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和AMD做了一道简单的算术题,推出五款PowerEdge服务器

阿里云创新中心> 创业资讯> 戴尔和AMD做了一道简单的算术题,推出五款PowerEdge服务器
0
0

戴尔和AMD做了一道简单的算术题,推出五款PowerEdge服务器

张帅 2019-10-30 17:10:00 298
导语:性能提升一倍,成本降低一半,基于AMD二代罗马平台,戴尔想做的更多。
雷锋网消息,戴尔科技峰会期间,戴尔正式推出了针对第二代AMD  EPYC 处理器而设计优化的最全PowerEdge服务器产品线,包括两款单路戴尔易安信PowerEdge服务器R6515、R7515和三款双路戴尔易安信PowerEdge服务器R6525、R7525、C6525(2U 4节点)。戴尔易安信PowerEdge服务器R6515戴尔易安信PowerEdge服务器R7515在现场,雷锋网也看到了其中的两款单路服务器,1U的R6515和2U的R7515。
据十月份IDC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X86服务器市场跟踪报告》显示,  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X86服务器市场出货量约为71.5万台,同比下滑14.6%;市场规模为38.0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1.28亿元),同比下滑9.4%。市场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互联网企业和公有云服务商等行业采购明显缩减,这是市场下滑的表象。但对于尚待爆发的AMD,逆市意味着机会。如果要用几个关键点概括当下的数据中心市场需求与挑战,这些挑战主要集中在四点:第一,对计算力要求的提升成倍提升,去年峰值算力在今年只能算是常态;第二,计算力需求爆发增长的同时,客户还希望降低成本,不管是采购成本,还是使用成本;第三,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建设需要长周期,在有限空间内如何放下更多的算力成为新的烦恼;第四,安全和隐私在整个数据中心和业务层面变得越来越重要。第二代EPYC霄龙处理器最高支持64核心128个线程,8个DDR4-3200通道,并且率先支持PCle4.0通道,设计功耗是225瓦,最高超频达3.4GHz。基于第二代  AMD EPYC  处理器,戴尔推出新的PowerEdge服务器并进行优化,旨在提供多云环境和各种新兴工作负载所需的计算性能、可管理性和集成安全性。其他OEM厂商也纷纷推出了基于AMD罗马平台的服务器,戴尔的PowerEdge服务器如何体现出差异化?戴尔科技集团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企业解决方案总经理曹志平直截了当地表示,“我们是拥抱AMD平台的最彻底的一个厂商。”
这可从两个维度体现,从产品角度,戴尔推出的产品覆盖1U1路、2U1路还是2路1U、2路2U等共计五款,是目前所有OEM厂商数量最多的。如果说数量多只表明了戴尔对AMD的市场乐观,那么完全重新设计主板和服务器架构,则表明了对AMD长期看好和实在的投入。雷锋网了解到,国内和国际上的很多OEM厂商,推出的新产品都是基于第一代的Naples主板,是一个过渡方案,目前戴尔是业界最早推出全新设计主板、全新设计服务器架构,完全针对罗马CPU新设计的AMD服务器。全新设计的关键在于发挥罗马平台的最佳性能,戴尔提升了内存密度,2U空间内过去能放24根内存条,现在则可以放入32根。新的主板能容纳更多的GPU,从L型设计改进为T型设计,两侧风道散热平衡。另外,新主板改良了信号的完整性,PCIe3.0接口条件下信号的完整性矛盾还并不突出,但是如果进一步升到PCIe4.0,主板就有必要重新设计。戴尔在新主板还提出了多矢量冷却,可以根据底层、上层等各个方向,把起冷却作用的空气输送到各个关键部件,进行温控、散热。也就是说,目前在市场上能找到的,最能发挥罗马平台性能优势的AMD服务器是戴尔。曹志平表示,“我们全面拥抱新的技术和新的产品,我们希望通过跟业界合作伙伴的合作,给中端的用户更多的选择,更多架构设计的自由度。”     从AMD一侧,AMD中国区商用事业部销售总监周俊杰介绍,中国市场排名前十大客户,对于罗马平台测试的兴趣超过预期,同时他也回应了行业内对AMD平台的应用调优、技术支持等问题,“我们的客户买这个服务器,是用来打仗的,是他的生产资料,服务器就像是机关枪,当机关枪的子弹射速是对手一倍时候,那些犄角旮旯的问题一定有办法克服的。”举例来看,16核AMD处理器售价650美金,2.5倍的性能提升,32核处理器售价2025美金,一倍性能提升,64核旗舰产品,也是一倍性能提升,但价格只有一半还低。若不计入其他条件的单位成本核算,使用AMD服务器可以获得4倍的回报,这是一道简单的算术题,不论是客户还是OEM厂商,都不会忽视这个答案。相关文章:云孤岛“混而不合”   戴尔推出一致性混合云平台
戴尔新专利:一台笔记本,两块可拆卸屏,你怎么看?

                                                 本文转自雷锋网,如需转载请至雷锋网官网申请授权。
版权声明: 创新中心创新赋能平台中,除来源为“创新中心”的文章外,其余转载文章均来自所标注的来源方,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方所有,且已获得相关授权,若作者版权声明的或文章从其它站转载而附带有原所有站的版权声明者,其版权归属以附带声明为准。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本网站发表及转载的文章,均需经原作者同意。如果您发现本平台中有涉嫌侵权的内容,可填写「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平台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评论

登录后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