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婴儿” 案宣判!贺建奎一审获刑三年,罚款 300 万

阿里云创新中心> 创业资讯> “基因编辑婴儿” 案宣判!贺建奎一审获刑三年,罚款 300 万
0
0

“基因编辑婴儿” 案宣判!贺建奎一审获刑三年,罚款 300 万

李帅飞 2019-12-30 14:44:00 218
导语:科技以人为本,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曾经震惊社会、轰动一时的 “基因编辑婴儿” 事件,有了新的重大进展。贺建奎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罚款 300 万据新华社报道,12  月 30 日,“基因编辑婴儿” 案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宣判结果显示,贺建奎、张仁礼、覃金洲等 3  名被告人因共同非法实施以生殖为目的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和生殖医疗活动,构成非法行医罪,分别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中,根据 3  名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法判处被告人贺建奎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万元;判处张仁礼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判处覃金洲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根据法院审理查明的信息,2016  年以来,曾经担任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的贺建奎得知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可获得商业利益,即与广东省某医疗机构张仁礼、深圳市某医疗机构覃金洲共谋,在明知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和医学伦理的情况下,仍以通过编辑人类胚胎  CCR5  基因可以生育免疫艾滋病的婴儿为名,将安全性、有效性未经严格验证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用于辅助生殖医疗。在此过程中,贺建奎等人伪造伦理审查材料,招募男方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多对夫妇实施基因编辑及辅助生殖,以冒名顶替、隐瞒真相的方式,由不知情的医生将基因编辑过的胚胎通过辅助生殖技术移植入人体内,致使  2 人怀孕。目前,已经有 3 名基因编辑婴儿先后降生在这个世界上。法院认为,贺建奎、张仁礼、覃金洲等 3  名被告人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追名逐利,故意违反国家有关科研和医疗管理规定,逾越科研和医学伦理道德底线,贸然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人类辅助生殖医疗,扰乱医疗管理秩序,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非法行医罪。对此,包括贺建奎在内,3  名被告人在法庭上表示认罪悔罪。贺建奎究竟做错了什么?“基因编辑婴儿” 事件,可以说是整个 2018 年震惊全球的科学界事件。2018 年 11 月 26  日,赶在第二届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前一天,当时担任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的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已经于 2018 年 11  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人民网在报道这一消息时表示,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然而,“历史性突破”也许只是幻觉(参见雷锋网报道);这一消息发布不久,就在舆论场引发了关于科学研究伦理的滔天巨浪。不少关注科技发展的媒体开始提出质疑,来自多所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  100  多名科学家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对此事件坚决反对,强烈谴责,并表示这项所谓研究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形同虚设,直接进行人体实验,只能用“疯狂”来形容。随后,贺建奎所在的南方科技大学发布声明,认为此举严重违背了学术伦理和学术规范,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干细胞分会表示坚决反对,也有专家就上述基因编辑方式是否能够解决艾滋病问题表示质疑。包括深圳市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国家卫计委等政府权威部门也就此事进行回应,并表示将严肃调查,而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也先后回应了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明令禁止、坚决反对。对于外界的反馈,贺建奎也进行了视频回应,他表示知道自己的工作会有争议,但是愿意接受指责;他还表示,历史终将站在自己这边——另外,11  月 28 日,贺建奎在也第二届基因编辑峰会上现身表示,他知道这个实验是违反中国法律的,不过“我们对这对夫妇和孩子制定了非常完善的计划。2018  年年底,因为 “基因编辑婴儿” 事件,贺建奎被不少媒体评为 2018 年影响科技的重要人物之一。2019 年 1 月 21  日,新华社报道了关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参见雷锋网报道),该结果宣称,该事件是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为了追逐个人名利而进行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活动;而在此过程中,贺建奎自筹资金,蓄意逃避监管,私自组织了有关人员,从而进行了这项国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为目的的活动。为此,广东省“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调查组负责人表示,对贺建奎及涉事人员和机构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将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值得一提的是,2019  年 12 月上旬,《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还公开了贺建奎 2018 年投给国际顶尖期刊 Nature  和《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手稿片段,证明这位原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忽视科学伦理、违背科学规范——其中共有 4  位专家审阅了这份手稿,他们一致认为:贺建奎的实验远不如他所宣传的那样  “成功”,论文里充斥着科学事实的错误和道德伦理的忽视。 雷锋网总结伴随着贺建奎被宣判,“基因编辑婴儿”  事件暂时告一段落,但一切还没有结束。2018 年 3 月 14 日,霍金去世;在他的遗作《大问题的简答》中,霍金预言说,未来的基因工程会被应用到人体的基因改造当中,有钱人将来会率先将基因改造技术应用到自己的子女里,从而创造出更强大的超级人类,超级人类将显著提高寿命、智力和抵抗力——这听起来仿佛是危言耸听,但贺建奎的所作所为又让人感受到它似乎近在咫尺。也许,科技的未来应该建立在一个所有人都必须深信的基本规则之上:科技以人为本,当有所为,有所不为。
                                                 本文转自雷锋网,如需转载请至雷锋网官网申请授权。
版权声明: 创新中心创新赋能平台中,除来源为“创新中心”的文章外,其余转载文章均来自所标注的来源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方所有,且已获得相关授权,若作者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本网站发表及转载的文章,均需经原作者同意。如果您发现本平台中有涉嫌侵权的内容,可填写「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平台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