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 1 亿美元,OpenAI 押注,这家人形机器人公司火了

阿里云创新中心> 创业资讯> 融资 1 亿美元,OpenAI 押注,这家人形机器人公司火了
0
0

融资 1 亿美元,OpenAI 押注,这家人形机器人公司火了

极客公园 2024-01-22 13:04:00 913
来自挪威的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 1X Technologies(简称:1X)就宣布完成了 1 亿美元的 B 轮融资。

除大模型,让机器人「学做人」的效率更高了。

除了 AI,目前科技圈最火的当属「人形机器人」赛道,没有之一。

2023 年,随着特斯拉、Apptronik 和 Figure 等公司首次曝光自己的产品,Agility 公司宣布与亚马逊合作进行仓库试点,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新年伊始,来自挪威的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 1X Technologies(简称:1X)就宣布 完成了 1 亿美元的 B 轮融资

事实上,1X 不止收获了巨额资金支持,背后还有 AI 巨头——OpenAI「撑腰」。

去年 3 月,1X 获得了一轮由 OpenAI 创业基金领投的 2350 万美元融资,成为了 OpenAI 投资的*家硬件公司。事实上, 双方早在 2022 年就已经展开了合作,当时双方决定共同为机器人开发 AI 模型

那么,机器人公司 1X 到底是凭借什么优势,赢得了 OpenAI 的青睐和支持?这家公司,在实现人类「机器人梦想」的路上,相比特斯拉等公司,又有哪些闪光点?

01

「夏娃」和「NEO」

当前,1X 公司提供 EVE 和 NEO 两款机器人产品。从命名也能看出,1X 公司的野心还是很大的——一个是人类之母,一个是赛博朋克世界的救世主(《黑客帝国》)。

EVE 和 NEO 两款机器人产品|图片来源:1X 官网

EVE 是 1X 的早期产品,它是一款专为工作环境设计的轮式机器人,主要用于工业、物流、零售和安全领域。

根据 1X 公司的说法, EVE 是人类历史上*个真正成功进入职场的人形机器人 。目前,EVE 已在美国和欧洲部分地区投入商业化应用,发挥所长,执行任务,比如,在工厂执行任务巡逻、在制造业协助后勤搬运、作为巡逻警卫在建筑物内导航和放哨等。

EVE 在物流流域执行任务|图片来源:1X 官网

值得一提的是,EVE 对标的产品是马斯克的机器人 Optimus(擎天柱),二者在功能、商业化落地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重合度,但 EVE 在去年的一场机器人比赛中击败了 Optimus(擎天柱)。

NEO 则是 1X 公司新开发的核心产品

1X 将其设计成了双足机器人,并 以人体肌肉运动为模型,对其进行「高精度」和「轻柔度」的设计,在铝芯之上覆盖了一层软层,使之它和人类一样柔软、轻巧 ,而且本质上是「安全」的,没有夹点或其他危险。

因此,NEO 可以自由行走,通过面部表情沟通,提高操作效率的同时,还保障了用户的安全性。

双足机器人 NEO,身高 165 厘米,体重 30 千克 |图片来源:1X 官网

NEO 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1X 公司计划在 2024 年正式发布 NEO,并将在挪威和北美地区进行量产。

为了让机器人真正「走进」现实世界,1X 还设计了机器人系统,将符合要求的「透明传动装置」与自主研发的「高扭矩密度电机」(Revo1)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机器人的安全性、灵活性和智能性:

安全性

它们的的机械结构有机、柔软,使它们从内到外都更加安全,可以随时进入人类环境。

灵活性

它们可以像人类一样运动,感知周围环境并与之互动,能够完成转弯、开门、抬起物品等多种人类精巧活动。

智能

1X 将类似人类的「身体」 与高级语言和自主运动模型的「AI 大模型」相结合 ,人类可以自然地与 1X 机器人交谈,它们也能按照要求行事。它们在默认情况下是自主运行的,但用户也可以远程控制它们,以防它们进入危险区域或无法完成特定任务。

更重要的是,它们可以在互动中不断学习和改进,变得更加聪明和能干,为协助和提高生产力开辟了新的可能性,从而为人类提供更多帮助。

02

机器人的「言传身教」

1X 的机器人功能如此强大,是如何训练而成的?

