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消息,2019 年 11 月 27 日,工信部召开携号转网启动仪式,宣布携号转网正式在全国提供服务。这意味着,用户可以在号码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自由选择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且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干涉用户的自主选择。
雷锋网注:图源 C114 中国通信网如今,手机号码已经不仅仅是通信用户标识,而且广泛运用在各行各业的互联网当中,成为网络运行空间的 “身份证”。但在此前,用户如若更换手机号码,需要耗费很高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还可能引发财产和安全风险。而携号转网的实施,可以化解这些矛盾。事实上,早在 2010 年 11 月,携号转网就已在天津和海南启动试点。随后,在 2014 年 9 月,第二批携号转网试点在江西、湖北、云南落地。到了 2017 年,工信部发布了《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提出,将在 2020 年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携号转网服务。而今,在 2019 年 11 月 10 日,工信部发布了《携号转网服务管理规定》。规定中提到,各电信企业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已完成了全国“携号转网”系统建设改造。另外,三大运营商也在 11 月 14 日宣布在全国上线试运行“携号转网”服务。截至 11 月 26 日,完成“携号转网”用户已达 316 万,携转占五省(市)用户总量的 1.8%。其余省级系统已于 2019 年 11 月 10 日起上线试运行,截至 11 月 26 日,共发放携出授权码 11.2 万人次,协助 7.2 万个用户完成携转。不过,携号转网并非易事。我国约有 450 万移动应用 APP,且其中有相当多的应用采用了手机号认证方式,这就要求不仅号码转,第三方服务也要跟着转。尽管目前很多行业短信和第三方服务能够实现携转,但仍有很大部分的第三方 APP 跟不上,这是携号转网需要面对的挑战之一。此外,在此前的试点阶段,还出现了很多非技术性的问题,比如运营商之间的结算、如何建立可实现全网数据同步的第三方集中数据库系统等。并且,在用户方面,短信验证码无法正常接收、用户无法通过第三方平台正常缴费等问题也同样存在,而这些,也都是携号转网面临着,且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今,携号转网已正式在全国提供服务。那么问题来了,你准备好携号转网了吗?
本文转自雷锋网,如需转载请至雷锋网官网申请授权。
版权声明:
创新中心创新赋能平台中,除来源为“创新中心”的文章外,其余转载文章均来自所标注的来源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方所有,且已获得相关授权,若作者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本网站发表及转载的文章,均需经原作者同意。如果您发现本平台中有涉嫌侵权的内容,可填写
「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平台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