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器官移植新技术,莱普晟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阿里云创新中心> 创业资讯> 专注器官移植新技术,莱普晟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0
0

专注器官移植新技术,莱普晟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快讯 2018-08-21 15:59:17 180
莱普晟成立于2016年,创始人李博士是“控制性灌流核心技术”的首创人,通过对压力、流速、温度、灌流溶液进行精准控制,这种技术能够大大提升器官保存的效果和效率。
投资界8月21日消息,专注器官移植技术研发的莱普晟已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投资由德同资本领投,重山资本、领复资本和杭州金投智信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跟投。莱普晟表示,本轮融资将用于生产车间及生产线建设、产品线拓展、产品申报以及团队扩张等方面。  莱普晟成立于2016年,创始人李博士是“控制性灌流核心技术”的首创人,通过对压力、流速、温度、灌流溶液进行精准控制,这种技术能够大大提升器官保存的效果和效率。而莱普晟选择从“肝脏”这一病种开始应用,李博士称,国内目前还没有同样进入这一赛道的“选手”。  据了解,莱普晟的器官转运设备LPS-1000已于今年1月正式上市并已小规模生产。此外其器官保存、修复及养护设备LPS-2000目前已完成第5版程机试制、多脏器保存液已完成GMP试制及临床前动物试验、器官获取专用管路也已完成样品试制。软件方面,莱普晟联合多伦多大学团队共同研发了多输入多输出心脏自动灌注及检测一体系统,但目前还处于预研阶段。  除肝脏外,莱普晟还将继续开发包括肺脏、心脏、断肢、肾脏等多器官临床设备产品。目前,莱普晟已和全国20家单位签约推进产品的临床应用,其中包括树兰医院、浙一医在内的医院以及上海大学在内的高校等等。  据了解,创始人李博士毕业于瑞士伯尔尼大学,是国家863项目首席青年科学家。另一位创始人杨子江也是瑞士心血管中心生物医学博士,曾因提出并研发全球第一代“干细胞制剂”获得瑞士国家最高医学奖——辉瑞医学奖。  我国的器官移植在5年时间内增长至全球排名第二、达到超百亿的设备及耗材容量,足以证明该领域潜在发展空间。在中国,每年有30多万人等待器官移植,有1万多人获救,却仍有20%(约2000个)器官因转运中的质量下降而废弃。  重山资本合伙人孙超表示:“随着大众对器官捐献意识的改变以及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我国未来的器官捐献市场将会不断增长。莱普晟不仅在器官灌流保护、转运修复方面拥有核心技术,而且建立了OTQC平台,对全流程实施监控并沉淀有效数据,未来可形成器官修复、运输与移植的产业闭环。”  这一闭环的打造对于莱普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对于中国器官移植产业来说,却是具有跨越性的一大步。

									
									
									
									本文转自投资界,如需转载请至投资界官网申请授权。
版权声明: 创新中心创新赋能平台中,除来源为“创新中心”的文章外,其余转载文章均来自所标注的来源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方所有,且已获得相关授权,若作者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本网站发表及转载的文章,均需经原作者同意。如果您发现本平台中有涉嫌侵权的内容,可填写「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平台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

登录插画

登录以查看您的控制台资源

管理云资源
状态一览
快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