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昊芝内部邮件:触控科技放弃赴美IPO

阿里云创新中心> 创业资讯> 陈昊芝内部邮件:触控科技放弃赴美IPO
0
0

陈昊芝内部邮件:触控科技放弃赴美IPO

IPO 2014-05-21 20:59:17 529
5月21日消息,来自创始人陈昊芝的内部邮件显示,触控科技已放弃赴美IPO计划。而在4月18日,触控科技刚刚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招股书。触控科技在招股书中称,公司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
5月21日消息,来自创始人陈昊芝的内部邮件显示,触控科技已放弃赴美IPO计划。
  触控科技在美国当地时间4月18日首次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首次公开招股(IPO)申请,触控科技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拟最高融资1.5亿美元。
  在4月28日提交的增补文件中,触控科技披露了公司第一财季财报。其中显示,触控科技第一财季营收为人民币2.374亿元(约合3819.7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051亿元相比增长125.9%,这主要得益于移动游戏营收的增长。净利润为人民币1280万元(约合210万美元),而上年同期为人民币120万元。
  据官网介绍,触控科技前身CocoaChina.com开发者社区既是Apple Cocoa Framework在中国的技术传播、讨论以及分享社区。该社区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iOS移动开发者社区,拥有26万注册开发者会员。
  2010年11月12日触控科技正式组建团队,并在之后2年间获得北极光、迪士尼思伟创投、红杉创投以及纪源资本(GGV)的风险投资,融资总规模3200万美金。
  以下为触控科技创始人陈昊芝内部邮件:
  各位触控的负责人
  昨天我和Gary做了一个选择,这里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这个选择的思考过程
  1、可能有一些人关注到完美世界昨天公布季报Q1净利润2亿人民币,但下跌了9%。源于环比Q4有轻微下滑,同时Q2增长预期有限。但核心的问题是利润质量,即单纯游戏收入的美国市场估值模型。也就是说一个年净利润6-8亿规模的公司,刨除现金资本市场给出的公司定价1亿美元不到。相当于2014年利润1倍的PE
  2、考虑前一点我们比完美幸运很多,因为我们的移动游戏业务利润资本市场愿意给出2015年利润8-10倍的PE,这已经远高于端游公司的估值水平了。同时,我们以刚刚上市的聚美作为例子,资本市场给出2015年聚美利润预期的PE是多少呢?17倍。因为电商业务在游戏和平台型业务之间,聚美又是电商中高利润、女性用户群可持续消费的一种特征,最重要的是聚美在女性化妆品电商市场是老大。因此PE在游戏和平台之间偏平台定价
  3、假设按照我们2015年利润预期6000万美金,投行根据他们的预测给我们打个折,按照90%完成度算5400万美金,给予我们8-10倍的PE我们上市按照10倍是5.4亿美金的市值。
  如果以2014年Q1作为可比数据,我们仅游戏业务有3500万以上的净利润,超过中手游(这是摊消了人员、办公、行政、一切成本后的净利润)我们的市值怎么会低于现在中国手游呢?因为我们还有引擎及开发者平台的业务需要持续投入成本,这部分成本对冲了游戏业务的利润。又因为我们目前基于引擎的平台化还没有实际收入体现,所以无论2014年还是2015年都无法计入我们平台收入作为财务预测,这是我们非常难受或者说吃亏的。
  也就是仅游戏业务我们大于中手游超过6.7亿美金市值的业务,仅引擎业务1年前Amazon给我们开出引擎收购的Term是6亿美金(当时我们还不是全球第一),两个部分相加有超过13亿美金的公司价值,我们却只能被认定为纯游戏公司,且利润低于同行,按5.4亿的定价上市。
  同样假设我们现在上市,会发生什么呢?大家如果关注猎豹上市会发现猎豹上市所有人持有的期权也就ADS,是按照10股合一股上市的,因为他们上市前总公司设定的股份数超过10亿股,而现在上市了仅对外按照1.3亿股核算,也就是说之前有10万股期权的人,现在上市了变成1万股,而这1万股每股13美元。13万美元和多数人期待的10万股每股13美元天壤之别。这个游戏非常多的公司在上市前和上市过程中玩过,最终是员工有苦说不出。
  我和Gary可能的确不喜欢忽悠,所以触控的公司股权一直是很控制的,虽然我们期权的授予量看起来不大。但是对于至今总共只设定了1.6亿股的触控,我和Gary在过去路演和上市准备过程中一直期望公司在10亿美金以上上市,甚至是15亿美金以上,这样大家拿到的期权会在上市的时候有机会1:1转换成公司股票,最不济2:1,随着股价的上涨现在的期权也是货真价实的。
  如果我们现在上市这个比值很可能是4股合1股,的确我们相信公司上市后会大幅上涨(投行也这么看,因为我们还没有开始路演已经录得1.5倍左右的募资规模,而途牛、金山是在香港路演结束也不过这个水平上下。理论上京东这一两天上市,将会有10倍左右的认购,投行对我们的判断可能是6、7倍的超额认购。将是上半年仅次于京东的一家公司。我们如果想上市已经具备了所有条件。
