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强方特的2022:收入45亿、亏损收窄
今年1月(大年初一)上映的《熊出没·伴我“熊芯”》最终在院线获得14.95亿元票房,相关数据平台显示,片方分账5.43亿,有超过3200万人次观看了本片。环顾整个竞争激烈的春节档,熊出没的表现可以说是非常优秀。目前该部影片已经跃升至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榜第三位,与第二名《姜子牙》的票房差距不过一亿出头。
近期,熊出没出品方及背后公司华强方特也公布了公司2022年度的财务报告。过去一年,华强方特如何发展自身IP业务,收益如何?未来又有什么IP规划?作为国内当之无愧的头部IP公司,其公司业务情况值得关注。
2022华强方特收入45个亿,净亏损6千多万,对比以往年份什么水平?
华强方特收入主要来自“主题公园”和“文化内容产品”(特种电影+数字动漫)。如其所说,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可通过多样化科技手段实现文化内容全方位商业化运营的文化科技集团。
具体来看,去年,华强方特在主题公园方面的收入为34.95亿元,同比减少6.14%,同时营业成本增加了10%,毛利率整体同比下滑近26%,这部分收入的大头是主题公园运营,占比约67%,其次创意设计占比3成。而在文化内容产品方面,特种电影收入(特种电影设备销售收入 )6.90亿元,同比增长54.61%,毛利率略有降低;数字动漫收入3.22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毛利率同比有提升。
总体来看,两大板块收入中,主题公园收入低于上年,特种电影、数字动漫等文化内容产品的收入有所增长,前者下降是由于2022年度,国内总体比较严峻的疫情形势,华强方特的主题公园运营业务受到较大影响。而关于动漫业务,2022年大年初一,第八部“熊出没”系列动画电影《熊出没·重返地球》全国公映,收获票房 9.77 亿,目前位列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榜第四。相关数据平台显示片方分账3.54亿。
而整个2022,华强方特实现营收收入45.39亿元,同比增长不到1%,净亏损6077.66万元,亏损同比收窄75.22%,上年同期为净亏损2.45亿元。
而根据华强方特近5年(2018-2022)的营收增长情况来看,自2020年度开始,其营收便开始走“下坡路”,此后两个年度的营收同比增长情况都较为滞缓,2021同比增长11.82%,去年同比增长0.92%,而2018和2019两个年度的营收同比增长分别为12.57%和23.16%。相比之下,疫情三年间,2021年的营收相对是比较好的。总体而言在疫情这一大背景下,华强方特的营收显得有些涨不动。
而从净利润来看,临近5年间,也是从2020年度开始同比下降,由2019年的超8亿净利润下滑到2020年的4.85亿后,2021直接亏了2.45个亿,净利润同比下滑达150.56%,2022年度有了大幅改善。而其实疫情前的2018和2019,两个年度的净利润也仅分别同比增长5.48%和3.20%,涨势也算不上显著。
接下来从华强方特的具体收入来看。
主题公园:三年疫情间,该部分收入“停滞不前”
首先来看“主题公园”。
2018-2022这5年间,其中2018和2019年度,华强方特的主题公园营收同比增长均在20%左右,但2020年形势急转直下,同比减少近20%,收入相比2019年则少了近10亿,2021年有所增长,但也不算明显,到了2022则同比下滑,来到-6.14%。这是近5年间,华强方特第二次在主题公园营收层面出现同比下降。而总体来看的话,这5个年度,华强方特的主题公园收入基本在30多亿这个区间徘徊不前,再没有像2019年那样超过40亿元。
之所以面临这样的情况,很大程度上的确有疫情带来的影响,在2022年年报中,华强方特就表示2020年1月以来,受制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人们出行意愿、出行计划和出行方式随疫情发展相应变化,进而影响公司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其还表示去年行业经营甚至全年处于历史低谷,如2-5月受上海等地疫情冲击,8月下旬开始新一轮疫情又持续扩散。国庆黄金周期间方特部分公园也处于闭园或临时闭园状态,接待数据同比大幅下降,到12月才正式恢复。
虽然面临这么多难题,但去年华强方特依然在主题公园层面持续发力,全新推出“恐龙王国”、“狂野大陆”等方特主题公园品牌,同时实现自贡恐龙王国、厦门假日酒店、淮安东方欲晓、台州狂野大陆等线下文旅项目顺利开业。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将自有的熊出没等IP融入线下主题公园,比如其去年开业的台州狂野大陆将公司拥有的“熊出没、俑之城、奇迹少女、海螺湾”等自主或授权品牌有机结合,营造不同类型的主题街区。此外华强方特也在探索线下文旅的其他发展层面,简单来说是拓宽这个“主题”,譬如其自贡恐龙王国主要融合的是自贡恐龙元素与四川古蜀文化;淮安东方欲晓则是立足淮安红色资源、紧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线,通过方特高科技手段演绎红色主题项目。
