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李飞飞:All in Cloud时代,云原生数据库优势明显

阿里云创新中心> 创业资讯> 阿里云李飞飞:All in Cloud时代,云原生数据库优势明显
0
0

阿里云李飞飞:All in Cloud时代,云原生数据库优势明显

木子 2019-05-09 10:19:00 265
导语:5月8日,在DTCC 2019上,阿里云智能数据库产品线总负责人李飞飞演讲指出,All in Cloud时代,云原生数据库因其突出优势,应用趋势不断上升。
5月8日,在DTCC 2019(第十届中国数据库技术大会)上,阿里云智能数据库产品线总负责人李飞飞演讲指出,All in Cloud时代,云原生数据库因其突出优势,应用趋势不断上升。
(红线为需购买License的商业数据库,蓝线为开源数据库及云原生数据库)
李飞飞介绍,阿里云数据库已经形成了一个数据上云的完整链路,首先通过DTS数据传输工具,将线下的数据库迁移到线上,再按照业务需要进行数据库选型。
依托丰富的数据库品类,如关系型数据库、分析型数据库和NoSQL数据库,阿里云数据库基本覆盖全部企业级场景。在全球拥有10万客户,涵盖金融、电信、制造、物流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如中石化、中国联通、上汽大众等。
其中,云原生数据库的优势最为突出。2018年,阿里云在国内率先发布自研的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创新采用存储计算分离、软硬件一体化设计。今年3月,POLARDB还成为业内首个兼容Oracle的云原生数据库,大型企业可在数小时内完成业务迁移,10TB数据备份只需要10分钟。
POLARDB通过高速的RDMA网络构建了共享存储的架构,能够实现快速的弹性伸缩扩容,单个实例可扩展到1000核计算能力,同时横向扩展到100TB存储空间,满足大规模业务场景的需求;性价比优异,在100TB的数据容量上具备10倍于传统商业数据库的性价比;还具备金融级的高可用能力。

李飞飞回顾道,在过去的四十年里,数据库的形态基本经历了传统商业数据库、开源数据库到云原生数据库的演进过程。
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海量数据喷发,对数据库提出了完全不同的需求。更为重要的环境变因是,All in Cloud成大趋势。IDC预测,到2021年云上数据量将超过传统数据中心。
在这一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商业数据库因其昂贵、高运维难度、以及低扩展性和可用性受到挑战。而云原生数据库则因天然为云定制,具备云计算的弹性能力,兼具开源数据库的易用、开放特点,及传统数据库的管理和处理性能等优势,成为企业的最佳选择。
在Gartner发布的2018年数据库魔力象限中,阿里云和AWS双双入选,已成为数据库市场的两匹黑马。
此外,李飞飞还分享了阿里云在数据库上的创新研究,如极致的水平拓展、对海量数据的极致分析。

                                                雷峰网版权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版权声明: 创新中心创新赋能平台中,除来源为“创新中心”的文章外,其余转载文章均来自所标注的来源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方所有,且已获得相关授权,若作者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本网站发表及转载的文章,均需经原作者同意。如果您发现本平台中有涉嫌侵权的内容,可填写「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平台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