1X 非常强调在现实世界中,训练和部署人形机器人的必要性。他们认为,「 如果人形机器人要我们的世界中发挥作用,它们就需要体验现实世界 。」

对此,1X 还曾在一篇博文中给出了解释,「现实世界才是海量数据和数据多样性的所在,因此,1X 的机器人不涉及固定的算法,而更多地涉及实际学习,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 AI 模型对世界有更丰富的理解。这对 AI 的下一步发展非常重要。这也是 1X 决定制造面向消费者的机器人的原因。」

有趣的事,这与 OpenAI「通过真实世界的反馈,来打造 AGI 系统」的策略是不谋而合的

因此,1X 自研了 「具身学习」( Embodied Learning 的复杂 AI 技术训练机器人。

借助 VR 技术,1X 操作员在工作室中进行远程操作,来训练机器人完成任务,从而有效地将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效率结合起来。

具体来说,1X 操作员在挪威莫斯的工作室里,通过 VR Teleop 引导机器人完成各种真实场景,直观地了解任务的难度和可行性。而且, 1X 操作员不仅会展示他如何用身体完成任务的行为,还会展示他的思维过程,这样训练数据就会与他的思维过程贴上标签

1X 操作员工作室通过 VR Teleop 引导机器人完成各种真实场景|图片来源:1X 官网

这种互动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数据集,使机器人能够理解并适应各种模式和行为。在大规模地收集了多样数据后,机器人就学会了一项新技能。

根据 1X 首席执行官 Børnich 的说法,「我们教机器人做事的主要方法是, 通过人类专家的示范教学,将人类行为和人类思维克隆到机器中。这与训练大型语言模型的方法非常相似 。」「LLMs(大语言模型)可以处理非常广泛的问题,这一进步可以转移到 1X 的 AI 系统中,这将使机器人能够适应各种情况,而不会做出不安全的决定。」

此外,IX 还通过一种叫做 「共享 自治 」(shared autonomy) 的过程,创建了一个宝贵的数据反馈回路,进一步增强了机器人的学习适应能力。

这涉及人机协作,也就是说,机器人可以请求人类干预复杂任务 。例如,EVE 在自主巡逻时遇到意外情况(如门被挡住)时,可能需要人类的帮助。

目前,1X 有 50 台机器人,它们在挪威的仓库中,执行各种任务,收集多样数据,学习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工作。

简而言之,1X 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将先进的类人机器人技术与用于数据收集的「具身学习」(embodied learning)AI 技术相结合,这使得该公司站在了 AI 机器人技术的前沿。

03

OpenAI 的机器人「幻想」

1X 是 Bernt Øyvind Børnich 在 2014 年创立的,总部位于挪威,公司前身为 Halodi Robotics。

公司的使命是,「1X 设计与人类并肩工作的机器人,以满足世界的劳动力需求,建设富足的社会。」

对此,1X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Børnich 曾表示,「1X 将颠覆劳动力市场,对未来的工作产生影响。或许,有人会认为机器人在各行各业取代人类,让失业率增高,但 1X 机器人的设计理念,由始至终是为了帮助解决高危险或者重复性的工作难题。」

凭借这一理念,1X 在 2021 年 3 月,拿到 1300 万美金的 A 轮融资,又在 2023 年 4 月,拿到了 OpenAI 旗下创业基金领投的 A2 轮融资,还得到了 Tiger Global 以及一群挪威投资者的支持,投后估值约为 1-2 亿美金。

