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三安光电近期在互动平台向投资者介绍了湖南三安和重庆三安在8英寸碳化硅芯片产线的最新进展。湖南三安目前已具备1.6万片/月的碳化硅配套产能,预计扩产后年产能将达到36万片。8英寸碳化硅衬底已实现小批量出货,而8英寸碳化硅芯片产线正在安装调试中。重庆三安衬底厂已于8月底实现点亮通线,目前产能为1000片/月。湖南三安碳化硅项目总投资160亿人民币,旨在打造6英寸/8英寸兼容碳化硅全产业链垂直整合量产平台,预计到12月M6B将实现点亮通线,8英寸碳化硅芯片将正式投产。此外,湖南三安针对车规级市场的产品已实现小批量出货,并在重点新能源汽车客户处进行可靠性验证。重庆三安项目预计投资总额达32亿美元,将于2028年全面达产。三安光电的这些进展显示了公司在碳化硅芯片领域的积极布局和产能扩张计划。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最新数据,中国制造业领域机器人的应用速度持续加快,工业机器人密度在过去四年中实现翻倍,2023年已升至全球第三位。机器人密度是指运行中的工业机器人数量与员工人数的比例,是衡量各国制造业自动化水平的有效指标。2023年全球平均机器人密度达到每万名员工162台,是七年前的两倍多。韩国以每万名员工1012台机器人位居全球第一,新加坡以770台位居第二,而中国以470台位居第三。中国在2019年刚刚跻身前十,短短四年内机器人密度翻倍,显示出中国在自动化技术应用方面的积极进展。此外,中国在2023年新安装工业机器人数量达到27.63万台,占全球新安装量的51%,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在全球自动化领域的重要地位。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在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上发布的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连续11年稳居世界首位,在全球市场销量的比重连续三年超过50%。尽管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为28.2万台,同比下降4.9%,但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销售13.7万台,同比增长21.6%,市场占有率达到48.4%,创历史新高。多关节机器人和坐标机器人在中国市场中的销量引领增长,而搬运与上下料、洁净室领域机器人销售增长显著。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在各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均有所提升。此外,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持续提升,由2013年的25台/万人升至2023年的470台/万人,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3倍,排名全球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