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流股份上市 鼎晖投资、光大控股、茂树资本、正海资产和创东方获得退出

阿里云创新中心> 创业资讯> 应流股份上市 鼎晖投资、光大控股、茂树资本、正海资产和创东方获得退出
0
0

应流股份上市 鼎晖投资、光大控股、茂树资本、正海资产和创东方获得退出

IPO 2014-01-22 14:59:17 366
2014年1月22日,安徽应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014年1月22日,安徽应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安徽应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应流股份”)是专用设备零部件生产领域内的企业,是国内能够生产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高温合金零部件产品并应用于清洁高效发电设备、石油天然气设备的极企业之一。应流机电拥有两项国家标准和两项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之一,国家级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多项产品被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
    2006年4月26日,应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应流机电香港主板上市主体)向CDH Precision Ltd.(鼎晖中国基金II的全资子公司)及SeaBright SOF(I)Foundry Ltd.(光大控股为投资应流国际控股而专门设立的基金公司,其股东为光大控股旗下的中国特别机会基金Ⅰ)分别发行750万美元的可转换票据,均可转换为24.5万股股份。2007年3月31日,鼎晖中国成长基金II与中国特别机会基金Ⅰ将其持有的所有可转换票据分别转换为24.5万股,各自持股比例分别为24.5%。2008年1月9日,鼎晖中国成长基金II与中国特别机会基金Ⅰ分别将其持有的12,250股的股份转让给了应流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应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东),转让价格均为37.51万美元。2008年12月11日,应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再次进行了股权调整,鼎晖中国成长基金II与中国特别机会基金Ⅰ分别将其持有的8938股与8937股的股份均以1美元价格转让给CAST (BVI)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td.(股东为应流国际投资有限公司、CDH Precision Ltd.、SeaBright SOF (I) Foundry Ltd.等)。两次股权转让完成后,鼎晖中国成长基金II与中国特别机会基金Ⅰ持股比例均为22.38%。2010年,应流机电拟在境内申请发行上市,对股权结构进行了调整。2011年1月17日,原应流机电股东应流(香港)国际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应流机电100%股权转让给四家境内公司和CDH Precision (HK) Ltd.(鼎晖中国成长基金II的投资平台)与CEL Machinery Investment Ltd.(中国特别机会基金Ⅰ的投资平台)。转让完成后,鼎晖投资与光大控股旗下基金各自持有应流机电22.38%的股份。2012年3月12日,应流(香港)国际有限公司、应流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应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与CAST (BVI)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td.相继注销。
    2011年3月1日,深圳市创东方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安徽应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占股0.15%。2011年3月23日,安徽应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新增股份3,000万股,增资价格为每股7.9元,其中,上海茂树股权投资有限公司认购500万股,持股比例为1.56%,总投资额为3950万元;上海正海聚亿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管理机构:上海正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认购1000万股,持股比例为3.13%,总投资额为7900万元。
    至应流股份上市前,创东方、茂树资本、光大控股、正海资产、鼎晖投资和茂树资本的持股比例分别为NA、NA、22.38%、3.13%、22.38%、NA;应流股份上市后,创东方、茂树资本、光大控股、正海资产、鼎晖投资和茂树资本的持股比例分别为0.15%、1.56%、16.23%、2.5%、16.23%、1.56%。按应流股份的发行价8.28%元人民币/股,光大控股、正海资产、鼎晖投资的账面回报倍数分别为71.66倍、104.81倍和71.66倍。
版权声明: 创新中心创新赋能平台中,除来源为“创新中心”的文章外,其余转载文章均来自所标注的来源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方所有,且已获得相关授权,若作者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本网站发表及转载的文章,均需经原作者同意。如果您发现本平台中有涉嫌侵权的内容,可填写「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平台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