OpenAI COO Brad Lightcap 还公开表示,「投资 1X 瞄准的时机是机器人硬件已成熟,并能在 AI 的加持下开拓更广泛的劳动力市场。」

1X CEO Bernt Øivind Børnich 和 EVE|图片来源:1X 官网

借助 OpenAI 的「投资资金」和「技术支持」,1X 机器人的计算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1X 已将 GPT 系列模型成功融合到其机器人中,显著提升了机器人的拟人化能力。这一变革使得 1X 机器人能够轻松完成之前很多机器人难以完成的动作,如转弯、开门、做饭、抬起物品、智能对话等。

未来,借助多模态大模型 GPT-4,或许能让机器人生成和理解图像,进一步拓宽其应用领域。

随着 GPT 更加智能,甚至产生自主意识,1X 机器人将会更好地融入人类生活中。

对于 1X 与 OpenAI 未来的合作,1X 产品负责人 Eric Jang 表示,「 我们并没有和 OpenAI *绑定,仍在测试各家的语言大模型 ,用来做语言到动作的转化,将语言模型和真实世界连接起来。同时,1X 也在做自己的动作小模型、任务小模型。」

1X 产品负责人 Eric Jang 还补充说,「我们希望做成通用的机器人,1X 是国际上少数真正专注于结合『大模型软件』和『机器人硬件』的公司。一方面,我们希望用基于 ChatGPT 的自然语言来直接控制机器人。另一方面,我们也会积累并训练视觉、触觉数据,最终实现环境交互、通用控制。」

除了 OpenAI,还有另一个科技巨头——英伟达也对 1X 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去年,英伟达公布了如何利用大型语言模型(LLMs)自动生成奖励算法,来训练机器人完成复杂任务,对此,1X 公司表示,「英伟达提供的软件,可以帮助我们扩展和部署 AI,因此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而且至少到目前为止,英伟达还没有进入硬件领域,制造自己的机器人。」

今年年初,1X 公司又宣布获得了 1 亿美元的 B 轮融资,此轮融资由瑞典知名风投基金 EQT Ventures 领投。

至于这笔巨额资金的去向,1X 首席执行官 Børnich 回答,「这是我们*次为我们的专业团队提供报酬。他们的贡献对我们的成功至关重要。」

此外,这笔资金还将用于是 扩大「具身智能」(Embodied AI)的数据收集战略,加强 NEO 机器人的市场推广

1X 官方宣布获得 1 亿美元 B 轮融资|X

如今,1X 正在以商业规模制造机器人,但还没有公布其机器人的具体价格,公司的具体增长数字仍不得而知。

该公司网站上突出显示的几个客户名称是 挪威医院 Sunnass 和充电综合服务公司 Everon,这两家公司部署了约 250 台机器人,用于商业建筑的夜间警卫

事实上,人形机器人的「赛道」竞争十分激烈,不仅有像 1X 这样的「专业玩家」领跑,还有不少跃跃欲试的「外部玩家」与之展开角逐,比如特斯拉、本田等汽车巨头,以及小米、谷歌这样的大型科技公司。

未来,随着科技、汽车等行业巨头的参与,以及 ChatGPT 等 AI 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人形机器人有望深入各个细分领域,成为 AI 下一个重要的落地应用场景。

据 Markets and Markets 预计, 预计在 2027 年,人形机器人的市场容量将达到 173 亿美元

OpenAI 的生成式 AI 技术,必然会在机器人未来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1X 更是官方表示,「再过 10 年、30 年之后,实体机器人将成为我们工作、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希望这些创新将带来可持续的富足,在这种情况下,由可再生能源驱动的机器人,能够以可忽略不计的成本和对环境最小的影响生产商品和服务。」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极客公园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版权声明: 创新中心创新赋能平台中,除来源为“创新中心”的文章外,其余转载文章均来自所标注的来源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方所有,且已获得相关授权,若作者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本网站发表及转载的文章,均需经原作者同意。如果您发现本平台中有涉嫌侵权的内容,可填写「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平台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