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是如何炼成的?

阿里云创新中心> 创业资讯>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是如何炼成的?
0
0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是如何炼成的?

李帅飞 2019-11-24 09:19:00 540
导语:王坚的幸运之处在于,他获得了马云的支持。
57 岁的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1 月 22 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第 14 次院士增选名单,共有  75 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9  人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其中,今年新当选的院士仍然大部分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国企,而王坚的工作单位却显示为一家民营企业——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这在中国两院院士的入选单位中是第一次。由此,王坚也成为中国民企院士第一人。 从浙大心理学教授到阿里巴巴在进入阿里巴巴之前,王坚已经有着夺目的学术和行业经历。 出生于  1962 年 10 月的王坚,于 1984 年获得杭州大学(后来在 1998  年合并为浙江大学)心理系学士学位,读硕士期间,王坚的硕士论文选择了《人机交互和多通道用户界面》,这是中国第一部讨论人机交互的论文,后来影响到了我国航天工程上轨道对接的人机交互程序;1990  年,他获得杭州大学心理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王坚留校任教,并在 1992 年火速晋升为教授,1993 年列为博士生导师,并担任心理系系主任;1996  年为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心理系访问教授,讲授研究生必修课认知心理学。1998 年 8 月,杭州大学与浙江大学合并,王坚新增了几个羡煞旁人的头衔:中国人类工效学会理事、浙江大学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主任。 看起来已经辉煌的人生道路,却随着当时王坚在  1999  年的辞职发生转折;为王坚递过来橄榄枝的,是组建微软中国研究院的李开复。王坚在微软中国研究院(后来更名为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职业生涯,最终落定在常务副院长的头衔。而从实际上的工作内容来看,王坚当时主要负责用户界面、机器学习、大规模数据处理等研究及北京  adCenter 实验室,负责研究与数据驱动软件相关的关键技术和系统(包括 SQM 及 Watson  的数据架构及分析),微软广告平台的相关技术及无缝个人计算。其中,由王坚主持发明的数字墨水科技应用在了 Tablet PC、OneNote  2003、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 2005,Windows Vista  等产品中,王坚领导的小组发明了支持亚洲语言的无模式切换用户界面,应用在 Windows XP 等软件上,他所负责手写数学公式识别器于 2005  年在世界上首次推出,并在胡锦涛于 2006 年访问微软时专门作了演示。2007 年,作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的王坚出席了阿里召开的  “网侠大会”,在大会上,王坚和马云交流时说:“如果阿里还不掌握技术,未来将不会有它的身影。”这番交流成为王坚与阿里巴巴结缘的契机。 2008 年  11  月,王坚加盟阿里巴巴集团担任首席架构师一职,直接向马云汇报工作。对于王坚的入职,马云表示: 王坚博士将帮助阿里巴巴集团建立世界级的技术团队,并负责集团技术架构以及基础技术平台建设,我们相信王坚博士的加盟对全面提升集团技术实力,培养集团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将会产生深远积极的影响。王坚和马云的互相“忽悠”一开始,王坚在阿里巴巴的主要工作,就是解决大规模算力瓶颈的问题。当时在阿里的  IT 架构中,淘宝和支付宝使用的绝大部分都是 IBM 小型机、Oracle 商业数据库以及 EMC 集中式存储(合称 IOE);而王坚发现,无论是  Oracle 还是 Greenplum、Hadoop,都不是大规模数据计算的最优解,要研发一套新的技术架构来换掉阿里巴巴的旧引擎,这套系统至少要比 IOE  表现更好,能同时调度数千台计算机。 虽然当时看似有更加便利的选择,但王坚决定从零开始建立这个云计算系统,这个系统被定名为——飞天,而飞天也是中国唯一自研的云操作系统,它也奠定了今天的阿里云的基础。 