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24小时——汽车交通】2024年8月27日

阿里云创新中心> 创业资讯> 【创业24小时——汽车交通】2024年8月27日
0
0

【创业24小时——汽车交通】2024年8月27日

阿里云创业24小时 2024-08-27 17:52:34 370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利润压缩与市场挑战

创业24小时横版750.jpg

2024年8月27日


TOP大事件

华为问界M7 Pro上市:应对销量挑战与市场变化

华为在成都车展前夕推出了新款问界M7 Pro,此举旨在应对与理想汽车销量差距的拉大以及市场变化。问界M7 Pro搭载了HUAWEI ADS基础版的智能驾驶技术,尽管在硬件配置上有所缩减,但依然保持了竞争力。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表示,每售出一辆新M7 Pro将亏损2-3万元,但希望通过此举吸引更多用户体验智能驾驶技术。

同时,华为还宣布了旗下其他品牌车型的进展,展现了鸿蒙智行生态的规模。尽管问界品牌近期销量出现下滑,赛力斯汽车总裁何利扬解释称这是由于工厂技术改造,并承诺新M7 Pro将迅速交付。华为通过不断推出新款车型,保持市场活力,同时其汽车生态圈逐步建立,车BU业务营收迎来高速增长。 点击查看详细文章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利润压缩与市场挑战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海之路正面临新的挑战。尽管2024年上半年出口量同比增长13.2%,达到60.5万辆,但增速已有所放缓。随着新入局者的增加和产品同质化问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导致代理商的利润空间大幅压缩。代理商赵言和吴启迪的经历反映了行业现状,他们的利润从高峰时期的每辆车数百美元降至不到200美元。

同时,出口流程中的物流、文件认证等成本和复杂性也在增加。此外,国内品牌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剧,如在澳洲市场,比亚迪与特斯拉的市场份额竞争激烈。尽管一些品牌如比亚迪已在海外建立生产线,但其他品牌如蔚来和小鹏在出口方面仍处于观望状态。新能源汽车的全球化之路需要车企进行长期的战略规划和市场适应。

点击查看详细文章

赛力斯深化与华为合作:从业务到股权的战略绑定

赛力斯,原以微车起家,通过与华为的合作,实现了业绩的显著转变。2024年上半年,赛力斯成功扭亏为盈,问界系列车型的热销成为其业绩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华为的合作,赛力斯宣布以115亿元收购华为子公司深圳引望10%的股权,标志着双方合作从业务层面扩展到股权层面。

深圳引望专注于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拥有丰富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著作权和商标。华为计划将6838项专利及1603项商标转让给深圳引望,并转移相关业务员工超过5500人。赛力斯通过这次股权收购,不仅加深了与华为的合作关系,也为其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础。

赛力斯是华为智选车模式的早期合作伙伴,推出了多款智能电动汽车产品,包括AITO问界M5、M7和M9。华为的深度参与和渠道支持,使得赛力斯产品销量大幅增长。尽管面临市场竞争和行业挑战,赛力斯通过持续的产品创新和合作深化,实现了业绩的稳步提升。最新上市的问界新M7 Pro,由华为高层余承东力荐,展现了赛力斯在智能汽车领域的竞争力。

赛力斯的转型之路,从小康股份到赛力斯,再到与华为的深度绑定,体现了公司对汽车新能源化趋势的前瞻性布局和战略眼光。通过与华为的紧密合作,赛力斯正在逐步实现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变。

点击查看详细文章

雅迪控股面临市场挑战:增速放缓与竞争加剧

雅迪控股,作为两轮电动车市场的龙头企业,在2024年上半年遭遇了业绩下滑的挑战。公司收入和利润分别同比减少了15.4%和12.9%,这是近年来的首次业绩下降。面对市场逐渐饱和和竞争加剧的情况,雅迪需要在海外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

雅迪的业绩下滑与其老对手爱玛形成鲜明对比,爱玛在同一时期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与此同时,新兴势力如九号公司和小牛电动的增长速度也显示出它们在市场中的强劲竞争力。

雅迪将业绩下降归因于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市场需求的短暂转弱以及分销商的去库存周期。此外,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推出的新法规也导致电动两轮车的部分零部件需要改动或升级,这影响了厂商的库存和生产计划。

尽管雅迪在销量上仍占据优势,但其增长似乎已经触及天花板。近年来,雅迪的毛利润和净利润增长率均呈现下降趋势。在新国标实施后,市场集中度提升,雅迪成为行业龙头,但随着市场渗透率趋于饱和,竞争转向存量市场,消费者对电动车的安全、高端和智能化需求日益增长,九号和小牛等品牌凭借差异化路线迅速崛起。

雅迪在高端化战略上受挫,其品牌调性仍偏向中低端市场。尽管雅迪推出了高端出行子品牌VFLY和冠能系列,尝试智能化升级,但与九号电动车等品牌相比,其市场声量较小。

面对国内市场的挑战,雅迪和爱玛等厂商开始向海外市场发力。雅迪在东南亚市场布局较早,拥有生产基地和海外员工团队。爱玛也启动了海外工厂,与雅迪在东南亚市场展开竞争。全球双碳目标和东南亚国家的“油改电”政策为两轮电动车提供了发展机遇,但国产电动两轮车出海仍处于早期阶段,海外市场竞争同样激烈。

雅迪需要在保持国内市场竞争力的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寻找新的增长动力,以应对新旧势力的挑战。

点击查看详细文章

特斯拉调整全球战略:东南亚扩张计划生变

特斯拉近期取消了在东南亚建设电动车工厂的计划,原先的设厂执行团队已经撤离。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确认了特斯拉推迟在马来西亚的扩张计划,强调这并非因为马来西亚表现不佳,而是由于特斯拉与中国车企之间的激烈竞争。

特斯拉曾计划到2030年实现年销量2000万辆,为此海外建厂似乎是必然选择。然而,特斯拉全球销量增速自2021年以来持续放缓,2024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销量均出现同比下降,显示当前产量已能满足销量需求,且存在未充分利用的产能。

中国车企在东南亚市场的强势表现给特斯拉带来挑战。2023年,中国成为泰国汽车行业最大的外国投资者,中国品牌在泰国畅销新能源车型中占据多个位次,预计到2027年市占率可达25%。特斯拉在东南亚市场的扩张计划受阻,部分原因是无法有效与中国电动汽车竞争。

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尽管营收微增,但净利润同比下降45%,未达预期。这增加了特斯拉停止建厂决定的合理性,避免进一步加重盈利压力。

与此同时,特斯拉并未全面停止扩张,其在上海的储能超级工厂建设进度已达45%,预计2025年一季度投产,生产超大型电化学商用储能系统Megapack,展现特斯拉对储能市场的重视和信心。

特斯拉的未来扩张将取决于其业绩表现和市场情况,公司正在探索新的增长点,包括FSD入华、自动驾驶出租车、人形机器人、4680电池等项目,这些进展将对特斯拉的长期发展和扩张策略产生重要影响。

点击查看详细文章


后缀.jpg

#阿里云 #创新创业 #创业扶持 #创业资讯

我们关注国内外最热的创新创业动态,提供一站式的资讯服务,实时传递行业热点新闻、深度评测以及前瞻观点,帮助各位创业者掌握新兴技术趋势及行业变革,洞察未来科技走向。

>>>点击进入 更多创新创业资讯

版权声明: 创新中心创新赋能平台中,除来源为“创新中心”的文章外,其余转载文章均来自所标注的来源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方所有,且已获得相关授权,若作者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本网站发表及转载的文章,均需经原作者同意。如果您发现本平台中有涉嫌侵权的内容,可填写「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平台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