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无人车”或将大规模落地,宁波机会几何

文章来源 ·   宁波日报 clock 173天前

  人在家中坐,车在路上开。这样的“无人车”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在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记者看到多家物流公司、科技公司的小型“无人车”出现在展区现场。与此同时,在本届数贸会各大分论坛、会议上,“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成为车企、互联网企业的热门话题。

  很多人对此充满期待,也有些人对技术的成熟性持怀疑态度。但有个共识是:无人驾驶时代,正加速到来。

  政策:“无人车”可上牌了

  “无人车”其实是智能机器人——不需要人类的干预或者需要人类极少的干预,就能够在路上正常行驶。

  目前,自动驾驶功能通常搭载L3(有条件自动驾驶)或L4(高度自动驾驶)技术。目前所说的“无人车”,一般搭载了L4级技术。

  当前,全球自动驾驶已进入商业化落地关键期。欧洲、美国、日本等正在通过行驶认证、豁免等方式推动自动驾驶汽车量产,为自动驾驶汽车合法合规“上路”提供政策支持。

  在我国,工信部等四部门在本月出台的一项政策,释放了积极信号:根据部署,未来试点区域的“无人驾驶”车辆可以在当地申领正式的机动车牌照。

  “这项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L4级自动驾驶汽车将迎来合法上路。”安信证券研究报告认为。这意味着,挂着正常牌照的“无人车”在街头行驶,这种场景正照进现实。

  机遇:技术成本降低

  “实现无人驾驶的关键,取决于车辆的‘眼睛’和‘大脑’。”在数贸会展区,尚元智行(宁波)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林立江告诉记者。

  激光雷达、车载传感器、车载摄像头等是“无人车”的“眼睛”,能够感知周围环境,获取道路情况、其他车辆位置和障碍物等信息。

  “以前,一个激光雷达的价格超过20万元,‘无人车’量产的成本很高,阻碍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林立江说,随着汽车智能化进程加速,海内外厂商纷纷推出通过车规验证的激光雷达产品,激光雷达产品的价格随之大幅下降。

  智能决策系统就是“无人车”的“大脑”,它的测试验证曾是自动驾驶领域的“卡脖子”技术。“根据要求,L3级以上的高等级自动驾驶,需要经过13.8亿公里的严格测试,才有资格真正上路。”沛岱(宁波)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人工智能技术部总监闫晓瞳说,以2元/公里的成本计算,仅测试验证,就需要近30亿元的成本。

  不过,随着仿真测试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测试验证成本有望压缩到1亿元左右,为“无人车”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

  起点:或将从“低速”开始

  这几年,不少小区、校园已开始尝试用“无人车”打通外卖、快递配送“最后一公里”。

  不过,要让无人驾驶真正“上马路”,仍有不少困难需要突破。除了更安全的技术外,还需要制度上的完善。“‘无人车’可能很快会从‘低速’开始,逐步成为生活的日常。”业内人士指出。

  在数贸会上亮相的宁波企业尚元智行,就是国内首批实现低速“无人车”量产的企业之一。“无人车”的最高时速为40公里,以运送货品为主。这家企业的自动驾驶方案,已经应用在北京、上海、武汉、重庆等智能网联区域的非机动车道,甚至出口,在新加坡、韩国、土耳其等国开展商业化运营。

  “中低速场景的无人驾驶赛道,正处于爆发的前夜。宁波是布局这一赛道的首选城市之一。这里背靠世界第一大港,自动驾驶技术可以应用在港口物流等领域,而且宁波有雄厚的汽车产业基础,可以提供上下游产业链配套。”林立江说。

  机会往往属于跑在前面的人,在“无人车”这条新赛道上,宁波哪些企业会脱颖而出,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