  我和Gary还是决定暂缓上市,保持F1即公开递交的状态,也就是保持随时可以重新上路的状态,但给自己几个Q的时间把业务和利润质量进行一个梳理。
  给大家两个参考
  A公司
  2014年 目标收入规模23亿人民币 2200万美金利润 全游戏收入 含部分广告收入(预测)
  2015年 目标收入规模40亿人民币 6000万美金利润 全游戏收入 含部分广告收入(预测)
  上市估值,以游戏业务定位2015年PE10倍 投行打折 5400万美金净利润上市估值5.4亿
  B公司
  2014年 目标收入18亿人民币
  其中仅游戏业务年度净利润有2亿人民币 但是Q1 Q2刨除平台投入仅省2500万人民币
  其中4月份单月游戏业务净利润1500万,但Q2总利润只有1000万人民币
  这家公司运营到2014年Q4,游戏业务月均净利润2000万,仅游戏业务当季度6000万净利润
  Q3开始发力外部平台业务合作如向WP8、Facebook甚至腾讯通过引擎和工具帮开发者输出产品,引擎为基础接入第三方云服务、广告、支付分账,用户平台提升用户多次转化,广告业务实现利润
  在Q4基于平台业务的毛利润5000万,净利润1800万,即平台业务自付盈亏的同时还有300万美金利润
  2015年 收入目标30亿人民币
  其中游戏业务规模24亿,平台业务规模6亿(含各大平台分账、广告佣金、用户平台收入)
  游戏业务当年净利润3亿人民币即5000万美金
  平台业务当年净利润2.4亿人民币即4000万美金(因为平台业务仅计入分账收入属于高毛利高利润业务)
  该公司按照2015年估值 游戏业务5000万美金*10 +平台业务4000万美金乘以20
  公司上市估值13亿美金。如果是一年后的这个时候上市将按照2016年的预期上市
  2016年平台业务利润将从2015年的40%占比提高到60%,公司总利润预期可能是2.5亿美金
  这个可以自己去算了。
  A公司是我们现在 B公司是我期望我们在Q4最晚明年Q1达到的起步状态。
  到香港10天的时间,我增加了对于资本市场的敬畏和理解,但同时也去除了对于IPO过程的恐惧。刚到香港的时候对于如此恶劣的市场环境感到悲观。因为中该股在过去2个月中普跌40%包括腾讯都跌去了27%。可10天的时间,我们看到非常多的投资人对我们平台和引擎概念的认可,但是没有收入支撑,他们不可能给出超出市场普遍认知的定价方式。
  这里包括我们现有投资人及一些策略投资人都争先恐后的下单,给我们最大的支持。
  而另一方面如果按照这个价格上市,我们将成为过去5年来成长速度比利润规模比公司业务的长期PE最便宜的公司(什么比例呢,假设腾讯今天的估值方式是1,京东是0.7,京东的估值就具备不错的性价比有30%以上的成长空间,我们的估值比实际价值是0.05,所以我和Gary之前是通过招商银行贷款1000万美金希望购入自己的股票,因为太便宜了),买入即意味高额回报,可他们告诉我,市场环境和公司的阶段就是这样,你们没有准备好,就必须面对。
  我和Gary在这种环境下选择延缓上市,但这个选择需要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汽车之家 2012年上市时4亿美金没有承销商解盘,2013年上市30亿美金还在哄抢
  去哪儿几次路演的准备 最后上市还是延后了近1年 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我们是否已经有充分可以预期的业务增长,有良好的管理,有平台业务的收入体现。其他的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如果按照B公司的模型,我们现在和投行重新核算我们的预期,一方面是平台业务预期无法计入,因为还没有财务体现,一方面是目前上市的过程需要延后1个月,但估值不一定会提升多少。只是年内的收入规模压力下调后我们有更多空间推动平台业务。惨胜如败
  我只要大赢
  按照Gary的说法,我们终于搞明白竞技场的规则了,那就按照他们的规则玩。
  我和Gary回来之后,会集中资金和资源在游戏业务及平台业务的优质业务和优质团队上,同时会拆分游戏业务及平台业务,平台业务提高研发、运营、产品的有效性和效率,实现收入模式的突破和快速增长。游戏业务我们已经摸索到一些有效并且可持续的产品和业务模式,我希望触控游戏真的可以让用户认可,让我们自己为之骄傲。
  在上述的过程中,我希望可以让有利润的团队获得更高的回报,让有预期的业务及团队获得更有效的资源和支持。
  昊芝
  2014年5月21日
									
									
									
									(editor@zero2ipo.com.cn)】
版权声明: 创新中心创新赋能平台中,除来源为“创新中心”的文章外,其余转载文章均来自所标注的来源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方所有,且已获得相关授权,若作者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本网站发表及转载的文章,均需经原作者同意。如果您发现本平台中有涉嫌侵权的内容,可填写「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平台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