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黄章的时间不多了

阿里云创新中心> 创业资讯> 留给黄章的时间不多了
0
0

留给黄章的时间不多了

李帅飞 2020-01-20 11:14:00 132
导语:对于 2020 年的魅族来说,5G 必然是一场硬战。
如果不是一场乌龙事件,大概不会有如此多的关注,聚焦在春节前的魅族和黄章身上。 2020 年 1 月 18  日,有媒体报道称,魅族创始人黄章已经在 1 月 16  日从魅族的主体运营公司——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东名单中退出,这迅速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不过魅族很快回应称,此事与事实不符,是工商系统出错了,近期公司没有出现任何的股权变动;这才让吃瓜群众放了心。但对于智能手机行业来说,魅族并不能令人放心。 2019,魅族居然盈利了2019  年 3 月,魅族开年的第一款手机——魅族 Note 9  发布不久,黄章在魅族论坛上回复网友评论时表示:魅族从今以后要踏踏实实做产品,老老实实卖产品。不玩手段不操控加价。支持魅族产品我们感谢,追求其他品牌所谓的性价比我们也没意见。感谢!从  2019 年的情况来看,魅族可以说是完全摒弃了曾经采取的机海战术,发布了有限的数款智能手机产品,包括魅族 Zero(作为一款概念机)、魅族 Note  9、魅族 16s、魅族 16Xs、魅族 16s Pro、魅族 16T 等,覆盖了从入门级到高端旗舰的整个产品范围。其中,在这几款以 16  命名的产品中,魅族坚持采用了 “极边全面屏”  的设计风格,避免了业界常见的刘海屏、水滴屏、打孔屏、升降式前置摄像头等外观风格,从而形成了魅族产品的差异化。值得一提的是,在 2019  年的产品布局中,魅族已经完全舍弃了旗下的子品牌——魅蓝,而魅族 Note 9 实际上就是魅蓝 Note 系列的延续。同时,魅族也最大程度地将 16  这个数字作为品牌扩展到了极致,这样做固然为后续产品留下了命名空间,但也给容易给消费者带来认知上的难题。从具体的销量上来看,魅族在 2019 年则已经属于  “小而美” 了。魅族在 2015 年曾经实现过 2000 万台的出货量;2016 年,靠着疯狂的机海战术,魅族手机销量达到 2200 万台;2017  年也超过 2000 万台。但到了 2018  年,由于手机行业洗牌及线下渠道的集体萎靡,魅族的销量出现断崖式下跌——虽然官方没有公布情况,但可以想见,2019 年,由于魅族采取了 “精品”  策略,销量自然不会很高。 不过,令人吃惊的是,魅族在 2019 年居然实现了盈利。在接受外界采访时,魅族副总裁华海良是这样说的:2019  年,我们开始进行战略调整,把产品重新收缩和聚焦到中高端,降低了库存风险,也减少了产品之间的内耗,综合这些层面,我们得以在 2019  年,实现产品层面的盈利。 而针对魅族在 2019 年采取的  “精品策略”,华海良则表示:从目前手机行业形势来看,偏安一隅显然是无法在这片红海中站稳脚跟的。魅族将重新梳理品牌定位,未来将聚焦高端市场,走高品质、差异化的产品路线。魅族追求的不只是小而美,而是希望做成美而强……目前这个阶段,可以说是魅族的回归,也可以说是重塑,现在的回归,强调的是对品牌定位,以及对产品态度的回归。 魅族,终究是黄章的魅族回归,在魅族的发展过程中,不是一个新词。 比如说,在魅族发展的不同阶段,魅族创始人黄章曾经屡次  “重新出山 ”,目的是应对魅族彼时存在的危机。再比如说,在 2018 年年初,当时作为魅族 CMO 和战略总裁的杨柘为魅族提出了一个 “惟精惟一” 和  “让魅族重回魅族”  的口号,但最终却因为杨柘离职而不了了之了。 当然,相对于杨柘,李楠的离职对于魅族来说的意义更为重大,且充满讽刺。 李楠是一名魅族老兵。他在  2012 年加入魅族,从魅族移动互联网拓展部的高级总监做起,一直负责魅族的市场和营销,随后在架构重组中担任魅族科技高级副总裁兼魅蓝事业部总裁——在此过程中,李楠几乎成为了魅族的  “头面人物”。 但 2019 年 7 月,李楠在微博上宣布,自己在 2018 年 8 月的魅族 16  发布之后就渐渐淡出工作。而根据雷锋网观察,实际上从那以后,李楠就开始减少作为魅族高管的对外声量;而在 2019 年 4 月的魅族 16s 发布会和 5  月份的魅族 16Xs  发布会上,李楠都没有现身(详见雷锋网此前报道)。对于李楠的离开,魅族没有发布官方声明,更没有哪怕是表面上的感谢。