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客推出可拆卸的机舱模块,货运飞机“秒变”客机

阿里云创新中心> 创业资讯> 空客推出可拆卸的机舱模块,货运飞机“秒变”客机
0
0

空客推出可拆卸的机舱模块,货运飞机“秒变”客机

三川 2016-12-17 19:31:00 474
导语:空客的创新设计是否会颠覆航空业?
众所周知,现代客机的客舱布局高度同质化。对于经济舱乘客,不管你选择哪个航空公司、乘坐哪个机型,看到的舱内布置基本都是一样的。商务舱、头等舱也是如此,即使特殊机型可能会有些公共休闲设施(例如阿联酋航空 A380 上层机舱的吧台)。因此,各航空公司之间的差异化竞争在于服务:饮食、娱乐休闲设施以及地面服务。客舱布局的“差异化”,可以说只有增加/减少前后座椅间距,提供不同腿部空间这一项。整体座椅分布(以经济舱为例),不管是国内航线的 3+3 ,还是国际航线的 2+4+2,3+3+3、3+4+3 等,都已延续很多年,鲜有变化。这也导致,即便是巨无霸 A380,乘坐空间和小飞机比起来并没有任何区别。3+4+3 布局的空客 A380 经济舱为什么客舱布局的创新那么难?航空公司要平衡座位数和腿部空间,当然还要有厨房和足够的洗手间。在当前"行李舱在上、座位在下"的思路下,现行布局已达到最优效率。改变布局的成本极高。这是一项劳动力密集型工作,需要人工拆卸、调整座椅。单是航空公司对布局的小调整,如应用到全体机队,也需要进行周密计划,付出较长执行时间和巨大成本。这导致的结果是:大多数航空公司每七到十年才调整一次客舱布置。即便这样,一般也只是对现有布置的小升级:换更大的影视屏幕,换新椅子。更换客舱座椅这带来了什么问题?飞机转换用途成本巨大。最直接的是双十一和春运期间,客机转货机、货机转客机带来的巨大成本。与之类似的还有国内航线客机转国际、国际转国内(更换座椅、厨房、娱乐设施),陆上航线转海上(救生设施),调整经济舱、商务舱、头等舱比例和领导人出访。创新受阻。航空公司、飞机制造商早就提出了异于现行客舱布局的方案。其中比较有名的,有春秋航空的“站立式”方案:乘客半坐着,由安全带固定在机舱“墙体”;还有空客的经济舱卧铺方案,直接上图:就雷锋网所知,这些方案在安全性和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其中,站立式方案的长期运营经济性也不错。但是,巨大的转换成本使它们难以商业化。空客的模块化解决方案为解决以上难题,空客在硅谷的研究部门“A3”,设计出了模块化的民航客舱系统“Tranpose”(意为“转换”,够直白)。它能迅速得把货机转换为客机——只需把固定大小的客舱模块塞入货机舱。颠覆现行布局的头等舱模块该设计高明的地方在于:它与空客现有机型兼容,可直接投入使用,不需要重新设计、生产满足新标准的飞机。因此, 当“Tranpose”面世之后,运营空客机型的航空公司能立即用它改装旗下飞机,使它们的用途更灵活。继承了母公司对奢侈飞行体验的兴趣(没错,说的就是 A380 头等舱),“A3”对“Tranpose”还有很多迎合土豪的设计思路:配备动感单车,“主流品牌”咖啡吧和儿童娱乐中心的客舱模块。可以想象,将来某些中东航空公司的广告语将是:“乘坐 XXX,来一杯热腾腾的星巴克“;再附带笑意盈盈的空姐端上咖啡的巨幅海报。再来看看“Tranpose”的模块安装演示:注意到那些吧台了吗?那就是未来的星巴克店面了。身为屌丝的小编还是更关心经济舱模块的设计,可惜 A3 尚未公布。另外,这么销魂的巨型手推车也是醉了,空客你是认真的吗?雷锋网获悉,这回空客确实(竟然)是认真的。该公司表示,虽然项目难度很大,但“完全可以做到”,并希望在“几年内”把 Transpose 投放市场。Transpose 项目总监 Jason Chua 已经在邀请各大航空公司以及其他商业伙伴,参与合作以改进、推广该项目。美国达美航空已经表露出兴趣。该公司正计划对客舱重新装配,加入新的商务舱和优等经济舱( Premium Select class)。Transpose 这样的模块化系统能大幅降低重新布局的成本。若进展顺利,该项目毫无疑问会颠覆民航业和物流业,带来新的客舱布局设计,并大幅降低民航、货运的成本。每逢双十一和春运就叫苦连连的快递、航空巨头,也都将从中获益。via the verge【招聘】雷锋网坚持在人工智能、无人驾驶、VR/AR、Fintech、未来医疗等领域第一时间提供海外科技动态与资讯。我们需要若干关注国际新闻、具有一定的科技新闻选题能力,翻译及写作能力优良的外翻编辑加入。简历投递至guoyixin@leiphone.com,工作地 深圳;或投递至wudexin@leiphone.com,工作地 北京。相关文章:那个靠空客A380享誉世界的Airbus,要开始造“飞行汽车”了
巨头空客集团的大构想:飞着的出租车,你敢坐吗?

                                                本文转自雷锋网,如需转载请至雷锋网官网申请授权。
版权声明: 创新中心创新赋能平台中,除来源为“创新中心”的文章外,其余转载文章均来自所标注的来源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方所有,且已获得相关授权,若作者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本网站发表及转载的文章,均需经原作者同意。如果您发现本平台中有涉嫌侵权的内容,可填写「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平台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