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云原生先锋实践

阿里云创新中心> 创业资讯> 金融行业云原生先锋实践
0
0

金融行业云原生先锋实践

报告说 2024-05-10 14:39:20 883
本篇《金融行业云原生应用白皮书》由阿里云发布,旨在探讨金融行业中云原生应用的意义和发展。全文详细介绍了云原生技术在金融行业中的重要性和解决问题的必要性,以及阿里云在金融行业云原生应用中的角色。今天是该报告系列文章的第五篇,聚焦报告中前言的核心观点,主题为「金融行业云原生先锋实践」。

第四章:金融行业云原生先锋实践

四川农信自1951年成立以来,逐渐发展成为四川省最具规模的金融机构。面临成本高和技术灵活性不足的挑战,四川农信通过采纳阿里云的云原生技术,成功转型以更应对金融科技发展及满足大规模在线服务需求。云原生架构不仅提高了应用交付平台的智能化和敏捷性,也显著降低了成本,并提升了开发效率。其全线上信贷业务与API平台的成功运营,证明了该转型战略的有效性和技术的先进性。

4.1 四川农信: 云原生技术助力新业务快速发展

四川农信成立于1951年,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四川农信已经成长为全省业务规模 最大、组织体系最全、员工数量最多、支持对象最广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至2022年 12月底,四川农信有5022个营业网点,近4万名从业人员,资产规模近2万亿元,各 项存款近1.7万亿元,各项贷款9892亿元,资产规模、存款规模位居全省同业第一位。

客户痛点

四川农信传统的大型机基础设施虽然稳定,但维护成本居高不下,技术可控性也较 弱。随着技术和业务的演进,新一代银行系统既要直面海量客户的海量交易,又要 考虑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更高要求,IT系统的支撑能力与业务应变速度面临巨大挑 战。

传统架构部署周期长、批量化部署配置复杂,且部署规模受产品底层架构能力限 制,单一集群数量往往在数十台左右,难以形成大规模集群。同时,在存储和数据 库虚拟化上存在显著的性能瓶颈,高并发场景仍需要连接集中式存储并通过物理服 务器承载数据库。因此,应对交易高峰时,往往需要提前预估并对硬件资源进行扩展。而服务器、数据库与负载均衡服务之间的联动扩展难以实现完全自动化,且高 峰过后不便于回收,造成闲置。

同时,随着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线下网点经营模式受到冲击,线上应用 获得大规模发展,需要一个更智能、更敏捷的应用交付平台,来支撑线上金融规模 化、高效、低成本的新型运营体系。

方案亮点

四川农信基于阿里云平台进行了架构改造,搭建了专有云平台“蜀信云”,包括智 能贷款、智能渠道、智能营销等在内的新建项目均基于云平台架构设计研发,存量 系统也逐步按计划迁移至云平台。

其中,专有云平台的IaaS层完成“一云两域”建设,通过使用阿里云混合云平台, 完成建设开发测试域和生产域的云资源和服务,为云原生应用提供同架构的基础设 施。

PaaS层基于分布式云原生架构,搭建了分布式系统上下游生态。其开发平台、运行 平台结合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缓存、微服务框架、服务管理和发布流程等,统一 进行集成和接口封装,支持分布式应用的开发和管理,降低应用开发成本。通过一 站式DevOps平台提升开发、测试、部署效率,提高团队间协作效率。

建设成效

在同样的系统可用率情况下,与集中式架构相比,云原生分布式架构获得相同处理 能力和服务的软硬件采购成本大幅下降,维护成本显著降低。同时,IT架构云化带 来的弹性能力,让四川农信的IT支撑能力能以较低成本、较短时间实现横向扩展。 最后,云原生开发模式极大提升了开发效率,推动业务实现爆发式增长。

目前,四川农信首个全线上信贷业务“蜀信e贷”已经顺利运行数年,“蜀信 e+”API开放平台已经应用于几十个场景,多项业务也已囊括入APP中。这些重要业 务系统的良好运行,充分验证了云平台的安全性、稳定性及综合性能,也为核心系 统从传统大型主机下移、进行云原生分布式转型做好了技术储备。

4.2 众安保险: 云原生架构升级,贯通行业数字化转型

众安保险作为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完全通过互联网开展业务。众安专注于借 助新技术重塑保险价值链,围绕健康、数字生活、消费金融、汽车四大生态,以科 技服务新生代,为其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智能化的新保险。

客户痛点

多年来,众安保险以传统技术架构为基础构建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和业务环境,在开 发、运维、安全管理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包括: 

研发效率低: 无法快速响应多元化且更新频繁的市场和用户需求。业务上线速 度慢, 以周为单位。

运营成本高: 无法降低 IT 成本以及做到数据驱动的精细化运营。业务资源利用 率低, 造成 IT 资源浪费。

运维压力大: 应用发布方式过于传统,不够自动化、不具备灰度发布能力、基 于时间控制的自动弹性伸缩能力较差,业务系统与基础设施耦合深,不易于管 理或观察。

方案亮点

众安保险利用阿里云容器服务 ACK 平台,采用 Kubernetes、Docker、istio 等云原 生技术构建容器云平台,同时建立DevOps体系。使用ServiceMesh、Spring- Cloud、Nacos等技术建立全司微服务架构,构建众安研发管理一体化平台,实现了 以下能力: 

