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叫经济模式是个大泡沫?先看看融资现状再说

阿里云创新中心> 创业资讯> 随叫经济模式是个大泡沫?先看看融资现状再说
0
0

随叫经济模式是个大泡沫?先看看融资现状再说

陈圳 2016-10-19 15:21:00 300
导语:今年随叫服务创业公司的交易总量有所上升,但交易总金额却呈下降趋势。让我们具体看看各随叫服务创业公司的融资状况吧。
编者按:2016 年第三季度随叫服务创业公司的投资交易量增加 20%,从连续两年的低谷中反弹了回来,而交易量的增加要归功于全球其他国家小额投资的增加。除美国,中国和印度等地区,其他地区的投资数量都有增加。本文为 CB Insight 对当前大热的随叫服务公司融资现状的报告分析,文章为雷锋网独家编译,未经授权拒绝转载。
随叫服务公司是指,能让用户随时用手机预定服务或是预定商品,且在当天就能收到东西或是服务。例如打车服务(优步),杂货运输服务(Instacart),和家政服务(TaskRabbit)等等。随叫服务创业公司的巨头包括优步和滴滴出行,在上一个季度滴滴出行以 10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优步中国,使得交易总量达到了历史新高。所以与上一季度相比,滴滴和优步在这一季度交易总量的占比下降了。季度交易总量和交易总金额随叫服务创业公司在第三季度交易总次数为 77 次,上个季度只有 66 次,与 2015 年时的交易次数一样。从 2012 年到 2015 年,其交易次数一直在上下浮动,所以今年第三季度增长到底是异常数据还是长期增长势头都有待进一步观察。尽管交易数量在第三季度有所反弹增加,但投资总金额却一直呈下降趋势。第二季度的投资总金额为 66 亿美元,而第三季度则只有 38 亿美元。第三季度投资排名情况如下:滴滴出行 以 10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优步中国;Grab(Uber 在新加坡的竞争对手)在 F 轮融资中从软银集团获得7 亿 5000 万美元的投资;Airbnb 在 F 轮融资中从 Google Capital 和 Technology Crossover Venture 处获得了 5 亿 5500 万美元投资;Go-JEK,位于印度尼西亚的快递服务公司,在 B 轮融资中获得了 5 亿 5000 万美元的投资;Deliveroo,英国的食品快递公司,在 E 轮融资中获得了 2 亿 7500 万美元融资。 因为优步,滴滴出行,Airbub 这三大巨头占据了整个行业投资金额的大部分,且在大多数时候,这三家公司筹集的总金额占据了整个行业的 50%,所以就单独列举一下这三家公司与整个行业的融资现状进行比较:2015 年第三季度融资最多,滴滴出行获得了 30 亿美元的融资,优步获得了 22 亿美元的融资。2016 年的第二季度占比最大,三巨头获得的投资金占据了整个行业投资金额总数的 79%,优步从沙特公共投资基金获得 35 亿美元的投资;而滴滴出行经过三轮交易获得 17 亿美元资金。2016 年的第三季度,三大巨头占据行业投资总额下降至 44%,原因是印度尼西亚的打车服务软件 Grab 在 F 轮融资中获得 7 亿 5000 万美元的投资。 年度交易次数和投资总额自 2015 年开始,随叫服务创业公司的投资急剧增加,尽管交易次数下滑了 60%,但交易的总金额翻倍了。今年的投资热潮有所减退,2016 年前三个季度 O2O 模式创业公司的交易总次数为 224 次,价值总金额达到 122 亿美元。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2016 年全年的交易总次数大概会在 300 次左右,投资总金额则在 163 亿左右。 各国对随叫模式创业公司的投资情况自 2012 年起,美国对随叫服务创业公司的投资就开始减少。2012 年占全球交易总额的 58%,而到了 2016 年占比不足 50%。在美国减少投资时,而印度却在增加投资。2015 年印度对随叫服务公司的总投资占到整个交易金额的 22%,在今年第三季度也占 13%,而在 2012 年时还只占 3%。印度的主要投资公司是:打车软件 Olacabs (印度最有名的随叫服务公司),现在已募集到 18 亿美元的投资,且大部分都是在 2015 年募集到的;杂货运输服务创业公司 Grofers,已募集到了 1 亿 6600 万美元;餐饮配送服务公司 Swiggy 募集到了 7600 万美元;杂货配送服务公司 PepperTap 募集了 5200 万美元。中国对随叫服务创业公司的投资情况在 2014 年和 2015 年都十分稳定,但在 2016 年也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同样英国的投资也是自 2012 年后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全球其他国家对随叫服务创业公司的投资却呈上升趋势,其他国家的投资总额在2016年达到了新高,占比28%,其中增长最快的是法国,西班牙,加拿大,韩国等国家。 Via CB Insight相关阅读:势不可挡!金融巨头竞相投资比特币创业公司
CB Insights 告诉你,哪家公司才是消费级机器人的当红炸子鸡
                                                本文转自雷锋网,如需转载请至雷锋网官网申请授权。
版权声明: 创新中心创新赋能平台中,除来源为“创新中心”的文章外,其余转载文章均来自所标注的来源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方所有,且已获得相关授权,若作者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本网站发表及转载的文章,均需经原作者同意。如果您发现本平台中有涉嫌侵权的内容,可填写「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平台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