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特曼的芯片布局

阿里云创新中心> 创业资讯> 奥特曼的芯片布局
0
0

奥特曼的芯片布局

量子位 2023-12-04 13:13:00 388
Rain AI创立于2017年,并于次年8月在种子轮中获得了500万美元的融资,投资者包括知名的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

奥特曼又惹上事了。

一份订购意向书曝光, 奥特曼任CEO期间,OpenAI承诺从一家初创公司订购芯片,金额高达5100万美元 (约合人民币3.6亿元)。

关键问题在于,这家公司 Rain AI是奥特曼自己参与投资的

两家公司总部都在旧金山,相距不到一公里左右,走路十来分钟就到了那种。

消息一出,网友马上联想到之前奥特曼被开除公告中的“沟通不坦诚”。

如果原董事会对这则交易不知情,可能这就是他们对奥特曼失去信任的理由之一。

也有人发现这家公司的领导团队, 没有人有芯片行业从业经验,只有一位当顾问的教授还算接近。

难道这真是奥特曼的一种 “拿双份” (Double Dipping)做法?

也就是投资B公司,进入A公司决策层,让A公司买B公司产品,同时获得薪水和投资回报。

1、 19年就已签署协议

Rain AI创立于2017年,并于次年8月在种子轮中获得了500万美元的融资,投资者包括知名的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

值得注意的是, 彼时奥特曼正在担任YC总裁,同时还以个人名义向Rain投资了100万美元

Rain由三名联合创始人共同创立。

Jack Kendall,现任CTO

Gordon Wilson,原CEO,现担任公司执行顾问

Juan Claudio Nino,佛罗里达大学教授,兼任董事会成员

Jack和Gordon都有在佛罗里达大学就读的经历,Juan也正是在这期间认识了他们。

去年6月,Gordon从CEO职位上退了下来,由William Passo接任,自己则担任执行顾问。

William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在加入Rain之前是一名律师。

Rain目前拥有约40名员工,主营产品是基于 神经拟态 (Neuromorphic)技术的AI芯片。

神经拟态是类脑计算的一个分支,它通过模拟人脑的工作方式来设计更快、更高效、耗能更低的计算机芯片,并增强模式识别和感知能力。

原理层面,这种技术使用类似于大脑神经元和突触的元件,以及类似于神经网络的架构。

而针对自家产品,Rain打出的solgan是“重新定义AI计算的极限”,并宣传实现了在速度、精度等方面“创纪录的平衡”。

Rain声称,他们“受人类大脑启发”打造的NPU, 计算能力将比GPU强100倍,训练神经网络的能源效率高一万倍

相关论文还登上了Nature子刊。

除了Rain,还有许多机构也在进行神经拟态芯片的研究。

比如英特尔的Lohi、IBM的TrueNorth,都采用了神经拟态技术。

在国内,也有清华、北大、中科院等院校先后建立了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或实验室,开展包括神经拟态在内的类脑计算研究。

今年9月,清华大学钱鹤、吴华强教授团队的一款基于神经拟态的存算一体忆阻器芯片登上了Science杂志。

这款可以芯片执行运动控制、图像分类和语音识别等机器学习任务,并用更低的成本实现了更高的精确度。

而世界上*商业可用的神经拟态处理器akida,则由Brainchip公司在2021年推出。

说回Rain的这次交易,OpenAI和Rain在 2019年 签署了一项不具约束力的协议,约定前者在Rain的NPU芯片上市后斥资5100万美元(约3.63亿人民币)购买这些芯片。

一份投资者文件显示,Rain预计最快本月即可“流片”测试,并于明年10月提供*批产品,但可能会由于“投资者问题”推迟。

OpenAI和Rain则都拒*此发表评论。

2、 奥特曼的芯片布局

不管奥特曼这番举动有没有私心在里头,芯片短缺确实是OpenAI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年前,ChatGPT刚刚发布不到一周,奥特曼就感觉到计算成本“惨不忍睹”了。

在五月份Humanloop举办的闭门会议上,他也曾透露,AI进展严重受到GPU短缺的限制,OpenAI的许多短期计划都推迟了。

但他本人对芯片的投资布局远远比这要早。

除了Rain AI,2021年前后他还参与投资了 Cerabras ,就是芯片像盘子一样大,需要两只手捧着的那家。

今年初“硅仙人”Jim Keller与“硅神童”Sam Zeloof成立的 Atomic Semi ,奥特曼也有关注,OpenAI Startup Fund参与了投资。

就在奥特曼被解雇的前几周,还有消息称他正寻求筹集数十亿美元,创办一个新的芯片公司。

这个新项目还没有太确切的消息传出,只知道 代号为“Tigris” ,旨在与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展开竞争。

除了对外投资之外,OpenAI前段时间也开始了自研AI芯片的探索,开始评估潜在收购目标,并招聘硬件相关岗位。

但这些前瞻性的投资布局,还是很难解决眼前的GPU短缺的问题,目前大规模使用的还是英伟达产品。

据观察,OpenAI正在 动态的调整ChatGPT等产品的能力来节省算力

如DALL·E 3一度从一次请求画4张图,缩减成了一次只画一张,稍后又改成一次能画两张。

网友最近发现,也猜测与算力问题相关。

不过好在,11月份奥特曼表示OpenAI已经收到了最新一批英伟达H100,并预计很快会收到更多。

随着谷歌、微软、AMD、英特尔、亚马逊,以及Cerabras、等初创公司不断在AI芯片上发起挑战。

奥特曼预计对英伟达的依赖不会持续太久。

我认为这就是资本主义的魔力在发挥作用,很多人都想成为新的英伟达。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量子位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版权声明: 创新中心创新赋能平台中,除来源为“创新中心”的文章外,其余转载文章均来自所标注的来源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方所有,且已获得相关授权,若作者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本网站发表及转载的文章,均需经原作者同意。如果您发现本平台中有涉嫌侵权的内容,可填写「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平台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