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泽能源获数亿元A轮融资,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联和投资共同领投

阿里云创新中心> 创业资讯> 岚泽能源获数亿元A轮融资,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联和投资共同领投
0
0

岚泽能源获数亿元A轮融资,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联和投资共同领投

融资大事件 2024-12-30 14:45:00 200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岚泽能源绿色甲醇和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项目的建设当中,以进一步增强公司在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化落地方面的领先地位。

投资界(ID:pedaily2012)12月30日消息,近日,国内绿色可持续燃料企业上海岚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岚泽能源”]宣布完成 数亿元的A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和上海联和投资共同领投 ,携手 中科创星、国科创投、翩玄基金、北京聚信 等多家新股东跟投。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岚泽能源绿色甲醇和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项目的建设当中,以进一步增强公司在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化落地方面的领先地位。

岚泽能源由中国科学院孙予罕教授团队联合国内陕煤、山西潞安集团、上海联和投资知名投资机构于2019年组建,聚焦绿色能源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提供完整的碳中和产业解决方案,生产销售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绿色甲醇、绿氢、绿氨等绿色燃料。

目前,公司位于江苏盐城的3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已顺利开工建设,并成功入选2024年江苏省发改委重大项目名单。 作为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绿色能源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企业,岚泽能源瞄准了盐城大丰区丰富的风光电资源、丰富的农业资源,以及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于2023年9月落户当地。年产3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总投资近三十亿元,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用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甲醇生产技术高水平系列催化剂,创新研发了生物质气化生产装置、绿色甲醇生产装置,全程使用绿电。与此同时,公司千吨级可持续航空燃料(SAF)重庆中试基地项目也正如火如荼的建设中,预计2025年投入使用后将成为全球领先的费托合成SAF产业示范项目,助力公司在航空业减碳需求爆发时实现营收跨越式增长。

领投方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朱伟先生 表示:我们经过长期调研,岚泽能源的战略模式和技术路径具有明显的独特性,也是最有可能跑出来的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甲醇和航空煤油”的生产模式。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拟发挥国家基金的优势,牵手央国企以及有生物质资源禀赋的地方政府,完善岚泽在全国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岚泽技术的引领性和示范性,持续对岚泽进行产业赋能。

老股东、领投方 上海联和投资贾磊先生 表示:上海联和投资自成立以来,以服务国家战略、做科创发展的先行者为使命,围绕战略新兴产业投融资平台和科创成果转化孵化平台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我们作为创始股东投资了岚泽能源,本轮我们进一步本追加投资是看好企业未来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创新发展,为上海在新质生产力领域起到引领作用。

跟投方 中科创星郭鑫先生 表示:零碳燃料是中国乃至全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然路径之一,也是未来能源行业新出现的万亿级赛道。中国科学院在零碳能源、碳一化学领域有着长期的技术积累和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岚泽能源依托中国科学院掌握绿氢+CO2费托法高效制绿醇及SAF的核心技术,将在生物质气化制绿氢和绿碳的基础上实现绿色甲醇及SAF工艺的产业化。非常看好团队在技术研发、工程管理等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期待公司能为中国碳中和贡献更大力量。

跟投方 国科创投新能源投资团队 表示:我们高度重视“双碳”背景下具备产业落地能力的科技团队的投资机会。近年来低碳绿色燃料的产能迅速扩产,但手握核心技术的科创企业不多。岚泽能源的核心团队有着极为深厚的科研积累与产业落地经验,尤其是在自研催化剂和大规模生产装置的应用上实现了国内该领域的突破。我们非常看好岚泽能源团队的能力和业务模式,相信岚泽会成为我国绿色双碳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老股东 投资人黄石军先生、富厚创投费震宇先生 表示: 我们非常高兴看到岚泽能源完成本轮融资。两年来,我们见证了岚泽管理团队从公司发展战略的探索到最后产品战略定位,从科研机构向实体转型的体系化建设,期待岚泽能源通过本轮融资进一步发挥自身科研和产业深度融合的优势,规范运营管理,坚持科研引领,加快推动产品大规模工业化落地。

岚泽能源总经理范卫尧先生 表示:非常感谢各位投资者和老股东对岚泽能源的支持,特别要感谢此次融资领投方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和上海联和投资对岚泽能源绿色燃料领域研发能力和产业布局的认可,此次融资的顺利完成,是公司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岚泽能源正在开展绿色燃料和绿色产品的柔性生产技术创新及其解决方案,除了绿色甲醇,岚泽能源已经并将持续开展绿色燃料和绿色产品的技术创新,包括可持续航煤(SAF)、绿色烯醛醇芳等。另外,利用生物质气化产生的绿色合成气,对下游产品的生产线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使得产线可根据产品市场需求灵活组合,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的同时,满足多元化产品柔性生产的需求。

【本文根据公开消息发布,如有异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image

版权声明: 创新中心创新赋能平台中,除来源为“创新中心”的文章外,其余转载文章均来自所标注的来源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方所有,且已获得相关授权,若作者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本网站发表及转载的文章,均需经原作者同意。如果您发现本平台中有涉嫌侵权的内容,可填写「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平台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

登录插画

登录以查看您的控制台资源

管理云资源
状态一览
快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