站在今天的目光来看,飞天的成功,已经是被时间证明的事实。但当时王坚和他的团队却经历了无数多的挫折和非议,王坚团队里曾经有一半员工因为扛不住而选择离职,在辞职信中他们直言:“我觉得再干下去,也看不到任何希望。”在  2012  年的阿里年会上,王坚在一片委屈中忍不住失声痛哭,他手拿话筒,哽咽地给自己鼓气:这几年我挨的骂甚至比我一辈子挨得骂还多,但是我不后悔。只是,我上台之前看到几位同事,他们以前在阿里云,现在不在阿里云了。 但王坚的幸运之处在于,他获得了马云的坚定支持。 在外界都对阿里云进行质疑的时候,马云力挺说:我每年给阿里云投  10 个亿,投个十年,做不出来再说。不仅如此,2012 年 8 月,马云在内部论坛 “阿里味儿” 上发帖,宣布任命王坚为集团  CTO,瞬间引起了激烈的大讨论;当时,面对员工在帖子上的质疑,马云亲自回复称:“请相信博士(王坚),给他一点时间。”他还表示:博士是人不是神,博士的不足大家都知道,我了解的不比大家少,但博士了不起的地方,估计很少有人知道。2013  年 8 月 15 日,在五年的研发之后,阿里巴巴飞天云计算平台的单集群服务器规模达到了 5000 台,这是中国互联网公司首次公布单集群规模达到了 5000  台——这意味着阿里巴巴自主研发的飞天云计算平台获得成功,而王坚也终于证明了自己。对于这段经历,王坚后来回忆道:别人都说我忽悠了马云,因为云计算这么不靠谱的东西他也信了;其实是马总忽悠了我,他让我相信这事只有在阿里干得成。 对于飞天系统,中国电子学会鉴定认为:飞天系统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可控,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我国乃至全球互联网产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以企业为主体的云计算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的成功实践。2017  年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中,阿里云主导的 “飞天云操作系统核心技术及产业化” 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是该奖项设立 15  年来首次颁发的特等奖。直到今天,飞天系统依旧是阿里巴巴云平台的核心支撑。今年双十一,在平稳地度过 2019 天猫双 11  流量峰值后,阿里巴巴正式宣布,其核心系统已 100%  跑在阿里云公共云上;中国唯一自研的飞天云操作系统,已经成功扛住全球最大规模的流量洪峰。 那个穿格子衫的王坚 在确立了阿里巴巴的技术根基之后,王坚又进入了自己的新角色——2015  年 5 月,王坚担任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一直到现在。2016  年,在杭州云栖大会上,王坚发布新书《在线》,包括马云、郭台铭等在内的企业家都为新书作序,对王坚其人以及这本书都给予很高的评价。其中马云在序言中说:第一次见到王坚博士时,我震撼于他对互联网技术未来发展的理解,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第一次在集团战略会议上听到博士谈未来数据时代,惊叹于他对数据技术的理解和执着,正因如此,阿里才有了如今的技术布局……大家对于博士的管理方式、沟通方式和执行手法提出过批评,也进行过考量,但无论如何,我们看到的始终是个谦虚、纯洁,而又积极向上的大男孩。2016  年 11 月,在当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前夕,微软亚洲研究院召开会议,庆祝成立 18  周年,并正式成立了院友会。在关于这次会议的一张照片中,洪小文、张亚勤、李开复、沈向洋、王坚等五个人从左至右并列而坐,其中洪小文、张亚勤、李开复、沈向洋四个人都是西装革履。而王坚则依然穿着格子衫,面带微笑。
雷锋网年度评选——寻找19大行业的最佳AI落地实践创立于2017年的「AI最佳掘金案例年度榜单」,是业内首个人工智能商业案例评选活动。雷锋网从商用维度出发,寻找人工智能在各个行业的最佳落地实践。第三届评选已正式启动,关注微信公众号“雷锋网”,回复关键词“榜单”参与报名。详情可咨询微信号:xqxq_xq
                                                 本文转自雷锋网,如需转载请至雷锋网官网申请授权。
版权声明: 创新中心创新赋能平台中,除来源为“创新中心”的文章外,其余转载文章均来自所标注的来源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方所有,且已获得相关授权,若作者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本网站发表及转载的文章,均需经原作者同意。如果您发现本平台中有涉嫌侵权的内容,可填写「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平台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