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9日
十月稻田,一家主营农产品的公司,在经历多年亏损后,通过其首份半年报显示了显著的财务好转。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达到26.2亿,同比增长17.7%,经调整净利润为1.49亿,同比增长30.6%。尽管大米产品营收略有下滑,但玉米为核心的杂粮、豆类及其他产品营收却实现了151.9%的大幅增长,达到7.26亿。
十月稻田利用电商平台和网红营销策略,成功打造了网红品牌,吸引了年轻消费群体。然而,随着电商平台红利的减少,公司面临挑战。通过抓住健康、轻食的消费趋势,十月稻田重返盈利通道,并寻求通过玉米等杂粮产品实现新的增长。尽管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十月稻田通过加强供应链和产品创新,试图在玉米产品领域建立新的增长点。
在2024年上半年,中国购物中心的空置率维持在警戒线之上,导致许多餐饮业者开始寻找新的拓店渠道。商场的高楼层餐饮生意尤其惨淡,促使餐饮人探索高校、社区和博物馆等新的经营场所。瑞幸咖啡等品牌在高校加速开店,星巴克等则将目光投向社区,而喜茶等品牌则选择在博物馆开设店铺,以吸引年轻消费者。这些新策略不仅有助于降低成本、延长营业时间,还能开拓新的客户群体。餐饮业的这一转变标志着从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化运营的过渡,餐饮企业需要根据时代变化不断调整其经营策略和模式。
罐头食品,这个工业时代的产物,曾经在特定时期为人们提供便利和营养。然而,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追求和新鲜食品的易得性,罐头食品一度被边缘化。近年来,罐头行业开始寻求突破,通过创新产品、改善包装和加强营销来重塑消费者的认知。
中国罐头行业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迷后,正在通过三年专项行动计划来消除消费误区、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罐头食品。罐头食品的生产企业正努力通过研发新产品、升级包装和加强市场教育来吸引新一代消费者,力求在健康、营养、时尚和便捷性上与现代消费需求相匹配。尽管面临诸多挑战,罐头行业正试图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打破传统印象,实现行业的复兴。
玉米饮品正在成为饮品市场的新宠。从东北的何所有玉米说到苏州的麦兜冰玉米工坊,再到北京的MAKABAKA玉米实验室,多个城市的独立咖啡馆纷纷推出玉米风味的咖啡新品。韩国首尔和美国洛杉矶的咖啡店凭借独特的玉米拿铁在社交平台上走红,促使国内咖啡店跟进这一趋势。
玉米饮品受欢迎的原因包括其创新空间大、自带健康标签、供应链成熟以及具有较高的市场接受度。品牌们围绕玉米推新,如蜜雪冰城的满杯玉米和芝士奶盖玉米,沪上阿姨的超轻玉米乳等。玉米饮品的流行也得益于其在健康、颜值和价值感方面的优势,以及供应链的稳定性。随着饮品市场的竞争加剧,玉米饮品有望成为下一个品类风口。
面对激烈的零售市场竞争和消费者习惯的变化,北京的多家传统商超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升级,以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华联生活超市、卜蜂莲花、物美和永辉等知名品牌纷纷进入调整期,通过商品品类的调整、卖场软装改造、数字化系统的应用等措施来提升顾客体验和经营效率。
然而,改造升级并非易事,传统商超需要在组织结构、运营模式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刻的变革。行业专家认为,除了提升商品质量和鲜度外,商超还需要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开发新的吃法和口味,以吸引消费者并刺激消费。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传统商超的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但成功的关键还在于能否真正创造出新的价值和体验。
尽管餐饮业面临诸多挑战,但新店的快速扩张仍在继续,这一现象在二手餐饮设备市场的繁荣中得到了体现。根据报道,二手设备回收商的生意异常红火,设备的平均周转时间不到一周,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显示出餐饮行业的新店仍在迅速增加。
今年上半年,国内新注册的餐饮相关企业数量达到134.7万家,而注销、吊销量为105.6万家,表明新成立企业的数量仍然超过关闭数量。这一现象背后的驱动力是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新开张的店铺希望以较低成本采购设备,而倒闭的店家需要处理设备。餐饮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需要更深入的行业理解、精细化运营和数字化运营能力,以应对成本上涨和市场竞争。具有供应链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的企业更有可能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