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5日
果咖品牌“本来不该有”近期遭遇门店数量大幅下滑,从2023年巅峰时期的800家减少至目前的177家,3个月内关闭了32家门店。这一现象反映了果咖赛道的整体洗牌。本来不该有曾凭借独特的装潢、产品创新和营销策略迅速走红,但产品质量和品牌管理问题逐渐暴露,加之行业价格战和消费者选择多样化,使得中腰部品牌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果咖品类的季节性供应问题和供应链挑战也加剧了品牌的压力。同时,咖啡奶茶化趋势和茶咖新品的兴起,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变数。果咖品牌的未来发展前景变得不确定,需要在产品创新、品牌管理和市场定位上进行深入思考和调整。
德国投资集团JAB Holdings收购了亿滋国际持有的JDE Peet's全部股权,成为皮爷咖啡(Peet's Coffee)母公司JDE Peet's的控股股东。这一变化可能对皮爷咖啡在全球市场,包括中国市场的布局产生影响。皮爷咖啡在中国市场的扩张速度相对较慢,2017年进入中国市场后,直到2021年仅开设了70家门店。尽管全球CEO曾表示会加速开店,但近年来开店速度又开始放缓。皮爷咖啡在中国的选址策略与星巴克早期相似,倾向于在核心商圈的优质点位开店,商场门店占总数的约70%。目前,皮爷咖啡在中国的门店主要集中在高线城市,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品牌面临的主要挑战是规模短板,与瑞幸、星巴克等品牌相比,门店数量明显落后。此外,皮爷咖啡在本地化和营销活动上也相对克制,未来如何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升运营效率,以及如何深化品牌本土化,将是其在中国市场发展的关键。JAB Holdings的控股可能会为皮爷咖啡在中国市场带来新的助力,但具体影响还有待观察。
海底捞通过提供标准化服务和高品质菜品,积累了大量忠实顾客,即“黑海会员”,这些会员享受优先等位、特殊标识、免费菜品等专属服务。2023年,海底捞全年收入增长33.6%,年内溢利增长174.6%,会员数超1.5亿。然而,海底捞也面临服务降级的质疑,随着品牌向外卖场景、卫星店拓展,以及向炸鸡、烤肉、烤鱼等品类布局,服务和品类的扩张考验着海底捞的平衡能力。海底捞通过降价和开放加盟扩大规模,提高翻台率,降低客单价,以适应餐饮行业的竞争和消费降级趋势。同时,海底捞推出“红石榴计划”,多元化经营,包括焰请烤肉铺子、小嗨火锅、小嗨爱炸等品牌,覆盖不同消费群体。海底捞需要在保持服务质量的同时,找到降级与服务的平衡,培养更多忠实顾客,实现规模化扩张。
新中式烘焙品牌墨茉点心局在长沙推出副牌“墨茉生活烘焙”,开始销售包子、酸奶、零食等产品,标志着品牌在创新和业务拓展上迈出新步伐。墨茉点心局不仅增加了新品,还尝试打造“烘焙集市”概念,提供中西式点心。价格亲民,人均消费在20-30元。门店设计开放式,动线类似便利店,方便顾客选购。此外,墨茉点心局还推出了子品牌软虎虎·鲜奶米蛋糕,主打鲜奶米蛋糕产品。这些举措显示墨茉点心局在退守湖南市场后,开始探索新业务模式,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同时,这也反映了新中式烘焙品牌在经历快速发展后,正逐步回归理性,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