监测升级为360度全周期的面式扫描,只要8分钟,最远半径可达15公里,最大精度到达15米。”

全国首个海雾智能观测实验室在杭州揭牌,成果已在舟山、宁波等地应用

数据回传平台显示情况(宁波武港码头为例)

应用海雾观测单光子雷达之后,如今浙江省气象局的工作人员在船舶启航前就可以提前“看清”航线情况,通过后台 “一屏掌握”全航程实时能见度信息,提前对突发性海雾事件做好预警准备,减少航道等港口区域的交通管制时间,减少滞留游客的情况,提升岛屿旅游航线的服务水平与港口运营管理的效率。

据了解,实验室未来还将持续研发和创新,利用海康威视AI、大模型等技术能力拓展气象智能观测产品,联合浙江省气象局推动成果实践到海洋经济、渔业养殖等更多场景中,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收获。

雷峰网版权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转载须知

image

版权声明: 创新中心创新赋能平台中,除来源为“创新中心”的文章外,其余转载文章均来自所标注的来源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方所有,且已获得相关授权,若作者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本网站发表及转载的文章,均需经原作者同意。如果您发现本平台中有涉嫌侵权的内容,可填写「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平台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

登录插画

登录以查看您的控制台资源

管理云资源
状态一览
快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