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数据“用起来”撬动各方数据融合应用 这一平台3月1日将上线
2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最新情况。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将于3月1日上线试运行。 要让公共数据用起来,前提是把公共数据供出来,公共数据也要像土地等要素资源一样进行登记。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将上线的国家公共数据资源登记平台,不仅是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也是信息披露和资源发现的窗口,全社会都可以来这里找数据、找产品。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陈荣辉介绍,下大数据
文章来源 · 央视网
154天前
-
我国渔民有了“电子驾照”
记者14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农业农村部近日发布公告,自2025年3月1日起启用国内渔船电子证书。 “渔船电子证书相当于渔民群众的‘电子驾照’”农业农村部渔船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渔民群众办事或者在船上作业,需要随时携带渔船证书纸质件,现在只要通过手机出示电子证书即可,工作人员可通过扫码查验,将有效提高管理能力和办事效率。 这位负责人介绍,渔船电子证书范围包括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大数据
文章来源 · 新华网
159天前
-
六部门印发方案 要求完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完善数据流通安全治理更好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价值化的实施方案》,要求推动数据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充分释放数据价值,促进数据开发利用。 数据流通安全治理规则是数据基础制度的重要内容。方案从明晰企业数据流通安全规则、加强公共数据流通安全管理、强化个人数据流通保障、完善数据流通安全责任界定机制、加强数据流通安全技术应用、丰富数据流通安全大数据
文章来源 · 新华网
168天前
10家浙企上榜世界500强
8月5日,《财富》杂志发布2024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据统计,今年共有10家浙企入围榜单,较去年增加2家,这也是浙江省世界500强企业首次突破10家,创历史新高。
从区域分布情况看,中国上榜企业较多的前四名分别为北京49家、广东17家、上海13家、浙江10家。长三角区域和大湾区,分别有28家、22家企业上榜。
10家上榜浙企中,阿里巴巴、荣盛控股、物产中大、吉利控股、恒逸集团、青山控股、浙江交投、杭钢集团等8家企业是连续上榜。新增的2席中,一家是“新面孔”,今年首次登上中国500强榜单的“黑马”——杭州市实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另一家则是重新杀回榜单的海亮集团有限公司。
目前,杭实集团直接参控股企业34家,直投及基金投资项目超300个。以产业投资和产业生态培育为引擎,截至今年6月底,杭实集团参与设立产业基金64支,组建基金规模517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超450亿元。
海亮集团是世界500强榜单的常客,2022年虽实现了9.1%的增长,但增幅没能跑赢500强的“大盘”,暂别2023年世界500强榜单。今年,海亮重新“杀”回来了,且势头不错:排名从2022年的459位升至第429位。
向新而行,今年上半年海亮动作不少:3月,海亮股份和华为揭牌成立“海亮—华为”联合创新实验室,要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升级;
5月,海亮集团与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人工智能、大模型、数据要素、数据资产……这些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关键词,都是双方未来的合作重点。
“席位”虽新增了两个,但浙企努力空间还很大。
先看总量。今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企业的营业收入总和约为41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三分之一,上榜门槛从309亿美元提高至321亿美元。而今年中国500强榜单上的第11家浙企营业收入为185.59亿美元,距这一门槛还有不小差距。怎样增加浙企后备军、增强后备军能力,是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
再看趋势。除新上榜的两家企业,其余8家上榜浙企排位上呈现5降3升格局。面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和挑战,企业如何保持战略定力,在新旧动能转换、国际产业链重构等趋势之中抓住机遇很关键。
以今年榜单上跃升了40位、进位最多的吉利为例。2017年,吉利参股马来西亚知名车企宝腾汽车,通过全产业链输出,为宝腾带来28家海内外供应商,还计划帮助宝腾每年至少推出一款新能源车型。兼具本土化、全球化属性的增长,让中国汽车在海外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也印证了浙企出海的增长逻辑、增长模式都发生了变化。
相关文章