云原生兼容: 基于阿里云容器服务ACK承载PaaS研发一体化解决方案,以 DevOps层支撑业务场景研发需求,同时佐以度量中心提升研发效能。基于云原 生设计研发一体化解决方案,100%兼容其他云原生方案的产品,实现自主可 控。

安全、快速、稳定: 业务上线缩短到以小时为单位,年发布次数超过4万次;线 上问题分钟级捕获及处理,业务系统稳定性达到 99.99%。

IT 成本降低: 硬件资源投入持续下降,平均投入减少10%。自动化运维保障体 系,在系统稳定性提升的同时,运维投入大幅下降。

建设成效

众安研发管理一体化平台已成功应用于实际场景,其承保保单量已达到每天2000 万、每年数十亿的规模。在“双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众安系统成功承接海量保 单且运行稳定。六年来,众安系统累计承保逾 260 亿张保单。升级后的系统能够支 持千亿保费,并拥有以客户为中心的保险业务中台,支持各业务线快速展开。

众安保险 CTO 表示: “众安的新保险业务和技术都原生于云,未来我们将通过微服务 +实现更加弹性的服务治理,将 CPU 利用率从 15% 提升到 60%。同时,通过云 原生研发体系和工具,结合低代码智能编程,保守估计可以提升20%的研发效能。”

4.3 申万宏源: 云原生业务中台体系支撑丰富应用

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是由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证券公司⸺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 公司与国内资本市场第一家上市证券公司⸺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合并组建而成, 营业网点遍布全国,并设有多家海外分支机构。主营业务涵盖企业金融、个人金 融、机构服务及交易、投资管理四大业务板块。

客户痛点

近年来,申万宏源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新的发展过程中也 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异构系统多,管控难度大: 多年建设过程中,大量系统形成了多样异构的局 面,给技术管理和资源整合工作带来很大困扰。

自主研发能力有待提升: 已有系统的外购比例较高,可控性相对较弱,需要尽 快提升自主研发能力。

业务与技术团队的融合度不高: 由于传统的技术体系和组织架构体系缺少足够 敏捷性,导致公司在开展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运营以及打造业务与技术深度融 合的场景时,都面临很多掣肘。

方案亮点

申万宏源在组织架构保障、金融科技规划以及能力建设方面均体系化开展工作并取 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在云原生技术的应用上,申万宏源从客户体验、中台、数 据三个方面进行了部署。具体包括: 

打造云原生移动应用和移动开发体系: 基于云原生移动开发框架,构建以零售 客户为中心的交易、资讯、销售等一系列功能,形成包含全方位服务和精细化 运营的新一代APP。

构建云原生业务中台: 利用云原生技术构建了面向全行的业务中台服务,形成 了由120多个微服务支撑的业务办理、员工展业、产品中心、AI能力、资产数据等20余个业务中心,并为70多套系统提供标准化服务。

部署云原生数据仓库: 利用云原生技术重构了数据仓库和数据应用,海量数据 迁移至新的数据仓库中,涉及130多套系统、25000多个任务、800多个服务接 口的平稳迁移,为业务持续提供高稳定、高可靠、高安全性的基础数据服务。

建设成效

申万宏源基于云原生架构平台,构建了新一代业务应用和开发、运营体系,对各项 创新服务进行了统筹集中管理。云原生业务架构能够实现弹性、敏捷和快速迭代的 服务能力,以及资源的集约化、标准化管理,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此外,云原 生开发体系可以同时支撑数十个开发小组,帮助各内、外部组织专注于各自业务领 域的快速开发活动。

可以点击以下链接获取原报告文件:https: //startup.aliyun.com/special/download?&id=9461 

各位产业专家、引领浪潮的创业者们,阿里云正在进行“客户云支出趋势”的调研,完成10题问卷(仅需2~3分钟,每家企业限填一次),即有机会获得小礼品!

问卷请见链接:https: //survey.aliyun.com/apps/zhiliao/wvN2aaIiA

也可扫码:

image

文章标签: 原创 报告拆解

image

#阿里云 #创业者计划 #中小企业服务 #创新创业

2023年9月21日,阿里云正式推出阿里云创业者计划,联合知名投资机构、加速器、创服机构以及大企业创新力量,旨在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赋能与服务,助力创业公司在阿里云上快速构建自己的业务,开启智能时代创业新范式。

>>>点击申请加入 阿里云创业者计划

版权声明: 创新中心创新赋能平台中,除来源为“创新中心”的文章外,其余转载文章均来自所标注的来源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方所有,且已获得相关授权,若作者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本网站发表及转载的文章,均需经原作者同意。如果您发现本平台中有涉嫌侵权的内容,可填写「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平台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