这似乎是华强方特长期的主题公园打法,其公司官网显示,文化科技主题乐园板块,公司目前有方特欢乐世界、方特梦幻王国、方特东方神画、方特东盟神画、方特国色春秋、方特丝路神画、方特水上乐园、方特东方欲晓、方特恐龙王国、以及方特狂野大陆等众多品牌。这种因地制宜的做法一方面能减轻对IP的依赖,同时或也能更大程度调动和激发当地居民、游客的消费力,但另一方面,如果核心主题不够吸引人,或者没落地好,可能也会带来负面效果。
这里再提下华强方特的“主题公园运营收入”,其中主要包括门票、文化衍生品、餐饮、酒店等收入,2018-2022五个年度,其这部分收入分别为24.92亿、31.16亿、23.11亿、26.26亿、和23.39亿元,在主题公园部分中分别占比约69%、72%、69%、71%、67%。可见基本维持在7成左右,此外还有创意设计和主题公园建设贡献这部分收入。
文化内容产品:2020年较大幅度下滑,该年未有电影上映;熊出没9部大电影均进入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榜前20
而关于主要包含特种电影及数字动漫的文化内容产品营收,从整体趋势来看也是2020年下滑明显,2021年同比有所提升,和主题公园营收不同的是,2022华强方特在这部分的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增速达到了35%,和2019年一样又一次突破了10亿元,而其他几个年份这部分收入基本处在6、7亿这个区间。
这里我们主要关注“数字动漫”,数字动漫业务收入主要包括动漫电视电影业务收入以及动漫品牌形象授权收入等 。2018-2022五个年度,华强方特的数字动漫营收分别为3.19亿、4.02亿、1.43亿、3.02亿、以及3.22亿,对应华强方特在这几年基本也都推出了熊出没系列大电影,为2018年的《熊出没·变形记》(票房6.05亿)、2019年的《熊出没·原始时代》(票房7.17亿)、2020年未有动画电影上映、2021年的《熊出没·狂野大陆》(票房5.95亿)、2022年的《熊出没·重返地球》(票房9.77亿)。动画电影票房收入很大程度上支撑起了公司的数字动漫收入。同时,2022华强方特控股子公司方特动漫2022收入3.22亿元,净利润达2.21亿。
另外,在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排行榜中,熊出没目前有5部作品排在前10,4部作品排在11-20,也就是说目前熊出没在院线上映的9部作品都冲进了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榜的前20,同时最好成绩达到第三。因此无论从整体还是单部来说,华强方特的熊出没电影在国内都是做的非常成功的,至少从票房成绩来看是如此。
电影收入彰显了熊出没IP巨大品牌价值潜力,华强方特也在更大程度发挥IP价值,年报披露目前第10、第11部熊出没动漫大电影已分别进入剧本、台本创作及资产制作阶段。
去年,华强方特也完成了动画剧集《熊出没之怪兽计划 2》《熊熊帮帮团 2》、以及《好奇时间 3》的制作,其中《熊出没之怪兽计划 2》在去年8月播出;益智启蒙电视动画《好奇时间1&2》播出覆盖全国200多家电视台,联动运营同名益智《好奇时间》APP;《熊出没之怪兽计划》《熊出没之小小世界》《赵琳的探险日记》《芒果崽》《好奇时间》系列等多个电视动漫项目制作按计划并行推进。电视和网络动画也能帮助陪伴熊出没IP的受众,同时拓展IP影响力。
而除了自有IP,华强方特还在加快国际动漫IP合作进程,推进《奇迹少女》和《太空鼠一家》两大IP运营与推广,去年《奇迹少女3》在爱优腾芒果TV等平台播出,获得2022年新上线国外引进动画TOP1,《奇迹少女》同名大电影也预计将于2023年上线公映。
品牌授权业务方面,据财报,华强方特与君乐宝、玛氏、陈克明、达利等头部品牌达成合作,同时与网易、两面针等企业合作开发了沙盒游戏、口腔护理、生活方式、胶带、手账本等品类,授权合作品类增加至150余种,审核上市产品近600款;首度尝试建立《熊出没》产品品牌,设计生产了熊出没T恤、盲盒、音乐盒、STEAM玩具等,并拓宽电商渠道,构建全平台体系销售渠道。
关于公司经营计划或目标,华强方特还表示将实施多IP多项目并行策略加强IP打造,丰富公司IP矩阵,保持IP运营业务的快速发展。
关于熊出没则将保持在《熊出没》系列及其他动画电影方面的资源投入,滚动开发新题材的动画电影,争取每年上映1-2部,不断提升公司在动画电影市场的影响力,获得更好的市场回报;以及继续做好现有的节目发行、电影项目宣发以及衍生授权等市场业务。同时尝试开发潮流、时尚产品,拓展更多新的销售渠道。
此外,关于数字动漫的形象授权合同,华强方特预计未来2023-2025这三年履行履约义务将产生2763.14万元的收入。同时公司还将加强在元宇宙、数字内容开发等非主题公园领域的投入和产品研发,以及加大在流媒体垂直领域内容产品的数字内容创造,打造针对特定人群、短缺需求的原创内容和IP,其中具体包括了打造单体动画账号、漫动画、虚拟偶像等 CG 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