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2021中国(湘潭)工业软件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湘潭举行。大赛由湘潭市人民政府主办,湘潭高新区管委会、湘潭市工业与信息化局、阿里云创新中心承办,湖南巴云科技有限公司协办。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会长李佳受邀出席活动、担任大赛评委并在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以下内容根据李会长演讲内容整理:
01 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自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建国到改革开放之前,这是计划经济时代,市场是有序的但商品种类简单,经济增长的空间有限;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到21世纪,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信奉的原则是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个时候,经济高速度增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市场是无序的;第三个阶段是:从21世纪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经济将从传统的市场经济走向数字新经济,新经济将使社会生产力大跃升,经济有序并且高质量发展,我国将迈上经济强国的新台阶。
02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从顶层设计角度积极布局:
自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以来,“数字经济”至今已累计4次被直接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壮大数字经济;2020年提出全面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2021年,“数字经济”和“数字中国”则同时出现,并且增加了“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生态”等内容。可以看到,数字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正不断演进。
此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十四五规划纲要》将数字经济部分单独列为一篇,规划纲要圈定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重点产业,并明确了具体的发展目标: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这意味着中国将把数字经济的转型升级作为未来10年关键的机会窗口,数字经济将成为整个中国经济转型的核心部件。
在此背景下,近期地方版的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也密集出炉,明确未来五年数字经济增长目标和发展路径。
北京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地区生产总值的50%左右,进入国际先进数字经济城市行列。浙江计划到2025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左右,高水平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湖南则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1%,建设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区、产业聚集区和应用先导区。广东建成“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先导区”,力争2022年数字经济规模达7万亿元,占GDP比重接近55%,并为此将具体实施包括数字湾区建设在内的七大重点工程。山东到2022年,数字经济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的广度、深度显著增强,重要领域数字化转型率先完成,数字经济规模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重庆力争到2022年,数字经济总量达到万亿级规模,占GDP比重达到40%以上,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湖南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1%,建设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区、产业聚集区和应用先导区。
03 工业互联网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我理解的数字经济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次;从狭义上来说,主要是指信息化的装备与产品的制造,比如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这是数字经济的基础部分,但这只不过是数字经济的“小头”,而“大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广义的数字经济是指利用数字化的工具形成的一种高效的经济形态,譬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社务,又譬如说实行了数字化转型和改造的各种实体经济:智能制造、现代物流、远程教育、智慧医疗等等。
我认为,发展数字经济有两大关键要素:一是建立整体经济的数字模型;二是数字孪生;其中最重要的是整体经济数字模型的建设。整体经济数字模型的基础是物联网。因为,经济行为的主体对象是物品,物品与物品之间又是相互关联的,这种关联当中是存在着一定规律的。而物联网实际上是利用信息技术实时采集数据信息、描述、跟踪物品变化规律的手段。
在工业场景中,物联网与工业软件结合起来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将车间中的机器、工具和传感器连接起来,从而为流程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提供急需的生产可见性,帮助提高制造业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提高机器利用率以及优化供应链。可以看到,工业互联网是通过技术解决痛点维度,先实现设备互联互通,再通过平台管理,逐步发展起来的,工业互联网从工业经济转向数字经济的重要路径。
但整体来说,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尤其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尚不够深入。
从供给端看,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应用云化和平台化进展缓慢。工业软件服务商偏重线下服务,多数产品应用未实现微服务化的解耦与重构,在数据智能、敏捷开发、高效运营、移动协同等多项能力方面存在严重发展滞后。
从需求端来看,企业应用平台尚处于浅层次,数据功能和工业App等均处于浅层次应用水平。中小企业实现常规能力提升,但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成效尚未凸显。
工业互联网对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要得到充分发挥还需要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强对产业支持力度,加速产业数字化过程中的重点产业培育,支持工业互联网企业做强做优,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企业、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运营服务商,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和典型应用场景。
04 数字经济的实质是对旧的经济秩序的重塑
发展数字经济实际上是对现有经济秩序的重塑过程。过去市场经济无序的自由竞争导致市场的空间环境持续恶化,政府尽管也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但影响是不均衡的,而且行业企业各自为战,域内对抗;域外不同心。
未来:是数字经济整体建设,要抢先一步占据有利位置;经济利益链条的重组;抓住大变局机遇,也就是对企业的智慧考验。
而数字经济时代则是经济利益链条的重组,将充分释放数据的价值与威力,对于政府来说,规划目标、制定政策有了依据、项目可针对性实施、效果反馈及时;各行业、企业生存环境改善、质量科技良性竞争、后劲足;对于消费者来说,各种产品实价、可比、去除中间环节,利益得到保障,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可以说,数字经济时代是个大变局的时代,考验着我们每个人的智慧。数字经济转型风口在即,企业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才能更好的抓住机遇:
一是必须要夯实数据信息的基础,即要统一信息数据的规则,开放公共代码;二是要找准自身的行业定位,锁定产业链、产品链、消费链环节,将自身的优势不断扩大,此外,积极融入到产业发展的生态当中,去弥补自身的短板。
05 行业组织要敢于承担使命
数字经济与产业深度融合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各地已经纷纷行动。对于数字经济的发展来说,政府政策的扶持是十分关键的,未来随着政府扶持力度的加深,数字经济发展将在全国各地全面开花。
产业数字化转型是未来10-20年最大的风口,但它是一项耐力赛,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每一个场景下的数字化改造,都将牵扯出产业链上下游、厂内厂外一系列复杂问题,对于工业场景来说,更是如此。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往往需要整合全产业链的上中下游资源,拓展多方在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全面合作,并在完善的数字化生态下,才能不断地谋求创新和发展。
在数字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除了政府与企业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行业协会,作为第三方非盈利性组织它具有公信力、公正力,更加贴近市场,了解产业发展规律,我认为它才是数字经济建设的主导者,因此物联网、工业互联网领域的行业协会要主导承担起这一使命,构建行业数字化转型生态圈。
当然,完善的行业数字化转型生态圈构建也离不开政府部门、企业等各个角色的参与,只有各个角色充分参与到其中,才能实现各种创新要素的流动,构建完整的体系化工具,形成政府、平台、产业、企业、消费者相互支撑,共享共赢的经济发展格局。
最后我希望能与更多物联网、工业互联网领域的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推动更多工业互联网的产业服务平台和创新生态建设,推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更多好项目落地湘潭,探索工业互联网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从而更好的助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大赛信息,可点击此处“创新创业大赛”进行查看。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