相反,面对李楠离职的传闻,黄章的回应却让人有些心寒:对公司来说,能挣钱的就是人才,不断亏钱的就是费财……前几年魅族粗犷发展用亏损换规模,当资本潮退去,魅族包括我在内的经营委员会不得不改变公司策略。在改变的过程中免不了失速和损失,当然也包括启用一些更年轻更具有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的骨干。我们都是凡人,自我膨胀是魔鬼。这句话,被外界普遍认为是李楠从魅族离职的一种解读。李楠的离开,对于魅族的发展来说,可以视为一个转折点。在他离开之前,曾经身为魅族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魅族总裁的白永祥,以及曾经担任魅族高级副总裁兼  Flyme 事业部总裁的杨颜都已经离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三个人被称为 “魅族三剑客”,可以说是魅族发展过程中的肱股之臣。而 “三剑客”  的全部离开,则意味魅族进入到下一个人才梯队时代。当然,无论手下有多少人来来去去,魅族的掌舵者依然是黄章。这位追求细节的 “工匠”  和不爱露面的公司创始人,将在终极意义上决定魅族未来的发展走向——而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本文开头出现的乌龙事件,黄章本人也于 1 月 19  日在魅族论坛正式回应称:我和魅族同在,和魅友同在,祝魅友新春快乐。 5G 到来,魅族何去何从?对于当下的魅族来说,有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是:5G。相对于华为、OPPO、vivo、小米等巨无霸对手,魅族如今的体量已经无法比肩了;不仅如此,在  5G 手机的产品发布上,魅族依然不走寻常路,没有在 2019 年下半年中国 5G 正式商用之际首批推出 5G 智能手机产品。当然,对于  5G,魅族并非是无动于衷。早在 2018 年 6 月,魅族就成为中国移动 “5G 终端先行者计划”  成员,随后又是一系列的动向……而到目前为止,魅族官方已经确认,将在 2020 年全新产品 All in 5G,并且会在春季发布自己的首款 5G  手机——魅族 17,而这款产品将会是全球首批搭载高通 865 旗舰平台的旗舰之一。之所以要采取这样的 5G  产品策略,魅族副总裁华海良表示: 魅族不急于抢 5G 首发,是囤积能量要为用户带来综合体验更好的 5G 手机。话虽如此,但在雷锋网看来,5G  智能手机在 2019 年的缺失,实际上也可以侧面说明魅族在实力上与其他大玩家的差距。毕竟,在 2019 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越来越强的 “马太效应”  之下,魅族已经被无可奈何地归入 “Others” 的范围,而且这个范围的空间越来越小——这种情况下,即使魅族自身实现盈利,凭借其弱小的体量也无法在 5G  相关产业链层面与大玩家争夺优势地位。因此,对于 2020 年的魅族来说,5G  也必然是一场硬战。而在这种情况下,魅族也已经没有别的选择。按照魅族副总裁华海良在采访时的说法,由于自身的 “Others”  地位,魅族的总体出货量较低,在供应链、成本等方便不会有太多优势,所以追求性价比也不是一条正确道路。可见,2020 年,在已然是一片 “血海”  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魅族只能在品牌、设计、用户体验等层面形成差异化,来维持自身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生存地位。毕竟,留给魅族和黄章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本文转自雷锋网,如需转载请至雷锋网官网申请授权。
版权声明: 创新中心创新赋能平台中,除来源为“创新中心”的文章外,其余转载文章均来自所标注的来源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方所有,且已获得相关授权,若作者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本网站发表及转载的文章,均需经原作者同意。如果您发现本平台中有涉嫌侵权的内容,可填写「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平台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