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上车」,小鹏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阿里云创新中心> 创业资讯> 大模型「上车」,小鹏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大模型「上车」,小鹏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周永亮 2024-05-23 15:00:58 20996
小鹏汽车的技术实力毋庸置疑,但需要把它转化为销量是一大挑战。

5月20日,小鹏汽车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开启AI智驾时代」的AI DAY活动,展示了他们在AI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宣布将全面推送AI天玑系统。这次系统更新将覆盖所有在售的小鹏汽车车型,并从当天晚上8点开始逐步完成推送。

去年,小鹏汽车在 1024 小鹏科技日上就发布了小鹏第五代智能座舱系统 XOS 天玑系统。当时,这套系统是小鹏团队从零开始打造的一个系统,主要是搭建一些基础功能。

相比之下,在此次推送的AI 天玑系统中,小鹏应用了最新的 AI 技术。其次,AI 天玑系统的另一个亮点是考虑了用户的反馈和需求,做出了许多改进,并覆盖更多车型。

同时,在发布会上,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再次表示,「MONA系列的首款车型将于今年6月亮相」。小鹏汽车的目标是把高阶智驾能力带到10-15万元A级车市场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自研智能驾驶被认为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虽然投入了很多资金、人力,但由于技术栈迭代速度太快,像小鹏这样的公司虽然取得了领先优势,但不明显,甚至有的公司自研产品体验还不如供应商方案。

然而,随着大模型在智能驾驶中的效果得到验证,简单依赖第三方供应商的车企可能面临日益扩大的竞争鸿沟,这种策略可能很快会面临考验。相反,注重技术创新和自研的公司,可能会迎来「春天」。

AI落地智舱和智驾

其实,在汽车领域,很多车企都在考虑如何应用大模型技术,最常见的就是座舱领域的绘画和百科全书等功能。然而,小鹏汽车认为,AI 的应用范围应该不止于此,他们更专注于如何更好地利用大型 AI 模型来改善用户的驾驶体验和车辆控制。

对于本次发布会上全量推送的AI天玑系统,小鹏官方的介绍是行业首个推出的全新 AI 车载操作系统,也是行业首次将 AI 技术全面应用于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的操作系统。

AI天玑系统带来的差异化体验 | 图片来源:小鹏汽车

在智能座舱方面,小鹏汽车采取了一些与其他竞争对手不同的举措。首先,他们改变了语音唤醒的方式。以往,小鹏汽车的语音助手需要一个特定的唤醒词,比如「你好,小 P」,然后才能开始对话。但现在,用户可以像和朋友交流一样来唤醒它,比如可以说「这里很闷,小 P」,而不用说「你好,小 P」,它也会理解你的指令。这种更自然的唤醒方式,让用户体验更加顺畅。

同时,AI 的加入还带来了更强的理解能力和需求推理能力。举个例子,当用户说车里有点闷时,它会意识到你想开窗户;再比如当用户说「我腰疼,小 P」时,它知道你需要打开座椅按摩功能;或者当你说「空调有点吵,小 P」时,它会降低空调的风速。这种语音理解能力的提升,让用户在驾驶中更加便利。

在智能驾驶方面,小鹏已经迈出了端到端的重要一步。在智驾的通用性方面,小鹏正在加速拓展。目前,小鹏智驾的「开城」数量、可用里程达到行业头部,「开城」速度持续提升。2月份,小鹏汽车宣布面向智驾经验用户推送无限XNGP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不限城市、不限路线,全国都能开。

接下来,何小鹏表示,计划在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智能驾驶覆盖,到2025年则朝着城区智能驾驶与高速智能驾驶体验同步发展的目标迈进。

除此之外,小鹏还希望给用户提供个性化体验。AI代驾是业内首个实现「点到点」超长记忆导航的量产系统。据介绍,这个系统只需学习一次就能为用户生成定制化的驾驶路线,从而提供全程智能辅助驾驶体验。每个用户最多可以存储10条记忆路线,每条路线最长可达100公里。

其实,代驾模式或者通勤模式并不是新鲜概念,过去几年曾被多次提及,但大多数并没有量产上车。何小鹏表示,「他们不做有可能是做不出来」。

另外,小鹏的AI泊车技术也引人注目,可以实现免遥控离车泊入和迎宾出库功能。无论是侧方位停车还是复杂车位,这项动作都能自动完成,大大提升了泊车效率和速度,用户还可以通过手机APP轻松控制整个停车过程。

端到端大模型量产上车

在这背后是,AI大模型正在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何小鹏表示,「大模型对智能汽车的变革是颠覆性的,而非比例型的变化,不是百分之几十,而是数十倍的变化。」

