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华辰睿」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线性资本领投

阿里云创新中心> 创业资讯> 「英华辰睿」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线性资本领投
0
0

「英华辰睿」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线性资本领投

融资大事件 2023-12-28 10:16:00 389
英华辰睿成立于2022年8月,主要业务为生物材料高性能改性和应用创新,现阶段研发团队占比60%以上。

投资界(ID:pedaily2012)12月28日消息,「 英华辰睿 」近日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 线性资本 领投, 蓝晶微生物 跟投,明德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英华辰睿成立于2022年8月,主要业务为生物材料高性能改性和应用创新,现阶段研发团队占比60%以上。创始人周桢博士曾任世界500强企业“圣戈班”亚太区渠道总经理,负责研发、产品和销售,具备丰富的产业和商业经验。联合创始人团队在科研开发、业务推广方面,也有一定积累。同时建立了由高校学者、行业专家组建的资深顾问团队。

生物材料已跨过原料量产的瓶颈,正席卷诸多终端应用市场,向大宗石油基材料发起挑战。以PLA为例,从2001年PLA开始进行商业化生产,当前全球产能突破90万吨,在“限塑令”等政策的助推下,PLA已广泛应用于包装、餐具和生物医疗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生物材料技术的突破,生产成本的不断下降,终端低碳可循环消费理念的普及,生物材料行业开始进入黄金发展期。整个行业也从受限于原材料端供给,向寻求规模化商业应用转变,” 英华辰睿创始人周桢 分析道。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生物材料的高性能改性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改性技术,可以改善生物材料的机械性能、物化性质、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等性能,以适应具体的应用需求。举例而言:

通过对PLA的流动性、柔韧性、层间结合力等进行高性能改性,使得PLA能够在桌面级3D打印应用中,展现更好的操作性和性能表现,从而令PLA成为主要的3D打印材料。

通过对PLA + PHA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改性,使其可以作为100%生物基包装材料,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和食品领域;通过对PLA和PHA相界面的增容改性,使得改性后的复合材料兼具PLA和PHA的多种优异特性,可以作为新一代生物基纤维应用。

本轮领投方线性资本合伙人曾颖哲 表示 :“PLA、PHA等生物基材料作为单一组分很难满足性能要求,极大限制了新型塑料下游的应用场景。PLA作为目前成本最低、产能规划最多的生物基塑料,目前由于其性能短板,下游需求尚未完全打开。经过英华辰睿积累的多步连续反应增容等独特改性手段,可以增加材料的结晶度、熔体强度等性能,大幅打开下游市场应用,满足纤维、无纺布、淋膜、高速3D打印等领域的要求。”

基于团队对生物材料产业链的理解,以及在高性能改性技术方面的储备,英华辰睿布局了3D打印增材、生物基纤维、生物可降解纸淋膜等多条管线产品。部分3D打印和注塑改性产品,已经在行业头部客户成功通过样品性能测试,进入批量中试阶段。

周桢认为 ,“凭借对多种生物材料性能机理研究、高性能改性技术开发的积累,通过和生物材料上下游产业链合作伙伴的合作,英华辰睿有信心在上述多个产品管线的应用场景中实现业务落地。”

本次融资的战略投资方蓝晶微生物,也是英华辰睿的业务合作方之一。蓝晶微生物作为PHA原料研发和生产的头部企业,累计融资逾20亿,一期5,000吨PHA产线已正式落成运行。当前,作为一种新型天然材料,PHA在全球范围的商业化刚刚开始,高性能改性将有力推动PHA商业化,特别是PHA与PLA共混改性后,能够拓展更多新的应用领域。

明德资本合伙人胡茗译表示 :“生物材料如今正处在一个宏观政策引导向微观产业落地转变的关键阶段,上游原材料的成功研发与量产是第一步,量产后如何能够打开更多的下游应用场景需要整个产业链的协力推动。生物材料的改性,链接研发、生产和商业,是当前迫切需要被解决的关键技术环节。英华辰睿团队具备深厚的技术储备、商业资源和国际化视野,期待助力中国生物材料产业的加速发展。”

【本文根据公开消息发布,如有异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版权声明: 创新中心创新赋能平台中,除来源为“创新中心”的文章外,其余转载文章均来自所标注的来源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方所有,且已获得相关授权,若作者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本网站发表及转载的文章,均需经原作者同意。如果您发现本平台中有涉嫌侵权的内容,可填写「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平台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