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培烯乙烯齐聚催化技术获高度评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阿里云创新中心> 创业资讯> 亚培烯乙烯齐聚催化技术获高度评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0
0

亚培烯乙烯齐聚催化技术获高度评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投资界 2023-03-08 12:41:40 1060
新材料已成为世界大国经济、技术、军事竞争的必争之地,正处在快速上升的黄金时期,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是“十四五”的主要任务之一,被资本看好的亚培烯将在这条万亿级的赛道上驰骋。

近日,亚培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各位专家共同召开“乙烯齐聚制备高级线性α-烯烃催化技术” 科技成果评价会。评价委员们听取成果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深入质询和讨论,对取得的成果进行了高度一致的评价,认为该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社会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一致同意通过评价,建议加快实施产业化应用。这是亚培烯又一关键技术获得权威认可。

技术实力雄厚,在研品类丰富

亚培烯科技作为“先进制造”领域的准独角兽企业,在高端新材料产业界打磨深耕多年,其技术研发实力持续提升,公司的核心关键技术是聚烯烃催化剂设计、合成及烯烃聚合工艺技术开发,在研项目丰富,包括新型茂金属催化剂设计与合成、聚烯烃工程化技术开发。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亚培烯目前已获得中、美两国发明专利授权20项,其中,乙烯齐聚制备线性α-烯烃已获专利授权中国3项、美国1项、韩国1项和巴西1项,具备较强的技术壁垒!

市场广阔的α-烯烃,前景可期

近年来,亚培烯不断深化硬科技实力,LAO作为亚培烯的拳头产品之一,前景可期。线性α-烯烃(Linear Alpha-Olefins, LAO)是指C4及C4以上直链端烯烃,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中间体,在石油化工等领域被广泛应用,LAO是高级润滑油基础油的合成、润滑油添加剂合成、聚乙烯共聚单体、表面活性剂、洗涤剂、粘合剂等领域的重要原料,也是茂金属PAO和POE 的关键材料。随着这些产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市场对线型α-烯烃的需求量急剧上升,预计2023年将突破800万吨,预计到2024年,全球线型α-烯烃的消费量将以年均5%的速率增长。

线性α-烯烃生产工艺门槛高,我国高端LAO产品严重供应不足,目前产能主要集中在北美和西欧,而我国的乙烯齐聚技术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C6以上α-烯烃产能占比不足2%,C8以上的高端LAO完全依赖进口。在国家关于石油化工和新材料的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大力支持高碳α-烯烃关键技术产业化的战略目标,提高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解决“卡脖子”材料问题。

面对广阔的市场需求,亚培烯抓紧机遇,大力推动LAO生产技术的创新升级,加快这项关键技术产业化,发展适合我国资源特色及战略导向的生产工艺,创造高附加值产品体系。经过多年研发,亚培烯乙烯齐聚技术优势显著,具有高催化活性、全组分齐聚、反应条件温和、高聚物含量低、催化剂和助催化剂成本低、环境友好等特点。亚培烯可根据客户需求优化LAO碳数分布,能生产出多选择性的高线性α-烯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符合国际质量标准,可完全替代进口,抢占市场先机。

多点布局,推进关键原材料国产化进程

此次,亚培烯的高级线性α-烯烃催化技术顺利通过评价,对于亚培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亚培烯将加快LAO的大规模产业化的步伐。继去年亚培烯喜获1.5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后,持续投入在技术研发和生产领域,全面实现聚α-烯烃(mPAO)、线性α-烯烃(LAO)等关键技术国产化的突破,弥补中国在关键原材料领域的技术短板。亚培烯正在逐步完善万吨级规模mPAO基础油原料工厂的建设,同时推进乙烯为原料的LAO产业化项目,争取并计划在2026年通过科创板IPO募集资金,建设10万吨/年的生产项目,预计到2027-2030年,完成20万吨/年的生产线落地生产,届时总销售额将达100亿左右。

抓住时代机遇,驰骋万亿级赛道

新材料已成为世界大国经济、技术、军事竞争的必争之地,正处在快速上升的黄金时期,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是“十四五”的主要任务之一,被资本看好的亚培烯将在这条万亿级的赛道上驰骋。今年亚培烯上海应用中心已经落成,将实现全国布局,多点发力的战略目标,搭建起核心技术平台, 加速科研成果落地,奋力打造国家级新材料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实现。

本文转自投资界,如需转载请至投资界官网申请授权。


阿里云创新中心简介

阿里云创新中心将阿里技术、产品、业务的生产力,转化为对企业发展有价值的推动力,将更普惠、更安全、更绿色的产品和服务提供给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日常运营、职业技能培训、资金对接、跨境出海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截至目前,阿里云创新中心累计为中小创企业提供2亿的双创云资源,共服务了超过350万的创业者、50万小微企业,孵化出600多家高成长创新企业,调研数据显示头部企业估值规模超1387亿,每年估值增速超过35%。

image.png

版权声明: 创新中心创新赋能平台中,除来源为“创新中心”的文章外,其余转载文章均来自所标注的来源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方所有,且已获得相关授权,若作者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本网站发表及转载的文章,均需经原作者同意。如果您发现本平台中有涉嫌侵权的内容,可填写「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平台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