小鹏城区智驾发展的三个阶段 | 图片来源:小鹏汽车

以前,智能驾驶的代码,主要是采用规则写规划、控制来实现。但即使写了成千上万行代码,也只能实现有限的规则能力。而现在,大模型技术的发展,使得端到端方案在准确性和安全性方面有了巨大的提升,为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和优势。

目前,小鹏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出了国内首个量产上车的端到端大模型系统,它包括深度视觉感知神经网络XNet、规划大模型XPlanner和大语言模型XBrain,它们分工不同:

  • XBrain:更像人类的大脑,为智能驾驶系统提供了理解和学习能力。它能够处理复杂场景,快速响应各种驾驶环境中的指令。XBrain可以识别待转区、潮汐车道、特殊车道和路牌文字,并根据这些信息做出安全高效的驾驶决策。
  • XNet:类似于人类的眼睛,是一个结合动态视觉、静态视觉和2K纯视觉技术的深度感知神经网络。它能够以裸眼3D效果重构现实世界的3D图像,感知范围扩大了两倍,相当于1.8个足球场的面积,并能识别50多种目标物,使驾驶系统的视野更加清晰、广阔。
  • XPlanner:更像人类的小脑,是基于神经网络的规划大模型。通过大量的数据训练,它逐渐进化出类似人类驾驶员的操作能力,使驾驶过程更加平稳,提升了用户的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

大模型虽然在提升体验方面有很大帮助,但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它也有自身的问题,端到端系统虽然能提升模型上限,但也加剧了神经网络的「黑箱」问题,这种不可解释性会严重影响研发和问题解决。

对于这个问题,小鹏汽车自动驾驶负责人李力耘表示,虽然是端到端的大模型,但不同部分也有各自的侧重点。其中, XBrain 侧重于整体场景的认知,而 XNet 侧重于感知和语义,在工作的时候它们是紧密协调的。

在工程实践中,每个部分的侧重使小鹏能更容易理解问题的来源,无论是理解错误、未能感知到信息,还是感知正确但操作错误,都能在实践中得到解决。这种系统性的理解和解决能力是小鹏能够量产端到端大模型的关键。

这也意味着,小鹏汽车与特斯拉的做法有所不同:特斯拉声称他们的最新FSD V12版本大幅简化了代码,从之前的30多万行减少到了2000行,只保留了不到10%的原始代码。

相比之下,小鹏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仍然包含了一部分传统的规则代码。李力耘表示,「AI大模型虽然具备强大的自我进化和学习能力,但这需要一定的指导和方向,就像教育孩子一样。这种指导是提升AI能力的关键因素。」

短期销量没价值,长期竞争才是关键

除了技术创新,小鹏在市场表现和面对外部竞争的态度也是非常引人关注的。

对于小鹏可能会与小米汽车的竞争,何小鹏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从蓝海到红海再到血海,小鹏是经过磨练的,也是小鹏成长的重要机遇。他强调,现在销量高并不意味着产品能力强,销量中等的产品也不代表其技术实力不足。汽车行业是一个长线的竞争,而不是短期一两个月的销量。

同时,正在加速进入中国市场的特斯拉FSD,也是小鹏无法忽略的一个对手。此前,马斯克4月底访华,引发了关于特斯拉FSD在中国落地的讨论。虽然,据中国日报报道,特斯拉提出在中国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但中国政府尚未完全批准FSD在中国全面落地,可能会先支持其在国内进行测试和示范。但业内普遍认为,特斯拉FSD进入中国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对此,李力耘表达了跟之前类似的态度:小鹏对于特斯拉FSD技术进入中国市场持开放态度,他们认为特斯拉的入场,能够促进整个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小鹏的技术实力。

何小鹏预计未来18个月,智驾能力提高30倍 | 图片来源:小鹏汽车

何小鹏预计,未来12-18个月内,他们的智能驾驶技术可能迎来关键转折点,即使在不改变硬件的情况下。到时候在城市内的所有道路,甚至包括小区内的道路,智能驾驶需要人为接管的频率将极低,并且能够保证非常高的安全性。

所以,他在发布会上表示,「2025年,小鹏汽车将在中国实现类L4级智驾体验」,并且小鹏汽车正在全球范围对XNGP端到端的能力进行测试,智驾技术开始走向全球。

小鹏汽车的技术实力一直很强,但如何将其转化为市场优势和产品优势,是值得关注的关键问题。目前,小鹏汽车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销量也有些低迷,但何小鹏坚信自己能走到最终的「决赛圈」。这份底气来源于对技术创新的执着,以及对长期战略的坚持。

版权声明: 创新中心创新赋能平台中,除来源为“创新中心”的文章外,其余文章均来自所标注的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方所有,且已获得相关授权,创新中心「创业资讯」平台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平台中有涉嫌侵权的内容,可填写「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平台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