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成功,是因为年轻时
掌握几个思维方法并反复使用
1、人类社会错综复杂,巨大的成败背后总是存在合奏效应,沃伦的成功也不例外。
第一个因素:头脑。沃伦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他没聪明到能蒙眼下国际象棋车轮战的程度,但他确实天生聪明。沃伦是个聪明的人,但他取得的成就超越了他的聪明程度。
第二个因素:沃伦对投资有强烈的兴趣。威廉·奥斯勒爵士说过:“无论是做哪一行,通往成功之路的第一步都是爱上这行。”没有强烈的兴趣,不可能走向成功。
第三个因素:沃伦起步早。大概从10岁起,沃伦就对投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功是时间堆出来的,起步早,当然有优势。
第四个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沃伦是一台高效的学习机器,他活到老学到老。
第五个因素是信任,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人们心中会油然生出一种自豪感。
2、伯克希尔有个公开的秘密,我们最喜欢那种每年年末的利润都是大笔现金的公司。
4、在给一家公司估值的时候,不区分利润的性质,不看是现金利润,还是躺在空地上的机器,拿着利润数字,直接就算,得出的估值肯定是不准的。
利润是堆在空地上的机器,是难以收回的应收账款,总是见不着现金,这样的公司,利润再多,也不值钱。有源源不断的现金利润,这样的公司才值钱。
5、心理学中有个强化效应的概念。无论做什么,不断得到强化,所有人都能做得更好。如果每次做得好都能得到奖励,人们会越做越好,沃伦·巴菲特也不例外。
6、我觉得在面对难题的时候,列一张清单非常有用。在单子上一列,所有问题一目了然,能把问题考虑得更周全,不会有什么遗漏。
7、在我回答问题的时候,并不是你们问什么,我就答什么,我总是挑自己想回答的回答。这是我的一种思维方式。我琢磨什么是自己不想要的,琢磨如何才能避免那样的结果,这种思维方式让我受益良多。
8、如果让我管理一家商学院,我会效仿哈佛商学院曾经的做法。在过去,哈佛商学院总是先给学生们讲美国商业史。我会把通用汽车等大公司的历史,以《价值线》图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们先熟悉公司历史,打好底子,再继续学别的。
通用汽车为什么兴起?为什么衰落?铁路公司为什么最初很成功?为什么后来失败了?为什么铁路公司过去让投资者亏损累累?现在却比过去值得投资了?如果把这些问题想明白了,能学到很多东西。这些问题不是一般人能讲明白的,比用公式计算贝塔系数难多了。
9、我做过很多傻事,我一直在和自己的成见作斗争。消除错误的想法是一件好事,我把消除错误的想法作为自己的一种追求。
在生活中,很多人抱残守缺,他们满脑子的旧思想,新思想根本进不去。有句德国谚语说得好:“ 我们总是老得太快,聪明得太迟。”所有人都有这个问题。
10、如何才能不做发疯的大多数人中的一员,而站在保持清醒的少数人的一边?我们务必牢记吉卜林(Kipling)的嘱咐——在身边的人都失去理智时,你要保持清醒。无论对投资者还是公司高管来说,这都是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质。
11、充分认清客观条件的限制,充分认识自身能力的限制,谨小慎微地在限制范围内活动,这是赚钱的诀窍。这个诀窍,与其说是“谦卑”,不如说是“有克制的贪婪”。
12、我和沃伦很清楚自己的不足,很清楚有很多事我们做不到,所以我们谨小慎微地留在我们的“能力圈”之中。我们都认为,我们的“能力圈”是一个非常小的圆圈。
我年轻时,有个朋友说:“芒格只研究自己生意里的那点事,和他的生意无关的事,他一概不知。”在自己的已知与未知之间,我们画出明确的界线,我们只在已知的圆圈内活动。
13、卓越的人很少,有机会追随他们,和他们走到一起,或许值得付出溢价,将来可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14、我在几次演讲中都说了,要正确地思考,必须建立多模型的思维方式,必须熟练掌握所有主要的模型。重要的模型,一个不能少。最主要的模型,数量不多,只要全部掌握,就能把世上98%的事分析透彻。
15、面对困难,很多人选择逃避。我们选择出兵,至少这种态度是积极的,愿意承受眼前的痛苦,换取长期的和平。很多人总是一味地逃避,不愿承受短期的痛苦。自找苦吃,主动吃眼前的苦,这才是正确的处世态度。投资是同样的道理,以短期的痛苦换取长期的收益。
16、人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我们应该多学习各学科的主要知识,而不是和细枝末节纠缠不清。我特别注重汲取各学科的主要知识,这样才不至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把各学科的主要知识融会贯通,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